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认知,懂那么多知识有卵用!

知识是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熟悉程度。

我们的应试教育大多在掌握知识上用力,表现极端的就是“死记硬背”,认为记住了就是掌握了知识,而背下来是可以让我们考取高分的,于是大家就认为学习就是掌握知识。我想,这是对学习的最大误解——掌握知识,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掌握知识。

认知,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

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不相同的,认知的程度,也就是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知识”是被人们普遍认可的,“认知”是因人而生、因人而异的

知识是向外寻求,认知是向内修炼。

我们可以“死记硬背”那些人们普遍认可的“知识”,却找不到现成的“认知”在哪里,甚至把别人的一堆大道理拿来当做自己的“认知”,自己灌了一肚子鸡汤,却误以为知道了一切,这样的知道,其实一开始就错了。

“认知”是需要个人去体悟、去觉察的,自己不主动,外力很难触发。打破那些被动灌输知识的束缚,去主动认识、去重新认识,才会去发现,原来世界在我眼里是这个样子滴!

提升认知,需要智慧的引领,需要破除人性的局限,否则,认知只会受困于掌握知识的层面。在自以为掌握知识的陷阱里,自娱自乐、自怨自艾。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懂得那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陷阱。



在360百科搜了一下“知识”和“认知”概念:

知识,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熟悉程度。也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

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认知,懂那么多知识有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