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W君,关于艺术和大数据时代的讨论

                              闫安  20170923

      ……

      “没事,误解了你。 ”

      艺术存在的土壤和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在于大众化的互动和参与。它不是龟缩于画廊或着庙堂,也不是寄宿于藏家的阁楼被亵玩、展示和炫耀。某种意义上说,博物馆更热闹和亲民,画廊及拍卖的商业化操作和流通又过于小众和媚俗。艺术的先锋性及艺术之美,通过广谱的和互联网化的链接,通过“点对点”和“点对面”,及便捷的物联支付,实现艺术消费及服务的平台化评价和互动。这就改变了过往B2C中心化逐级派发模式的效率衰减和信息不对称。艺术内容和价格本身因为传播形式的繁复和信息不对称而增加的隐形交易成本,最终,又要分摊到消费者头上。

与W君,关于艺术和大数据时代的讨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互联网时代,平台化、效率导向、极简选择、点评互动、客户画像和派单匹配、隐私及安全便捷物流,使的颠覆和重塑传统艺术品市场规则具备了可行性。底层大数据及核心互联网O2O商业平台的运行,跨行业的案例如滴滴打车、共享经济、众筹众包、社区金融等。共享经济的特点在于,互补和融合,我的就是你得的,你的就是我的。

      当下新经济的痛点在于,底层大数据的获客成本问题。除了占据流量入口的BAT和政府窗口部门数据联网资源在外,共性的社群经济将是大数据积累和商业变现的新风口。毫无疑问,随着国家《志愿服务条例》的实施,及社会公益NGO组织的蓬勃发展,其他亦如此,这是时代发展的机会所在。因而,没有所谓阶段的“窗口期关闭”和“闭门会”一说。关键是你准备好了没有,你有没有开放性和艺术一样的敏感性!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倒是其次了。

与W君,关于艺术和大数据时代的讨论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

      说回来,基于底层大数据的模型、算法、应用,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供给侧创新模式的落地和价值变现。典型如金融科技的FINTECK、资产领域的FOF、保险领域的互助保险……,等等。

      信誉、口碑、社交互动、精英网红、粉丝扩散、价值认同、去“中心化”的自媒体传播等等,都使得公益、志愿属性和诉求的社群大数据有了经营可持续和价值转化的流量出口。例如,志愿者注册、公益众筹和互助基金、互助保险等等。可想象的衍生领域如艺术品公益、扶贫、交流,个性偏好及价值发现,进而投资、收藏、流通和消费。盖因为艺术及文化是最具创意、表达和价值认同的领域。

      新经济的发展,唯一局限我们的,在于想象力。在于我们的开放性和学习能力。底层的价值观是初心,也是根系土壤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为W君感到遗憾!

      遗憾他几乎错过了这个时代,和曾经与他在初秋北京有着老槐树的胡同里,所讨论的,关于艺术大众化,关于艺术创造和艺术发展,关于艺术未来和期望的种种可能性。

与W君,关于艺术和大数据时代的讨论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是现在,他居然高傲的理解为,一切又要走老路,……。还可能因此,会对我们身旁的神圣艺术和彼此高贵的爱好造成困扰。哪跟哪?

      鱼?或者熊掌?

      无法兼得?

      你以为!

与W君,关于艺术和大数据时代的讨论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W君,关于艺术和大数据时代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