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 读书笔记

这是霖洛洛的第二篇学习日志。全篇1700字,约需4分钟阅读时间。

最近看了几本日本人写的书,都是封面简洁,内容比较精简的小书。不知道这个与日本最近流行的极简风是否有联系。

说回这本书。《学会学习》,作者斋藤孝。

怎么学习咧?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自己的制胜球,然后不停反复练习。日本一直推崇匠人的精神,经由千百次的打磨,使自己技艺渐趋熟练,成果就会自然到来。

那么,怎么找到制胜球咧?具体有以下几点。

1.时间。

找到一个时间段,是自己可以静下来,有效率地阅读/学习的。现在流行早起阅读写作。很多公号写手都是早上5点6点起床写文章,开始新的一天。如果你早上是特别清醒的话,不妨尝试一下。我也曾尝试过,但实在消耗我太多意志力了。在上午上班期间常常有放空的状态,影响自己工作效率。那么早起其实就得不偿失了。

我认为这个专属学习的时间段应该是由心情愉悦开始的。保持轻松的心情,能更快地进入状态。可以先创造仪式感,由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开始提醒自己,我准备专心阅读学习了。

不要在打算长期学习前做过多的决定。斯坦福大学有研究表明(这个大学相当热衷于研究各种心理学问题和现象),无论这个决定是大或小,都会影响随后学习的持久力。所以要尽可能地减少每天做决定的次数。正如乔布斯为了减少做决定的次数,买了清一色的T恤牛仔裤。

那么,这个时间段到底要多长咧?因人而异。一般是建议2小时,4个番茄钟的时间。可以自行摸索。

2.地点

什么地方适合你学习?是家里空无一人的安静?还是在咖啡厅耳畔有点白噪音更适合学习?又或者在图书馆,身边充盈着浓郁的学习氛围,让你更能静下心来学习?这些都可以一一尝试,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3. 方式

默读后更容易记忆,还是把文字朗读出来使记忆更深刻?也有些人喜欢反复做练习册,以求巩固知识。而另外一些人,一看见练习册就头大,那他就需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具体方法,可以回忆自己求学阶段是怎么学习的,题海战术?名师指点?补习班听课?也可以向同学,朋友咨询他们的学习方法,看看是否适用。总而言之,方法是多样的,最重要是有效果。

4.误区

凡事都会有误区。例如,斋藤指出,做笔记是为了加深记忆,形成知识结构。而为了美好而过渡修饰笔记,会本末倒置,反而没有达到笔记的作用。

遇事要学会取舍。一口吞不成一个胖子。学习也是。每样东西都想学,每个资料都想看,只会把自己压垮。例如我写读书笔记。书中观点众多,如果把所有观点照搬宣科,然后发表一大通感想,事无巨细地写写写,不仅我辛苦,读者也会很累。要能学会取舍,把精华取出然后加以延展,使笔记短小精悍,反而更能戳中人心。

5.名人名家的传记

在自己探索的同时,可以看看名人名家的传记,学习他们的方法。

例如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的目标命名法。列出清单,为他们起名字。然后贴在显眼的地方,每天默念。其实就相当于愿望清单,心念而动。此外,德鲁克先生会设定一个3年读书计划。在这3年里面,专注于这个主题下的学习,看有关的书籍,请教有关的专家,慢慢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如果你觉得3年有点长,可以订立一个一年的学习计划,甚至是一个月的读书计划。这一个时间段里,专注于阅读学习这个主题的信息,建立初步的框架。

例如斯蒂芬金。他习惯创造一个与人隔绝的环境,定下目标,不完成,不离开。斯蒂芬金说灵感是在不停地写和阅读中出现的,是需要定期向缪斯女神汇报工作时出现的。这种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使他能更好地与缪斯女神交流。

也例如村上春树。村上除了写作,也热衷跑马拉松。他刚开始练习时,设定每天的目标量。不过分跑,也不偷懒。没有见状态甚佳,就多跑几圈,过多地消耗体力以致第二天不能迅速恢复状态。也没有在心情不好,身体状态不佳,就借口少跑几圈。每天都留有余力,见好就收。这样习惯才能得意持久,不会打一天鱼,晒一天网。

最后,在找到致胜球以后,需要不停地打磨技艺,不停地练习,以求稳操胜券。

斋藤提议十倍力学习法,就是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10+次的重复练习。比如做练习册上的习题。第一遍不会做,就跟着答案来操练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如果还是有记不住的地方,就跟着答案来。慢慢做到一看到题目就条件反射把解题步骤写出来。

听懂和会做,是有天壤之别。所以一定要输出。有一个学习金字塔。小组讨论,可以主动吸收50%的知识点。实作演练,主动吸收70%。教导别人/立即应用,能达到90%的主动吸收。所以一定要输出,输出,输出。

愿各位都能找到自己的制胜球,并持之以恒。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学习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