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理解教育节奏

2020年9月8日 周三 晴

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贡献了三个观点:课程论的教育节奏,知识认知的节奏,教育的目的。教育节奏在课程论中是浪漫、精确、综合;从知识建构过程看,也是这三节奏;“教育的目的是无目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认识教育的节奏、理解教育的目的的过程贯穿了我到目前为止的教育生涯,误区有过,偏差也有过,现在在回归的路上。

贫瘠的教学浪漫期

怀特海认为,浪漫的本质于课程而言是丰富,于知识而言是兴奋,是紧张感,是在克鲁索,沙滩,阳光,海水之后的浪漫联想。

实践中,一本课本,一只粉笔进课堂的习惯延续了多年,在年年岁岁中,教参也不再需要。“教了一年书,重复了一辈子”。英语教学关注单词、词组、句型、练习题,潜在题海中无法自拔,素质教育在分数面前失去了姿色;“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样的“名言警句”不时从身为校长的人嘴里蹦出,对官位的崇拜,在潜意识中认为,他说的就是对的,是个人经验之后发现的真理。在此种思想的引导下,挖时间,挤时间,抢时间,逼学生,羞辱不能达到自己目标的学生,目的仅仅为分数。教育生态的脆弱,年复一年的重复,没有与生命打通的兴奋与浪漫,教学生涯似乎走入了死胡同。学习过程的无趣,课程内容的单一,使得学生厌学情绪严重,逃学、辍学、课堂上睡觉、与老师斗嘴成为了一个班级部分学生的常态。

究其原因,“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怀特海认为不同的课程与不同的学习方式才会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不同的课程,意味着新课程的开发,意味着不能一本教材走天下,一册教参为圣坛,意味着需要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及生命打通,激发学生人生的认知。于英语课而言,整本书阅读,童话与绘本故事的引入,配音与阅读的学习,都是课程开发的一部分。电影课已经在语文课堂上被运用的风声水起,同为语言学习的英语学科是否也可以在电影欣赏与品味中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我想,是能的!小组合作,互动学习,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社会实践中的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会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生命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最自然的方式是快乐。”“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

“教育必须是对大脑中已经存在的纷繁复杂的骚动进行有序的整理,你不可能教一个空白的大脑”。孩子的前概念是什么?如何激发他的前概念?对于英语学科,除却单词、句型、语法,我们还应该关注孩子什么地方的发展?如何让孩子在课堂教学中经历丰富的浪漫,穿越知识的精确,到达自由的综合阶段?一切疑问,语境创设是关键,激发学生浪漫的遐想是关键。在沙滩,漫步,海水白云中,在潜意识中找到自己的前概念或者原有知识,经过梳理,分析,建构新概念;深入挖掘文本内容,从What、how、why三个角度深入挖掘教材价值,从而逐步树立核心素养。

过早出现的精确期

“翻开课本,看到单词,今天我们先学习第几单元单词”。“来,同学们,咱们一起把一般现在时的定义看一下,时间状语,关键词,这些很重要,务必要背过。”每每英语课起,这样的话语是否经常在耳边响起,有问题吗?当然!

过早出现的精确训练,训练范围的随意扩大,都使学生的学习了无生机;缺乏浪漫的遐想,教学缺失了理想的样子;直抵知识教学的核心,少问或者不问知识的创建过程及发展历程,为知识而知识,为学习而学习,“教育绝不是往行李箱中塞满物品的过程。”“没有浪漫的冒险,你最多不过是得到了一堆枯燥无味的知识”。

精确阶段代表的是知识的积累,与英语学科而言,语法居于主要地位,系统阐述的准确性居于主要地位,知识间的关系居于从属地位。“按照条理化、系统化的方式,获得一些事实,从而对浪漫阶段的一般事实作出揭示和分析。”因此,我们要在丰富的浪漫期之后,要设置学习清单,穷尽一切题型与可能,引导学生领会知识的原理,抛弃一些细节,以精准的训练,完成对知识的完美建构过程。当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完全解决”。

“在知识精确的范围内,要对范围进行明确界定。学科知识所要求的掌握的精确知识都必须在经过最充分的调查后确定。”对于英语学科,这个调查就是课程标准。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回看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联,以课程标准为标准,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过程安排等教学环节,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信,成功教师的秘诀是:他十分清楚学生需要精确学习的范围,他不让学生记住一些不相关的次要知识。”怀特海的话是如此的经典,穿越了时光隧道,今天看仍旧熠熠发光。

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综合期

曾经以为,“我们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这句话是对自己的褒奖;我们也是“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我们身上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职责,如果没有教师,学生的学习不会发生。似乎一切的观点是那么理所当然。在无限的委屈中,我们蹲守在校园的一角,完成了一辈辈的传承。在怀特海看来,这些说法都是有问题的。

“当你仍掉课本,烧掉听课笔记,忘掉为了应试而背诵的细节。学习才是有用的。”“通往智慧的唯一道路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但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方面的训练。”我们到底需要教知识还是教智慧?答案不言而喻。

知识不是我们教师传递的,是孩子们自己学会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己的反思,自己的体悟,自己的总结,凝结成智慧。教师在此过程可以起到点拨与引导,但不能代替,更不能包办。教师可以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但不能替代学生的成长;同时,知识学习过程中,师生生命质量的打通是师生之间共成长的核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生与老师在知识海洋的深度学习,相互成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知识的贫乏的确不幸,但是无关紧要,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它的运用,在于智慧”。自然状态下,知识的减少意味着智慧的增加。哲学家与哲学教授的区别是知识的运用,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形成的智慧。同样,我们培养学生,不是以传授多少知识为算法,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为蓝本。扔给学生一个个的珍珠没意义,真正需要教会的是学生该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珍珠,并学会串起珍珠,学会在什么时候用珍珠。

总结起来,在最初浪漫阶段的冒险中,学生获得一堆经验和概念,是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然而有趣,“儿童需要被送到望远镜前看璀璨的天空”,英语课堂的情景创设即属于此阶段,学生的大量阅读也属于此阶段,它在潜意识中影响孩子;当然,儿童的浪漫也需要指引,“没有纪律保证的自由是没有边界的自由”,但重点还是自由;

当儿童的新鲜感消失之后,他会获得一些客观事实和理论,需要精确的知识去理解这些事实,这是一个易于产生书呆子的时期,也是我们的教育不时被诟病的时期,赤裸裸的分数,教知识,不把它转化为力量,知识是应对考试的工具,不是应对人生的工具,知识是名词而不是动词。这不能说不对,至少是不全面,知识学习是智慧形成的必备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发现自由与纪律的平衡,使求知获得最大化”“掌握精确知识细节,进而领悟原理”;

第三阶段重回浪漫,教学以激发首创精神开始,以促进这种精神而结束,这就是智慧。思维僵化是此时期的问题,对精确知识漫无目的的积累而不加利用,是思维僵化的原因。此阶段要抛却细节,积极使用原理,细节退到下意识中去了。“综合运用阶段的本质是,脱离那种被训练的比较被动的状态,进入到积极主动应用知识的自由状态。”这意味着知识逐渐变为无意识。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是我对浪漫、精确、综合的理解。课程如此,知识建构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实践中理解教育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