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夕不能结婚”想到的

从“七夕不能结婚”想到的_第1张图片
诱人的手抓饭,偏偏有我最不爱吃的肉

“……

      “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内涵,远非“以偏概全”那么简单!

      我问她:“您能举例说明‘七夕节是不能结婚的’这一认知,都在哪些方面体现着以自我为中心吗?”在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时,如果不能举出鲜活、生动、接地气的例子,都会被我认为是瞎扯或空谈。

      她嗫嚅着说出的第一个例子是:“我不是在七夕结婚的,就认为七夕结婚不好。”这个例子不能说不对,但我觉得并不十分恰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例子,我看到了她认识的严重局限——依然在“自我中心”中不能自拔!

    由于我正在新疆,就想引导她,问:“听说过新疆的手抓饭吗?”

    她说“当然”。

    我问:“我可不可在新疆说‘饭是不能用手抓着吃的’?”

    这次她明白了,说:“‘七夕节不能结婚’是我们汉族人的老黄历,不一定适合其他民族。”想了想又补充道:“我们汉族人居住的地域极其广阔,各地的风俗也并不相同,汉族人的老黄历也不一样.”……

      今晨是在读了王弼的《明象》后又读上述文章的。读过之后,首先产生了而一个问题:“局限于自己的认知是自我为中心吗?合理情绪疗法中的认知改变,其实是自我的拓展。即使是修通之后解决了当前问题,也还是自我为中心的,局限性也还是存在。从文章内容看,老师难道不也是自我为中心的吗?”

      或许老师就是想借此让我们领悟,人和事物的“局限性”。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老师提到了时间和空间对我们的限制,其实还有个人经验、生活经历、文化传统等等都对我们起到了限制的作用。老师说最重要的是“从自我中心跳出来看问题”的能力。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应该跳到哪里?我们又能跳到哪里去呢?“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叫作换位思考”,可是别人的位置不同,是想站就能站过去的吗?比如我倒想跟老师一样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但是学识和能力将我局限于此,读再多的书,哪怕是超过了老师,也还是未必有那个角度,毕竟人都是个性化的,眼界境界都不同的。能做的也就是在“自我中心”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了。

   

从“七夕不能结婚”想到的_第2张图片
七夕不能结婚?

      今天文章中的插图还是挺有趣的。第一幅是牛郎织女团聚图,出现在“七夕不能结婚?”后面,连牛郎织女都团圆了,凡间有情人还在纠结,感觉多少有点讽刺的味道。然后想起我小时候“七夕会下雨”的说法。牛郎织女团圆不易,喜极而泣,所以就会阴天下雨。今年的七夕艳阳高照,马上又传出“牛郎织女”都变了心的说法……说什么不重要,表达的不过是人们对婚姻生活的担忧和不满罢了。或许文章中的“七夕不能结婚”也是源于对感情的不信任也未可知。

从“七夕不能结婚”想到的_第3张图片
好歹都结婚吧!

      第二幅图是“七夕结婚”图,有趣的是一只鸟落在“夕”上,变成了“歹”,有点“好歹都结婚”的意思。结婚这件事本来就象其它事情一样有利有弊,有好有歹。如果日子过得不尽人意就归因到日子上,“技穷问天,途穷问命”也是局限性的具体体现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七夕不能结婚”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