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我叫罗玉凤

“我对做人笑料已经厌倦,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那些希望看我笑话的人,该干嘛干嘛去,那些以我为‘楷模’希望另类出名的。你一不演戏二不唱歌,就不要做梦了。希望我不再露面以后,可以重拾自尊,过个普通人的生活。”​

2011年年末的时候,凤姐罗玉凤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彼时,她身在大洋彼岸的纽约,住在没有暖气的地下室里靠打黑工过活。

4年之后,2015年,依然身在纽约的罗玉凤成为凤凰新闻客户端签约主笔,虽然如她所说还是“属于社会底层”,却一脚跨进文人圈,开始靠写专栏赚钱。

时间快进到当下,2017年伊始,凤姐发自个人公众号的一篇《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开始广为流传,阅读量破10万+,点赞人数过6万,打赏人数超1万。

文章中凤姐将自己的心路历程“掰开了、揉碎了”,将自己从小山村到师范学校,从师范学校到上海接着又到纽约的每一步,归结为对命运的对抗,是与“某种隐秘的,难以形容的,无可名状的规则”的较劲。

此文一出,曾经千夫所指的凤姐陡然间披上了金色的斗篷,迎着风猎猎飘扬,成为不甘于屈服命运、誓死打破阶级壁垒的斗士。

如果关注罗玉凤的微博,或许会对今日她所塑造出的“小人物奋斗者”形象有所预见。她的微博几乎都在记录自我感受——“嘲笑我这草根的奋斗史实在是可笑,即使我是所谓的凤姐和曾经的跳梁小丑。如果他们也摊上我这样的出身,他们不但不会过得像模像样,反而会早早结婚生子,过着蝼蚁一般的生活。”“明明知道自己是媒体把玩的小丑,却不得不去接受。因为要挣钱要吃饭。”

这些碎碎念都说明她不是不知道丑和美,她只是在洋相尽出和顺天应命之间,选择了前者。为了避免被命运碾压,她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把自己炒到人尽皆知,用这种带着臭鸡蛋味的知名度将自己拔出既定的人生轨道。

这就像剧场里那些跑龙套的,没有颜值没有大长腿也没有背景的人为了登台,卖力地扮演小丑。穿上戏服,她是丑态百出的演员;脱下戏服,她是带着不甘而努力跋涉的丛林弱者。

当然,不管她有多努力、多励志、多不容易,都无法遮蔽她曾经为哗众取宠所犯下的对温州动车事故逝者的不敬,也无法抹消她曾经苦心孤诣地迎合公众审丑所做出的种种谬态。

这些都是她走过的路,跟她的出身一样,是她拼命试图摆脱却已刻上烙印的过往。

凤姐的转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更多种可能。当一个人出现在你眼前,不管是真的站在你面前还是被媒体推到你的视线里,先不要忙着赞美或诋毁,不要轻易地在外在裹挟下给出结论。

人性中永远是美和丑并存,没有人是非此即彼,没有一尘不染的圣人也没有彻头彻尾的小人。当你推翻了偏见这道墙,人性自会缓缓流淌开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凤姐:我叫罗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