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应该是它原本应该的那个样子

猴子的故事

科学家把五只猴子关进一个笼子里,笼子里面有一个机关,下面是香蕉,上面是一盆凉水,一旦有猴子动了香蕉,凉水就会倾盆而下,把五只猴子全部浇个透心凉!

猴子总是喜欢香蕉的,所以总有第一个禁不住诱惑的倒霉蛋,当它碰了香蕉,倾盆而下的凉水自然浇到了所有猴子的头上。在瑟瑟发抖之后,余下的四只猴子把矛头全部指向了触动机关的那只猴儿,在一顿暴打之后,它就长了记性:虽然我喜欢吃香蕉,但动香蕉会被凉水浇,也会被所有其它的猴子仇视和暴打。

科学家换进了一只新的猴子……

新的猴子并不知道笼子里之前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所谓的“笼子社会规范”,只知道自己爱吃香蕉,就在它马上要摸到香蕉的时候,其余四只猴子电光火石间忽然想到了:妈的,马上要被凉水浇了!于是冲上去把新来的猴子一顿修理,其中,之前被修理过的那只打得格外卖力。

大家都很开心,虽然我吃不到香蕉,但我们谁也没有被凉水浇到。新来的猴子一头雾水,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打,只知道动香蕉就会被修理。

科学家陆陆续续把笼子里的猴子都换掉了,每次只换一只,每次新来的这只都要先被修理一遍,因为猴子总是爱吃香蕉的。

很长时间之后,尽管笼子里的五只猴子都没有被凉水浇过,但他们都恪守着一条“社会规范”:不能碰香蕉,一碰我们就要打他。

即使机关被撤走了,只留下了香蕉,依然没有猴子再去碰它。

有人说,这就是风俗、道德的产生。

草难道不该是绿的吗?天不该是蓝的吗?

作为人类,我们认为猴子的那个故事荒诞而滑稽,但在工作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不过事情变得更复杂更难以看透,但当把事情抽丝剥茧、把模型抽象之后,我们会发现,组织中存在的很多东西都是这种“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能去碰的”“社会规范”。

有一个研发团队接到的需求永远都是未经分析的,“一句话需求”现象非常普遍,团队非常苦恼,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在“一句话需求”的情况下愉快开发的方法。但我们不该考虑更直接的方式么?——如何在需求到达团队之前就经过了问题域的分析。就好比团队不再想吃了夹生饭之后闹肚子,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把饭做熟,而并非如何说服自己对夹生饭甘之若饴。

有一个研发团队的老大希望得到一个方法,统计每个员工每天所干的事情,因为他想让每个员工都忙起来。在一个世纪以前,我们统计员工利用率是有道理的,还有一套成型的体系,即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因为在那个时候,社会以体力劳动为主,员工的生产率约等于工作时间。但这一套管理方法在知识工作者为主的今天,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今天真正我们关心的事情是我们的产品何时能够上市,是否能够卖出价钱。

我们在排列backlog的优先级的时候,原本优先级很高的事情,由于承接团队的负荷很重,不得不暂时搁置,而其它团队虽然负荷不大,却只能挑自己能做的优先级很低的事情。我们应该思考的不该是“我们如何做到真正的价值驱动?”为什么要把这种妥协视作理所应当的事?

比如我们总是在大批量地交付一些东西,认为持续集成、测试提前、演进式设计是不可及的梦想。

比如我们在度量代码行数、故障数,实际上我们希望得到的是具有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员工。

比如我们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去做计划,review计划,实际上我们是对无法安排下如此多的东西的一种无力感的愤怒。

比如我们总是在问:什么时候可以着手?实际上我们关注的是何时能够完成。研发效率的不确定性让上游只能尽快脱手,把责任转嫁给研发组织,研发团队无力提升自己的可预测性,只能背上这口黑锅。无非就是双方对可预测性之低的一种愤怒和无奈。

比如我们希望将研发模式从瀑布式转成敏捷开发,实际上我们希望得到更高的研发效率。

比如我们希望整个研发组织的开发效率更高,但实际上我们心里的假设是“功能 = 价值”,但这个假设早就被埃里克·莱斯给砸了个粉碎[1]

比如我们希望去做一些技术实践,比如TDD、重构,但实际上我们在想什么呢?(我们希望迭代流程更加顺利,回归测试的工作量更小)

事情应该是它原本应该的那个样子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解决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原本应该去考虑更纯粹更直接的东西,只不过由于直接的东西我们很难把握和度量,前人想尽办法也无法做到,所以转向考虑了更容易把控的替代品。一批一批、一代一代的人在更换,每一个新加入这个行业或者这个组织的人尽管都会遇到前人也遇到过的困扰已久的问题,也有用更直接的方式去解决掉它的欲望和冲动,但要么被“社会规范”告知:你不能那么做,不能那么想,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你那么做了、那么想了就会被鄙视。

解决问题的方式亘古不变,就是识别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从而进一步去缩小它。

这些都让我想起了那个关于猴子和香蕉的故事,拿香蕉的猴子被水浇,之后再有去拿香蕉的猴子会被其他猴子打,于是形成了一种“社会规范”或者“最佳实践”。有多少新的PM不是系统地学习关于项目管理的知识,而只是从自己之前的经验中去学习呢?有多少东西是这种“间接”的方式,而并非是“直接”而“正确”的方式呢?又有多少“间接”的方式在三十年前确实是“最佳实践”——因为我们无法做到“直接”的方式——而今天“直接”的方式已经可以了呢?笼子里的水盆已经不存在了,但我们还在遵循着“社会规范”或者“管理方式”。

其实猴子的这个故事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类似的说法,并形成了一个成语流传下来了,那就是——刻舟求剑。


  1. 《精益创业》 ↩

你可能感兴趣的:(事情应该是它原本应该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