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狸”与“狐”

在腾讯大家专栏上看到一篇署名龍昇的《最会骗人的日本妖精》,在文中,作者所谓的日本最会骗人的动物是“狸”。日语中的“狸”(TANUKI)是汉语语境里的“貉”。“貉”这种动物在现实生活中我从未见过,对它的了解也仅是一个成语:一丘之貉。百度了一下“貉”,跳出一张如下的图片(图1),乍眼看去是不是很像狐狸呢?“貉”在民间还被叫做“狸猫”,一出好戏“狸猫换太子”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但“狸猫”和“浣熊”是不是一回事呢?据百度显示,“浣熊”原产北美,是熊科动物,而“狸猫”(貉)是“犬科”,二者在外形上很相似,我是分不清了。

图1 日本“狸”(中国“貉”)

日本的“狸”与“狐”_第1张图片


日本的“狸”与“狐”_第2张图片
图2 浣熊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里,“貉”不是一个重要的角色,除了一个成语之外,我想不出它在民间传说里的其他位置了。至于它的本家“狐狸”,在民间传说里可就大名鼎鼎了。一个“狐狸精”就浓缩了国人对此种动物的爱恨情仇。聊斋先生写了多少狐狸的故事,但在《聊斋》里笔者发现蒲松龄对于“狐狸”和“鬼魅”的态度是明显不同的,狐女多是美丽善良的,而鬼女则是奸恶的。至于狐狸在民间想象里如何发展成为“狐狸精”,真是一个要好好探索的问题了。我记得南开大学的李建国教授曾写过一本书专讲中国的狐狸精传说,可惜那本书我至今未见到,但那个书名却让我记忆至今。

在日本的时候,读了一些日本的民间传说,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日本民族对于“狐”和“狸”有着不同于中国的想象与见解。民族记忆往往是一个民族的私家记忆,异域读者是只能意会不能理解的。日本的“稻荷神社”(好比中国的土地庙吧,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门口常会有几只“狐狸”作为吉祥物。狐狸是“稻荷大神”的宠物,古时候的日本人相信狐狸会带来好丰收,于是祭祀稻荷大神的同时也要给“狐仙”供上祭品。狐狸在中国有无和“丰收”联系在一起过?我之管见,好像从没听说过。狐狸在中国的传说里,是美丽的、聪明的,也是狡诈的、诡异的,北方一些传说里好像有“狐仙”崇拜,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狐狸”在中国似乎名声是不太好的,总和“骚”想到一块儿。一个“狐狸精”就把狐狸打进了万丈深渊,不得翻身。

至于“狸”,或是“狸猫”好像在中国民间神话里没有什么存在感。但“狸”在日本传说里很有故事。我曾请教过一个日本老人,“在日本故事里,什么动物最奸诈?”那个时候我以为“狸”就是“狐”。他的回答是“狸。”我当时惊了一下,我以为日本的“狸”(TANUKI)是“小浣熊”——后来我知道是我混淆了“狐”、“狸”、“浣熊”的概念,虽然它们确实外形相似。狸的肚子很大,在日本的民间传说里,狸专门挺着大肚子来诈骗人类,得逞之后就拍着大肚子当鼓敲。

狸还会报恩。日本的神话传说里常会有些动物报恩的故事,如”鹤的报恩“、”猫的报恩“,”狸的报恩”这个故事我是从镰仓听来的。镰仓是日本有名的古都,古有“镰仓幕府”,留下了“镰仓五山”——就是五座名刹。镰仓是宗教之城,说是“城”,其实很小,面积大概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小镇。到了镰仓,你就会知道什么是宗教之城,这倒不是欧式的“宗教氛围”,而是弥漫在空气里的古朴与宁静。镰仓五步一寺庙,多是木结构建筑的宝刹,在日本的佛教史里很有地位。

镰仓五山之首的“建长寺”有一座山门(在日语里“山门”和“三门”是相通的)叫做“狸之三门”(就是狸的山门),是一座钟楼(三门怎么变成了钟楼我就不清楚了),这个钟楼在江户时代曾经被火焚烧过,后来重建,关于它的重建,有一个“狸之报恩”的传说。相传建长寺的方丈平日里助人为乐,时常与人为善,经常带东西去喂寺庙周边的小动物们,其中就有“狸”。有一天,寺庙的三门突然着火了,为了重修三门,方丈四处募捐。平日里受他恩惠的狸们知道了,就主动唤来伙伴们帮方丈募捐……在狸的帮助下方丈重修了三门,并命名为“狸之三门”。日本传说里的“知恩“与”报恩“精髓在这里再次显现。“施恩不图报”与“受恩就要报”思想是日本故事里反复出现的主题,反映在日常生活里日本人也确实爱“感恩”,各种各样的“祭”,一见面就有的寒暄道谢更是司空见惯不过,彬彬有礼。

日本的“狸”与“狐”,有机会还要多知道一些。中国民间故事里的“狐狸”我知道的也太少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本的“狸”与“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