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老师《论语》八佾第三之十五讲解

论语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为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义理讲解: 太庙是鲁国的周公庙,孔子在鲁国就有机会进入太庙参加祭祀活动。鄹是鲁国的地名,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曾在鄹这个地方任大夫,鄹人之子指的就是孔子,孔子自小以智力闻名。他在入太庙的时候已经50多岁了,那时的孔子深通礼乐,是绝对的专家。祭祀周公岁最高级别的祭祀活动。可以想见它的程序必然细致复杂,参与的人一定很多,祭祀的人、物品必然繁并且讲究。别人看见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说:“谁说孔子是个知礼之人?你看他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好像什么都不懂。”孔子听见这评价说到:“是礼也”。意思是说,我这样每事问恰恰是礼。同时也表明了每事不问,恰恰非礼也。

每问原因:孔子为什么知道了还要问,为什么这样合乎理呢?这要把礼的概念再做一番说明。礼是一套言行的规范,对于圣贤来说,他们已经成就了。他的内心已经具备了仁德,怀着这样的人的讲话、做事一言一行自然都是礼。就像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大书法家写出的字自然就是标准。对于学的人来讲,还没有具备仁德,还有很多凡庸的习气。

如何每问:他要照着礼去恒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但这不是停留在外表上。但同时要让内心朝着所要表达的仁德靠近。最终也完满仁德。就想学写字要临摹字帖、通过这个过程学会对字的审美观、运笔的功夫,最终也成为书法家。

礼的角度:1)礼是成就者对外仁德之心的显现。2)礼是学的人内心修炼仁德的凭借。现在回到本文,每事问为什么是礼呢?如果从第一个角度回答,因为孔子是圣人,他的行为一定都是礼;从第二角度来看,他的行为照着这个来做,可以长养仁德,所以是礼。我们重点从这个角度来讨论。仁是要推己及人,仁者爱人。我们一般人的习性是以自我为中心,再放大一点就是以自己的小圈子为中心,希望别人都围绕自己转。一群自我的人在一起,当然矛盾丛丛,个个苦恼。现在学习仁德,就是要反方向突破这种习惯,反而会快乐起来。本来以自我为重,现在要以别人为重,第一步要敬。敬就是要恭敬别人。当然更是要恭敬尊长圣贤。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祭神如神在”,这都反映了敬的心态背景。在太庙祭祀周公,当然更是敬字当头,孔子是专家,他虽知故问。是唯恐稍有偏差,稍有不当,这正是恭敬至极的表现。我们要学不是要学这个每事问的形式,而是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至诚恭敬。3)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理解。成人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都希望别人照我的意思办,跟人共事,往往不想问、也不想听。懒于沟通,对于人际互动,嫌麻烦,也怕被否定。于是人与人之间藩篱失色、误会百出,最后导致重重对立。而每事问,正是对这种习气的一个对峙。孔子既然是礼的一个绝对的专家,没有他不懂的,也没有他不会的,他最有资格不问,那么孔子每事问到底为了什么呢?显然他不会是为了确认1+1=2吗?一种可能就是他看到了其他执事的人要么弄错、要么弄得不够精致,孔子总想帮助他们中规中矩,但孔子又不会以专家自居,颐指气使,而是主动以启问的方式与他人沟通,有问就有答,在不厌其烦的问答中,孔子了解了其他人的想法,也使别人了解了自己的想法。使大家达成共识。在和谐中完成了激励。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孔子每事问是一种主动沟通的心态。沟通的重点在于了解别人的想法,而不是孤傲的等着别人来问我,来理解我。这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易趣是一样的。4)再有孔子的学无止境、力求精益求精的、深而复深,故要每事问。在《中庸》里,孔子对另一位圣人舜也有赞叹,“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而焉。”舜同样有好问的作风,包括对于看似浅显的事情,他都要好察。所以圣人都是一样的。现在看起来每事问很不简单,我们可以从恭敬的角度、从学习的角度、从沟通的角度、从待人着想的角度、从很多角度去理解,即使是专家尚且要每事问,何况我们没什么高明的,更需要每事问。不要每事不问,这样才能不断的突破自我,向圣贤靠近。

自身感悟:论语的学习即将一年,想想年初我下的决心,背下论语,到现在一半也没有背诵完毕。关键是背诵过得也是一知半解,可见平时学的并不理想,我要从现在起,向至圣先师孔子学习,每事问,用恭敬的学习态度去学习,用更加和谐的方式去激励我的学生,学会在问中与他人沟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赵军老师《论语》八佾第三之十五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