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夜宿山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夜宿山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_第1张图片

人出名了是非多,大抵是因为观者过众,其所作所为都被聚焦于大众眼前,再小的事情,只要沾染上就会被无端放大。也有可能是人皆有“好隐”之心,对于他人的隐私特别好奇,不刨根问底誓不罢休。

“诗仙”李白也是如此,首先其出生或出身,都是莫名,让后来者莫衷一是。搞到现在,旅游号召之下,与名人有关的一切,全部都是重中之重。争其出生地,祖籍地,隐居地……闹得不亦乐乎。其实说到底只是一个“利”字当头罢了。

李白《夜宿山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_第2张图片

李白前半生——至少其青年之前——有许多传闻是不算数的,为什么呢?现在的那些都是根据李白自述平生的诗文所推测而来的,而李先生的这些诗文与他本人秉性结合起来,就让人不是十分信服。夸大的往往来自于这些“自吹诗文”,到现在有不少人竟然真的相信李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剑客,这就很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了。大概,自己的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便寄托于他人身上了吧;更何况是才华超迈的“诗仙”身上,何等荣幸!

开元十五年(727年)左右,这个时候的李白居于安陆,娶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许萱(又说名许紫烟)。这个媳妇是好友孟浩然介绍的。居于安陆,婚后生活基本是安稳无忧的。固然,对梦想有番作为的李白来说,只能算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期间,游山玩水对于喜爱“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李白,也应该是家常便饭的。

李白《夜宿山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_第3张图片

今天阅读的这首《夜宿山寺》,便仿佛一个“名人”,被人莫名怀疑,或许也算是学者多疑。此诗大家应该多是耳熟能详,因为它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般人都认为是李白作品,大约作于湖北黄梅,记取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如果真是,那么时间大约当为李白居于安陆的十年间。

不管此诗出自于何处,描写何方,即便是一个未知数,然而对于诗作作品本身而言,都是让人无法否定其优秀的本质。用现在人的术语,让我们暂且“搁置争议,共同研发”吧。

李白《夜宿山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_第4张图片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一个夜晚,李白先生大概游玩到某个寺庙了,便借宿于其间,那个时候当然不像现在娱乐多多并且有手机可玩,只好寄情于自然万物,寻觅“天人合一”之道。陌生的环境里,性情活泼的李白当然是不能马上入睡的。于是,四处逛逛,看看能够找到什么乐趣。夜深人静,庭院无声,李白终于看到了一个好地方,在寺庙后面有座相对来说比较高的楼。有人说是藏经楼,不清楚所以不争辩。反正太白先生爬上去了,凭栏远眺,星光闪耀,群山沉默,于是乎感慨万千,大约;具体想些什么,不清楚所以不乱说。

李白《夜宿山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_第5张图片

首句“危楼高百尺”,就是写的这座楼,估计比别的楼高那么一点点,但到了太白笔下,必须夸张起来,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反正就是高耸入云,巍然矗立,与众不同的样子。第一眼看见“危楼”,把人可给吓住了,还以为是像现在的那些豆腐渣工程,后来才明白是自己吓唬自己,人家这危楼是高楼的意思。百尺也不是实指,只是虚数,艺术上的夸张。搁现在,百尺真不算什么,大约也就是十层楼高的,三十多米。但那个时候不一样啊,基于当时的建筑水平,那就是个奇迹啊,比如当时长安城里的大小雁塔,多有名气。

次句“手可摘星辰”,一下子就暴露了太白先生的本性,豪放雄浑,想象奇特,其实说直白点儿,就是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太白先生不敢想的。第一句搞一夸张写法,说楼很高达到百尺以上,如果这个还算现实的话,那么到了本句就变得“人有多大胆,诗有多奇幻!”这一切就像有人正感叹:哇,这楼真是高啊!立马跑来另一个人接话:是啊,仿佛把咱手一伸,就能够把这天上的星星给摘下来了。

李白《夜宿山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_第6张图片

这就是赤裸裸地前后照应,上下相呼,你说好,我便使劲捧哏如何好怎么好好到什么程度,反正就是必须统一口径,一致对外。比如此处,首句说楼高非凡,周围万物我为尊,次句赶快应承:必须的!不信你伸手,立马给你摘一颗星星玩玩。这就是水平,夸赞你,决不用人间凡语。既让你觉得高,还要让你佩服引你向往:啥时候也登上这楼,去看那漫天星光,去追逐那诱惑人心的星辰大海。

如果就我这个水平,可能就到这里,这首诗就已经算完结,没有其他想法,续不下去了。但本诗作者是哪位?人称“诗仙”的李太白先生呀,当然不是凡夫俗子的我能够相比;大概给老先生递酒杯,人家还不愿意:去,影响情绪。

李白《夜宿山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_第7张图片

赶快看最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前面说了楼高,高到一伸手就能摘下星星的程度了,嘘!大概是嫌弃我在旁边太吵闹了,太白先生有点不悦:不要说话,你这大嗓门,胡乱吼几声,怕是要把天上的仙人们给惊醒了,打扰人家的好梦,那可真是罪过啊。

挥手摘星辰,声怕惊天人,前面描写人的动作,后面延伸到声音,这一切其实并不是实景实物,都只是出自于诗人的想象,用以表示此楼气势非凡的挺拔形象。即便是一开头所谓的“高百尺”,也是用一种带有夸张性质但却具体可辨的数字来突出楼之高耸。

从后两句诗,不仅会使人想到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切外物:花落,月出,鸟鸣,都只是为了反映出夜晚的静谧。而在本诗里,诗人所有的奇特想象:危,百尺,挥手摘星,语怕惊天人,全部是夸张、衬托、映射,是基于显现楼之“高”的形象描绘。

李白《夜宿山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_第8张图片

本诗当年之所以能够入选小学课本,大抵是因为其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想象雄奇瑰丽,全诗没有用一个孤僻生字,却又生成句句惊心动人,寥寥数笔就把人在高处的豪迈奔放、飘逸似仙的形象表现出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完全符合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白《夜宿山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