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开!”房间里小文困兽犹斗,怒声嘶吼,站在门外的我完全能想像她在房里恶狠狠的目喷怒火,张牙舞爪,一幅随时准备动手似的表情。
奶奶叨唠她边洗澡边听歌耽误时间,居然由洗澡间门外催到了洗澡间门里,这让小文怒不可遏。
她冲进我们卧室向窦娥冤的递完诉状,还没等我们反应,奔回自己闺房,砰地一声把房门重重关上,于是我被无情的拒之门外。
好像闯入洗手间的人是我,她冲我愤怒开炮。
我不知道家有儿女初长成的父母是不是有跟我一样的体会,随着青春荷尔蒙的分泌变化,她的性情越来越难以捉摸。
像个小怪兽,对,就像个阴晴不定的小怪兽,刚刚还亲昵的夸:“老妈,你美如花。”一会儿就梗着脖子:“不要你管!”
“怎么能让我家孩子听话呢?”最近不少家长这样问我,“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听你的呢?”这是脑海中冒出第一个念头。
“孩子小时候活泼可爱,讨人喜欢,聪明温顺,可是长大了,就变了,聪明但不努力,喜欢顶嘴,你想跟TA说个话,TA却爱理不理的。”
“问题出在哪儿呢?”这是我第二个好奇的地方。
闭上眼睛想一下,什么也不要想,特别是一只黑猫,你不要想它的毛很长,不要想它是只有三腿的黑猫;越不让你想一只粉色大象,脑海里越会不自觉的想起。
这就是心理学常说:“越抗拒越持续,越接纳越持续”,我常见的转念方法就是用别的东西譬如想一辆红色小轿车来代替。
国际级NLP罗伯特.迪尔茨说,所谓心理换框的过程和目标,就是对看待情景的视角换框,带来新的意识出现。
不少时候,当孩子的手臂轻意的揽到我的肩膀时,我才意识到,原来她长这么大了,她在变化太自然不过了。
罗伯特.迪尔茨曾分享过一个苏格兰底的谜语:
我给了爱人一颗没有核的樱桃,我给了爱人一只没有骨头的小鸡,我给了爱人一个不哭的婴儿。
你怎么能让樱桃没有核?你怎么能让小鸡没有骨?你怎么能让婴儿不哭?
当婴儿还是花朵时,它没有核,当小鸡不是鸡蛋时,它没有骨,当婴儿睡着时,它不哭。
解读孩子的一系列变化时,我们也需要把视角拓展的更大。
1、爱上网的小怪兽
“妈妈,给我玩一下手机吧,你都不知道,我们同学在网上聊的可嗨了……”在休息或假期里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小文走过来亲昵地搂着我,仰着头,眼睛亮晶晶闪出一片渴望。
当我还在用手摸着她的脑袋瓜头回应时,她的手已经开始伸向手机了。据我观察统计每每她对我柔情蜜意一番,就会提类似要求。
“老妈,偶爱你!”对于她这句话,我总是不由自主加以脑补:“我也特爱手机、电脑、网络。”虽然这难免让人觉得挫败。
随着她的长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她不再愿意陪我看电影、走亲戚,逛街......你得提前征求、预约,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会来到“同侪团体的认同阶段”。
他们口中的话题,认同的对象,开始变成和他们年纪相仿但有某些特质的同龄人了,A同学长得很白净,B同学的腿很细,C同学的作文很厉害.......。
“有的同学说我获得楚才杯二等奖,一定搞错了,说不定是同名同姓的人。”小文气呼呼直呼憋屈。
无论我怎么安慰,好像都难抵“同学说的话。”最后还是她自己在盘点赞赏她文笔的同学占大多数中找到平衡。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重视“别人眼中的我”,也非常渴望同侪团体的认同与接纳。他们渴望互动,找到初步的归属感,喜欢共同合作完成一件事情。
在大家喜欢同一个明星,参加某一项活动,讨论某一个话题,协作网上玩游戏中不断感觉爱与被爱,以及彼此间发展出强烈的情感链接。
这也是小文喜欢上网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在网上聊天,互发礼物,共同打怪升级......。
网络背后的动力是什么?网瘾,手机瘾常被父母视为很严重的问题,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能够彻底断网,所以在100亿人民币的网络市场上会出现杨永信用“电击疗法”等恐怖方法来强制孩子戒除网瘾的事件来。
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00后的孩子是互联网的原居民。同时我忍不住想知道,全世界为什么只有中国、韩国、日本才有“网瘾治疗中心”。
“爽啊!”我曾试图去了解不少小朋友喜欢上网的原因,得到的回答都是如此简单直接。
有段时间我曾观察的侄子在初中高中阶段打网游,每拿到一个装备,高兴的咯咯直笑,兴奋的手舞足蹈大呼:“Yes!”。这装备又不能吃,不能碰,完全是虚拟的......何以这么高兴?
虽然是虚拟的世界,但孩子在这个过程里体验到成就感、价值感却和现实无二,且让自己满意,自信,独特,有人肯定,赞赏,所以互联网对孩子才有那么难以抵挡的魔力。
作为父母,你哪什么跟网络竞争孩子的爱?
曾看到有一位学生的漫画表达心声,画的一个嘴巴上装上开关的妈妈,因为她妈妈总以“为了你好”的名义太叨唠,三年级的她非常希望能有个开关按下去,让妈妈不再说话。
而青春期的孩子对叨唠的容忍度几乎为零,所以纵然是真理说多了也就成了废话。
所以面对爷爷奶奶的“快点吃呀!”、“早点睡啊!”的日常事务性的叨唠,小文的回应一律“知道了!”配上关门的声音。
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认为我们要感谢网络,因为有了它,才让很多孩子摆脱抑郁症,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无法生存,学习的压力,家长的叨唠,批评…………。
因为网络让他们找到了自由感,成就感,不然不知有多少孩子要得抑郁症了。
所以美国社会学家埃里克森著名的人一生中8个不同发展任务阶段,我了解到青少年阶段处于人生的风暴期。
随着学业的繁重,同学的竞争,自我意识发展,他们的心理上会产生极端动荡与不平衡的现象。
拿小文来说,她上网的动力是什么?QQ聊天也好,微信通话也罢,极大的可能就是希望自已能在集体关系中体现存在感,自我价值感,满足在同学之间关系建设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的需求。
这至少给了两个方向,一是有意识鼓励她去多交一些朋友,她在QQ同学聊天时样子,有时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无厘头和疯傻的样子,将自己压抑和隐藏的一面呈现出冰山一角来。
二是作为父母首先做到接纳,理解,尊重,我的经验是“慢一点”,对于孩子的任何言论和行为,不急着否定和责骂,去看到孩子背后的动力。
同时,我也是有底线的,上网多少时间我们有约定,我的能量够高,不影响学习进度,我就允许她多个“再玩五分钟,最后五分钟”.
如果超过底线,只需我温柔坚定简单两个字:“不行!”她就马上平和的关电脑。
所以对于爱上网的小怪兽,我多半启动键左右键将自己的担心,焦虑放过,一致沟通后,再放过她。
2、易暴怒的小怪兽。
“你这样,我超烦”、“奶奶这样,我很愤怒”、“一听他这样说,我就炸毛了”.......很多时候我听着听着就觉得好笑,小公举变成怪兽后动不动就情绪“爆”了。
这就跟打太极一样,你进我就退,你刚我来柔,你在那里暴跳如雷,我在这里平静如水,二人格斗会变成二双人舞。
就像启动网游中的空格键,我会跳到半空中拉出一个广角镜,观察她到底发生了什么,遇到了什么。
不要骤下断语,先听听孩子怎么说,当然前提是她愿意说,就像文章开头那样,她只想一个人呆着静一静,那我就该干嘛干嘛去。
在ClaraE.Hill的著作《助人技巧》中,他反复强调面对任何个案,你的首要原则主是不要假设你了解个案的任何事。
即使你和个案年纪,性别,种族相同,你也不可能和个案一样有着相同的经验,你最好假定一无所知,然后尽可能从个案身上学习。
想帮助孩子也是一样的,作为一个人,TA 有着独立人格,思想.....。
心理学家劳伦斯说:孩子的性格并不只是其父母性格中各种远素的重新排列组合,其中有的元素是父母的性格中根本找不到的。
通常我会在倾听的基础上,试着提几个问题,让她进一步的说明或解释,帮助其理情思路,或去释放,转化自己的情绪,同时我会特别注意给孩子面子。
“能不能说具体点?”、“所以,奶奶那样做,你的想法是什么?”、“你觉得他那样说是什么意思?”.......。
孩子交流的重心貌似转向同学或者更多元化的范畴,但作为父母可以成孩子永远的心灵港湾,让她明白这里是最安全的。
这需要父母首先放下权威,如果你真把孩子当成朋友,就不能用“我是你妈,所以你要听我的”来跟孩子交流。
同时你的小心脏也有强大起来,因为你可能是TA最喜欢,最亲近的人,同时也是TA最喜欢冲你发脾气的人,提意见的人,表达不满的人。
打个比方来说,青春期的孩子像是“一个还不成熟的脑袋,安在一个已经快要成熟的身体上面的怪物”。
TA还不能成熟而又理性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全面看待问题的思维和认知,所以TA会以简单,快进甚至粗暴的方式发泄情绪,表达不满。
当然,以上对于成年人也是极高的要求,在我看来,与其迫于权威而压抑到潜意识,不如让TA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或对一个放心的人及时释放掉。
所以我家孩子很多时候也是让我又爱又恨,又喜又怕。但因为彼此之间的亲密感,通她的敞开我知道他们班上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之间发生了什么趣事,困惑的事,感动的事,而不用臆测或担心她近况好不好。
很多时候,光是孩子愿意跟你,你竖起耳朵听,就能解决孩子的很多困惑。
譬如小文曾经很抵触班上的数学老师,我有点着急,后来她跟我分享班上有个同学觉得数学老师讲题清楚明了,建议她仔细听。
于是,她一下子就换了个角度看数学老师,结果越观察越觉得老师好,以前她所认为的种种法西斯手段全演变成了负责任。
3、讲感觉的小怪兽
“凤言”、“凤言序”、“凤说心语”、“凤言社”......我边不停在纸上写上各种名字,边征求小文的意见“你说我的个人公众微信号改个啥名比较好呢?
“我觉得吧,你想多了!”小文撑着下巴,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
“怎么呢?”我有点不解。
“我感觉,起名字,不重要!关键是内容,能否打动别人,让别人有所启发。”她双手抱胸。
“一语中地,直指核心,高!”我不禁向她竖起大拇指。
“哎,我觉得,所有的文章基本都是这样好吧。”她显得颇有见地。
“想想Jk.罗琳,好好写哈,我只是说出了我的感觉,不用夸我太有才.....”当她老练地拍着我肩膀时,我觉得自己乳臭未干被一个老哲人给点拨了。
孩子在要求爱与归属感时也在不断跟着自己感觉走,就会逐渐显现出独特性,其实“尊重你自己的感觉”这是生命的根本诉求。
但是,这在我过去的生活经历是无法想像的,它很容易跟自私挂上勾,至少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光宗耀祖,为校争光,厂耻我耻,厂荣我荣……。
我们似乎无时不刻都生活中集体当中,却无时不刻又感到孤独,我们很害怕自己看起来很丢脸。
股神巴菲特股经上说过:“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而我们大多数人,曾经是别人恐惧时我更恐惧,别人贪婪时,我更贪婪。
我们的眼里盛满着别人的目光。一直被“别人会怎么看”忐忑不安,而当我们过度揣测虽的想法时,我们也会不知不觉的被影响而失去自己刚刚搭建的立场。
尊重自己的感觉,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学习,但往往我们不仅没有学习,反而百般阻挡孩子体验自己的感觉。
一次,在公交车上偶遇以前的两个老同事,其中一个迫不及待地问我:“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可是她的孩子每天几乎很晚才睡,且没有周末,因为孩子的周末几乎被各种培优补习,兴趣特长培训占满。往往作业做完后,还在边哭边弹琴。
我问她:“你孩子都累成狗了,还希望TA怎么学习?”难道希望孩子在这样重负荷的情况下还普大喜奔的学习?
作为父母,她也觉得非常痛苦,因为孩子不止一次向她表达:“妈妈,我很累,我根本就不喜欢弹琴”。
在车上,她一个劲的问我怎么办?怎么去改变孩子?已经坚持了这么久,花了这么多钱。我反问她的感觉是什么?”
她诉苦道:“我也很痛苦,我也知道他不喜欢,但是别人的家长都是这样的,别人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啊,我也很累啊!老师说了,逼一下就会好一点的……”。
这位老同事以她看到的某一群体的样子作为参照物决定忽略了孩子的感觉,自然她就不认为孩子的感觉有多重要。
可是,人只有找回自己的感觉,忠于内心做事才会展现出远远超乎水平的能力来。
如果说生命就是这样萎缩着,保险的活着,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所以父母才会苦恼的青春期叛逆一说,因为没有谁愿意被控制,被安排。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一次父亲到江边游泳,给我们带回来一只江鸟,它桀骜不驯,总是眼睛犀利冰冷的看着走到面前给它喂食的我们,它既不吃也不喝水,最后身体僵硬的倒下了。
当时我幼小的心灵非常震憾和后悔,“早知如此,我就把它放掉好了”,一只小鸟尚且如此,何况一个活生生的人呢。
老同事继续讲述孩子的拖延让她如何深误痛绝,她不知道拖延就是孩子表面的顺从,而内心里隐蔽的反抗,因为他在以其他方式追求掌控。
人活着就是为了自我实现,不管是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 还是88岁的老人,我问她:“为什么别人是这样,你觉得必须这样,只有他才是你的孩子,而别人不是啊………… ”带着沉思她下车了。
当我们把外部评价当成自己好不好,优秀不优秀的,善良不善良的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往往会起伏跌宕,焦虑不安。
因为外部因素我控制不了,因为我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我可能因为加班受到某一领导“好员工”赞赏而遭受别的领导“能力不行”的非议....。
为了所谓的优秀,懂事,前途.....我们委曲、讨好、压抑、指责…………,其实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满意。
作家周国平说:“熏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
看着孩子我不知道,她未来会做什么,但我知道生命这条河流我不能替她游渡,我所能做得就是我勇敢的跳进我的生命洪流中,全身心的投入,做好榜样,同时把自己的体会分享给她。
人的心理最终只有一种,一切都是为了爱,要么渴求爱,要么担心失去爱,自已有多爱自己,就知道如何爱别人,自己的爱满溢,就不会有担心失去爱的行为,
我在想,这就是我的导师周梵创立自爱力课程的初衷,让自己先拥有自造一片爱的海洋,当你学会如何徜徉其中,你就能最大的支持孩子。
你最终发现自己不仅能活出自己的小宇宙,享受你的灵感,实现真正的为自己而活!那么孩子也是。
所以借由我的周梵老师那句话:孩子你不用如我所愿,我能如我所愿,而你也能如你所愿。
总之,家有小怪兽之日,就是你升级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