燃烛之光,照亮远方

他曾生活在学校教研最繁荣昌盛的年代,据说那时,学校里有文学沙龙,晚上大家常常聚集到破旧的阶梯教室,或观看电影,或分享读书心得,兴奋至极,还有人深更半夜爬起来写文章。他们之间,连私人聚会都不由自主地谈哲学,聊教育,品人生。有时为了一个思想观念,一个教学设计,一个学生问题的处理,一个家长质疑的反馈......都能争得面红耳赤,即使不欢而散,见了面还是朋友,继续探讨切磋,各执一词。校园里的文化气息就像那老榕树繁茂的枝叶,闪烁着迷人的绿意,令人怀念,追忆:

刘惠英(退休首任校长):“一所学校的好坏成败取决于‘四风’,就是校风、师风、教风、学风。这四风从哪里来,就是从校长这个风洞里吹出来的。这风吹得好,学校教研气氛就浓,教学质量就高。我那时每周八节课,还总去听各科老师讲课,虽然教学内容我不是门门精通,但课堂教学的理是相通的。听完课,我们一定要研讨,大家畅谈无阻,一直说到心服口服为止。所以大家都有收获,也更加踏实努力地做教学。良性循环,学校的‘四风’自然越来越正,学校也就名声在外。”

刘丽萍(旅美学科带头人):“那时候,一聊教学好像就停不下来了。记得有一次是唐彦她们在谈一个教学问题,都晚上了,几个人到校长家楼下,也不知道上门求教,直接就把校长叫出来,在楼下教研......学校组织的集体教研好像也满足不了我们,我们经常在办公室,关起门来讨论谁上课哪个环节应该怎么样,各种争论、碰撞。现在年轻一代的老师,在一起谈得比较多的好像是育儿经验,我们那时候只谈教学,我印象中好像没有谁说自家孩子的事儿。所以致使我一心想着教育教学的事,没想着自己生个孩子有多紧要,一点儿这种紧迫感都没有。”

罗重(退休教研室主任):“我们那个时候,晚上也会组织大家学习,搞文化沙龙,很有学术气氛。不但学校内部老师教研,还请名家进校园,我记得有特级教师靳家彦和支玉恒,还有其他文化名人。咱们的老师也有走出去的,是哪一年,宁波特级教师贺诚老师所在的学校举办全国教学研讨活动,就来电要胡大师去上课,课后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听课老师还向胡大师索要通讯地址。”

陈春华(兄弟学校现任校长):“那时,我要参加区里的演讲比赛,学校组织教师团队给我出谋划策,给我提供了很多借鉴。临比赛前那个晚上,我给校长打电话,请他当面做最后的指导,没想到他竟然答应了,还很用心地给我讲了几个观点。我反而不好意思,影响他的休息。结果,在比赛中,有一个答辩环节,这些都用上了。所以,那次比赛我得了一等奖的第一名。”

二十多年过去了,靠文化、学术熏陶和润泽成长起来的中坚力量,有的退休了,有的调离了,有的出国了,而他自己也迈入了可以不上教研课的年龄。教师文化,教研团队出现明显的断层。往事虽然不堪回首,只要明月依旧,他仍心在天山。教学暮年的他,在风雨过后,依然激情澎湃,点燃红烛之光,再度照亮学校的教研之路,此心此情,令人肃然起敬。

今天,是他一个月来的第二次教研课。课堂上除了在职的本校教师,还有退休多年的副校长、书记、教务主任,这一批曾经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教育事业的老教师们,正是那个年代教研文化的践行者和缔造者。当他们再次走进告别多年的课堂,那慈祥的面容,满鬓的霜发,让我们感慨岁月的无声。这次,他们是为着燃烛之光而来的。

没想到他上的也是《长城》,一嘴一书一粉笔,朴素得像麦田里的老农,挖土,播种,浇水,依着自然规律,一步接着一步,不可逾越,也不可或缺。没有声影光电的绚烂,一切回归到课堂教学原生态的模样。

他授人以“渔”

课堂伊始,他为了让学生明白预习一篇文章,怎样做才能称之为“自主学习”,重彩浓墨,颇花心思。他说:“信息技术这么发达,预习一定要用网络,只要输入课题,就会出现各种材料,你们就可以大量阅读别人的看法。”四年级的孩子,预习不只是读读课文,查查字典,而是要合理借助互联网,博采众长,广纳群言。自主学习不是闭门造车,凭空臆造,而是要开放性地学。接着他提出“分享”一词,他说:“‘分享’不是‘教’。‘教’即默认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而‘分享’只是告诉别人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对的。世界上没有圣人,没有唯一的真理,只有分享伴随我们的一生。”一个老师放下师道尊严,消除传统权威,他只想把自己和学生了解到的信息结合个人思考和知识储备,经过分析处理,共同分享。这便是平等对话,和谐交流的基础。学生有分享的欲望和环境,可是应该分享什么?他提出“感觉”一词,他说:“根据个人情况多读课文,读完问问自己有没有感觉,为什么?如果是对内容没有感觉,可能是你这个人就是无趣的,对周围的人啊、事啊、动物啊、花花草草啊都不冷不热的,那你肯定就是个无趣的人,怎么能对文章内容感兴趣呢?如果你是一个内心丰富的人,你觉得内容无趣,那有可能是文章本身就写得不好;不然就是你的阅读量太少了,对文字不敏感,那你课后就要多读书。有感觉的,你就把文字标记出来,写上批注。”我们常常说要指导学生阅读,怎样指导学生才能听懂,怎样指导才行之有效?他把学生阅读出现的几种类型剖析入里,既是现象的分析,又是阅读方法的导向。即使学生目前停留在“无趣”的阅读阶段,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和努力的方向,何去何从,不言而喻,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他启人以情怀

学生用他所授之“渔”在课堂上自学之后,便开始了精彩而多元的分享。当学生分享“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就靠者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的感受时,说自己体会到修筑长城的苦。他告诉大家:“这体会到苦,就是同理心。我们的圣贤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达到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仁’,而‘仁’就是同理心。”还有一个学生也分享对这段话的感受,说自己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伟大。他告诉大家:“此时,我们每个人心中一定要活着两位祖先,一位生活在修筑长城的秦代,一位生活在长城最雄伟壮丽的明代,是他们使长城成为历史的奇迹。也许,你的祖先就是修筑长城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当我们为自己的民族自豪时,‘民族’二字不是抽象的概念,那是我们在为自己的祖先自豪!”此刻,孩子们抬起头看着他,目光炯炯,仿佛沐浴着神圣的光辉。这光辉源于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源于他对孔孟之道的继承和发扬,源于他对祖先的崇拜和敬畏,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朴素而慷慨的爱国情怀,启发着我们走向理想的寻根教育。

他立人以“批判”

学生的分享络绎不绝,思维的火花从咬文嚼字中迸发出来,从课内外资料的综合分析中迸发出来,他逐一点评,赞赏鼓励。然而,这只体现了阅读的一种角度,只反映了学生思维的一种方式,分享还得推向纵深,他要让批判意识流淌入学生的血液里。他提问道:“有没有读出感觉不对劲的地方?”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课文怎么会有不对劲的地方呢?“我教过的班级都会有几个叛徒,因为我就是一个叛徒。你们第一次上我的课,当然不会有叛徒。你们看看我这个叛徒发现了什么?”“叛徒”是离经叛道之人,他所指的“叛徒”是敢于质疑批判,具有实证精神和具体分析的思辨意识的人。他把自己质疑的文段让学生读一读,猜一猜质疑什么?当他把“抬”这个字说出来时,学生茅塞顿开,难道修长城的石料真的只有“抬”这种运送方式?他现场演示百度搜索,出来很多内容,其中有一条列举了好几种方式,让学生眼界大开,先入之见不攻自破。此时,他穷追不舍,反问道:“网上这则材料可信吗?”学生不置可否,是信还是不信呢?为难之际,他揭开谜底:“材料里面的数据和事件如果注明出处,那就值得信赖,如果只是这样泛泛而谈,那就要存疑。就像‘抬’用在这篇课文里合不合理一样,值得商榷。课后我们继续考证、分析。”胡适说“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他把质疑和反驳的“理性”传递给学生,不以肯定或否定为目的,而以合理的判断为初衷。他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演示,在孩子十岁的心田里洒下批判性思维的种子,期待它生根发芽。因为这是一个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源泉。

一节课不是他思想的全部,却吹起一池涟漪,大家以评课为依托,各抒己见,说课析课,回忆往日,展望美好。一时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仿佛重返校园,依稀可见。年逾古稀的老主任一定要起身评课,因为感动,因为庄重,因为赞誉。他的课不仅给人以智慧和启迪,更是一束燃烛之光,照亮学生的人生,照亮教师的前路,照亮学校教研发展的远方。如我校张祖志副校长所说:“教研就是要有‘研味’,没有‘研味’的教研就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今天这节课所带来的,不仅是课堂的生成,不仅是教师独特的风格,使学生习得学法,也使老师们习得教法,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大家对语文教学的探讨,对教师文化的延续。这节课不但有浓浓的‘研味’,还有强劲的动力,‘以研带教,以研促教’让学校的教育教学不仅有继承,还有新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更有温度。”而他,正用行动编织着教研之梦,此时的他,已不再是一把利剑,锋芒毕露,剑气逼人,而是一件重器,在心浮气躁、动荡不安的时刻,不仅给人以沉稳和厚重,也带给教育教学明媚的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燃烛之光,照亮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