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历年真题题型与常考知识点归纳
(五)体育保健学
1. 了解营养素的概念和三大营养素的主要功能;懂得小学生的合理膳食。
营养素: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蛋白质生理功能: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氧化供能。
脂肪营养功能:供给能量;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脂浓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增加饱腹感。
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供给能量;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节约蛋白质;抗生酮的作用;糖原有保肝解毒作用
2.知道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医务监督的要求。
体育课监督:
①看体育课的健康分组是否符合医务监督的要求;
②对体育课的全过程进行医学观察;
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看体育课教案中生理负担量的安排是否符合医务监督的要求。
早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运动负荷也不宜过大,以130~160次每分钟为宜,并避免做一些剧烈的运动或比赛,早锻炼后应及时擦干汗水,冬天在室外进行早锻炼时应有御寒用品,早锻炼后至早餐前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课间操:应集体进行,并在体育教师直接领操下进行,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组织纪律性。做广播操时,要求姿势正确,动作到位,如安排一些其他活动内容,则运动负荷不宜过大,最高心率应控制在150次/min一下。
课外活动:体育教师应事先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程度,做器械练习时,要安排人员保护帮助,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对课外活动时间的安排,应与体育课的时间间隔开来,以利于体质的增强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课余体育训练:
①健身运动必须在健身运动价值阀的强度内进行心率180次每分钟;
②健身运动的特点是具有运动项目的多样性;
③要针对发育不良和其些处于伤、病恢复期的学生,开展一些医疗体育活动。
(六)田径
1.了解田径的基本知识;田径运动的分类(掌握分类及其定义);田径运动的国、内外发展史(识记古代和现代奥运举办的时间、倡导者以及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史等);区分奥运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知道奥运五环的颜色及代表的洲等;田径运动的分类,知道田径运动的分类(一般以奥运会项目为标准),重点识记全能类男子和女子的项目和第一、二天的比赛时间;评定田径运动技术的标准,考生应知道其内容以及定义。
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简史: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亚举行了第1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规定每隔4年举行一次。在1894年皮埃尔·德·顾拜旦倡导下,在巴黎召开国际体育会议,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896年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创立了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确立了田径为奥运会的第一运动。目前田径界认为,这是现代田径运动开始的标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已举办了31届,其中第6届、12届和13届因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未能举行。
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史:1992年在25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陈跃玲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我国奥运史上首枚田径金牌)。我国田径在走入几年低迷后,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91的成绩平了世界纪录,并获得金牌。这枚金牌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1枚田径金牌,翻开了中国田径历史新的一页。
奥运精神:奥林匹克格言(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自信、自强、自尊”。《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
奥运五环:五环的蓝、黄、黑、绿、红分别代表着欧洲、亚洲、非洲、大洋和美洲。
2.了解跑的概念、步长与步频、跑的分类与技术原理以及中长跑技术。
跑的概念:跑是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瞪与摆相结合、动作协调连贯的周期性运动。
步长与步频:决定跑速的因素是步长和步频。步长是指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跑的步数。
跑的分类与技术原理:跑的各阶段技术要素:起跑(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最短时间内尽快发挥出较高的跑速);途中跑(继续提高跑速和保持最高跑速);终点跑(尽量保持途中跑的速度并进行冲刺)。
中长跑技术:中、长跑各个项目的完整技术均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等主要技术环节。
①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中、长跑采用站立式起跑。当运动员听到“各就位”口今后,从集合线轻松地走到起跑线后,两腿前后站立,有力之腿在前,紧靠起跑线后沿。前脚跟与后脚尖距离约一脚长,左右间隔约半脚,后腿用前脚掌支撑站立。听到枪声后,两脚用力蹬地,后腿蹬地后迅速蹬摆,两臂配合两腿的蹬摆做快而有力的前后摆动。使身体快速向前冲出,过渡到起跑后加速跑阶段。
②途中跑:是决定中、长跑运动成绩的主要环节。途中跑应强调轻松、省力、节奏好。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节奏相配合。
③终点跑:是临近终点的一段冲刺跑。终点跑的距离要根据项目、训练水平、个人特点、战术需要及比赛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800米可在最后200~300米,1500米在最后300~400米,3000米以上可在最后400米或稍长的距离开始终点冲刺跑。
(七)排球
1.了解排球比赛的基本知识,包括排球运动的起源及传播、比赛方法、排球队员的位置等。
排球比赛的方法:
①排球比赛是两队各6名队员在长18米、宽9米的场地上,从中间隔开的球网(男子网高2.43米、女子网高2.24米)上方,根据规则的规定,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落入本方场区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②比赛是以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用手将球击过球网开始,每方最多击3次(拦网触球除外)使球过网,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2次(拦网除外),球在空中不能落地。
③场上6名队员分前后排站位,前排8人,后排3人,接发球队胜一球后,6名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由轮转到后排右边的队员发球。接发球队胜一球得发球权同时也得1分。发球队胜一球后,该队发球队员继续发球并得1分。
④国际六人制排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的每球得分制,前四局每局比分为25分,最后一局决胜局比分为15分,但每局只有在超出对方2分的情况下(比分没有封顶)才为胜一局,胜三局为胜一场。目前沙滩排球采用每球得分制的3局2胜制,前2局每局比分为21分,第三局决胜局比分为15分,并每一局均须领先对方2分才能获胜,比分没有封顶,可以无限制的延续下去。
排球运动中球员位置:
①主攻手:是在靠近标志杆的位置进攻的球员。由于大多数传向主攻位置的球都是高球,因此主攻手往往采用很长的助跑,有时甚至从边线外开始助跑。在进攻中主攻手通常依靠强力扣杀得分,但有时也要求以斜线助跑和快攻来扰乱对方的防守。主攻手还需要掌握一传技术,因为在对方发球时他们通常作为自由人以外的第二一传点。惯用右手的主攻手最适合在4号位(前排左)进攻,相对的,惯用左手的主攻手最适合在2号位(前排右侧)进攻。
②副攻手:是经常在靠近二传手的位置打出快攻的球员。副攻手专职拦网,因为他们必须阻挡来自对方副攻手的快攻,并且需要从中间向两边快速移动以组织双人拦网。通常副攻手是队中最高的球员,且要求有很好的防守技术。
③二传手:二传是从防守转入进攻的桥梁和纽带,二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进攻技术和战术的发挥。二传质量好,可以弥补一传和防守的不足,还可用假动作迷惑对方、牵制对方,达到助攻的目的。有时还可用二传直接吊球,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作用。
④自由人:是专职防守的球员,负责接扣球和接发球的救球。通常自由人具有全队最快的反应速度和最好的一传技术。由于自由人不需要在网前进攻或防守(规则不允许),可以由一传技术好的矮个子球员胜任。在比赛中被指定为自由人的球员不可以担任其他位置。自由人的替换次数是不受限制的,但两次的替换之间必须隔一次死球,而且只能由被替换下场者将其替换下场。替换的时间必须在裁判吹哨示意发球前做更换。特别的,自由人同一局比赛中的两次上场可以替换不同的球员。每一局开始前,自由人不得先进场,必须等第二裁判核对先发球员后才可替换进场。
2.重点把握排球的基本发球、传球技术和战术阵容
排球的基本发球动作:
①正面上手发球:面对网站立,便于观察对方。发球的准确性大,易控制落点,并能充分利用转体、收胸、收腹的动作带动手臂挥动。发出的球应呈上旋状态,以便在加大发球力量时使球不易出界。
动作要点:抛球稳、准,高度适中;挥臂击球方向正、速度快,如鞭打,全掌包球击球准;蹬地、转体、收腹、挥臂击球动作协调连贯,重心前移入场快。
②侧面下手发球:侧对网站立,转体带动手臂由体侧后下方向前挥动,在体前肩以下的高度击球过网的一种发球方法。这种发球,可借助转体力量带动手臂挥动击球,比较省力,但攻击性不强,一般适用于初学的女生。
正面双手上手传球动作要领:正面对准来球方向,采用稍蹲准备姿势;两臂屈肘于胸前,两肘自然下垂,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成半球型,置于头前上方;击球点在前额上方约一球左右处,主动迎击球的后中下部;用力顺序为蹬地、伸膝、伸髋、展体、伸臂,最后用手指、手腕的抖动将球传出,重心随即前移下降。
正面双手垫球动作要领:正面对准来球,两脚开立,两臂并靠插入球下,在腰腹前约一臂距离的位置上,用腕关节以上1o厘米左右部位,触球的后中下部并快速蹬伸前移重心;击球时,两臂伸直夹紧,提肩压腕、前送,靠上下肢的协调用力配合来控制击球的力量和方向。
扣球动作要领:判断贯穿在扣球动作的全过程;助跑节奏清晰重心稳;起跳迅速点准确,踏跳、摆臂、挺胸展腹要连贯,最高点处快挥臂;击球要用全手掌,击球点在前上方,击球部位是后中上部,快速扣腕推压球;落地屈膝做缓冲,控制重心勿触网。
排球的基本战术:阵容配备(“四二”配备、“五一”配备、“三三”配备)、进攻阵型(“中一二”阵型、“边一二”阵型、后排插上进攻阵型)、防守阵型(双人拦网“边跟进”、“心跟进”阵型)。
(八)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1.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体系。
体育课程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撇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成长;
②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④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层次(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课程目标的总目标:①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②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③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④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⑤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2.了解体育教学的特点、规律、原则。
体育教学特点:①学生有直接参与体力的实践;
②机动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在反复的身体练习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
③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体育教学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与运动认知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体育教学原则:合理安排身体运动量原则;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3.掌握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①语言传递信息为主,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②以直接感知为主,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错误与帮助法;
③以身体练习为主,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循环练习法;
④以比赛活动为主,运动竞赛法,运动游戏法,情景教学法;
⑤以探究活动为主,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问题探究法。
奋斗
(本文改编作者:又起风了)
我们将未来赋予了最美的期望。
恰如诗歌般美妙,乐曲般空灵;
我们不甘于现状,努力拍打羽翼,
誓要穿梭考编的题海,一睹教师的风采。
我们奋斗着前行,抛洒着热血,
追求波涛骇浪般的勇往直前,
吞没拦路的巨石,磨平世俗的尖锐。
我们终要有个尽头,伴着夕阳晚霞,
回归平淡,享受恬静的时光,
隐去了锋芒毕露,褪去了一张张面具。
那般真实的我们,才是我们的向往;
当云散风静,又是一种骄阳万丈。
后来,我们真的看淡了所有,才知道那是我们奋斗的一生
师出教师招考命题研究中心
师出教育愿选择阳光下最美的职业的您2019年考编上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