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未来

最近常常听到一个说法:做一个活在未来的人,不是活在当下,更不是活在过去,而是活在未来,而且是长期的未来。

今天看了王煜全专栏的文章:《特别放送:如何获得掌握未来的力量》,让我有了一个认知,那就是,好的东西,正确的观点总会在不同的人口中所得知,尽管方式、内容不尽相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比如,王煜全和李笑来都提到过要活在未来,为什么呢?想要在未来的生活过得惬意,你首先要知道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未来的你变成什么样,但是人怎么可以知道未来呢?对,人没有办法知道未来,但是人可以根据已知去预测未来,你的已知越多,你所预测的未来就会越准确,这样你就有机会惬意地活在未来了。


对于个人而言,怎样做到活在长期的未来呢?王煜全说有以下三点:

1. 了解未来社会

2. 有适应未来的心态

3. 要把心态转化为行动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时代是一个加速的时代,呈指数增长,你往前任何一点看,都是平的;你往后任何一点看,都是陡的。人工智能将会夺走我们许多可重复性的工作,这也意味着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创造,人工智能将会释放人类的创造力。但不代表未来就是一片美好,人工智能的基础是建立在冷冰冰的数据上,往后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算法计算好的,是你想要看到的东西,那么世界本来真是的面目,你就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了,这是未来的我们需要突破的问题。大数据也有给到我们好的一面,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拥有一个上帝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过去我们只能看到家庭,工作,自己所生活的城市,而大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整个世界······


写着写着,我发现这里有一个很矛盾的地方,王煜全说数据让我们看不到世界原来的真实面目,但下一点又说数据让我们拥有了上帝视角,上帝视角可以使我们从井底之蛙的境地跳出来,能够看到整个世界的全貌,这是不是太矛盾了呢?


我想我要去请教请教一下。


但这个矛盾并不意味做一个活在未来的人是不正确的。


我们继续,他还提到未来的社会对行业的理解是需要通过专家意见来迅速建立的,但是你首先要学会判断专家的水平,然后利用专家的结果来构建自己的只是体系,这才是足够快捷的方法。


里面还提到罗素避免接受知识垃圾的三条原则:

* 第一,专家意见一致的时候,相反的观点不可能为真;

* 第二,当专家一件相左的时候,没有一个观点能被非专家判断为真;

* 第三,当专家都认为一个肯定行的观点缺乏理由的时候,普通人要悬置判断。


适应未来的心态分别有四个:

* 坚定的心态

* 热情的心态

* 坚持的心态

* 开放的心态


把心态转化为行动:

* 每天坚持的复利效应

* 重视就要付出,尤其是时间

* 活在未来的浸润感

* 有计划、有结果,把坚持变成习惯


这些都很好懂,其中有一段话我特别的认同: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会干很多不得不干的事情,你自己没兴趣,但又不得不干,但是,你要理解每天干这么多不得不干的事情,就是为了让你自己能有机会干一件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如果你真正地热爱未来,一定是在每天俗务缠身,干了那么多杂事之后,还要去干自己真正热爱的,对未来的探索。而且相信我,你的杂事肯定会越来越多。


最后,最重要的是,不管你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心态,有什么样的看法,你想让自己真正地活在未来,在未来真正地构建起优势,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有行动。


目前的我,就在行动着,每天写一点点,每天看专栏,看书学习,每个月给自己设置一个学习目标,为的就是活在未来,在未来过惬意的生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