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不需要什么iWatch

作者:John Biggs
原文:TechCrunch
翻译:haru

想要在亚文化中标新立异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比如说,跑到吉他论坛去介绍你设计的七根弦的新吉他是会被吉他爱好者赶出论坛的。同样地,在品酒会上把酒瓶装进箱子里或者往老爷车上装个GPS之类的高科技玩意儿,也会遭到无数白眼。总而言之,在那些墨守陈规、坚持不坏不修主义的人们的眼里,剑走偏锋的你就是个异类。

遗憾的是,这次我要跟那些老顽固一起对“智能手表”唱唱反调。

随着Pebble和其他智能手表的相继问世以及源源不断的iWatch传闻,我开始思考真正的智能手表到底需要什么,我们现在能不能满足那些需要。

首先,要记得手表是微型工程的一个缩影。除了某些特例以外,从时钟到石英腕表的主要功能都只有一个——告诉我们时间——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使用它们的主要原因。有些手表可以计时、或者显示月相,或者其他什么的。但多数情况,你的天美时铁人三项运动表就是一个艺术的象征,而艺术在过去五个世纪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企业家们喜欢太空:他们觉得他们能做得更好。

他们会的,只是现在还不行。

为什么普通手表这么好用,或者说,设计地这么好?因为它们轻便,完美地完成任务,电力持久。而且它们的操作也非常简单,不需要花时间或者精力却学习怎么用。

现在的智能手表都把操作的核心放在了手机里。这个思路虽然有点靠谱,但他们都忘记了手表并不是一件饰品,手表是一个独立的设备。这种手表要是一旦离开了它的核心,结果就会非常糟糕——时间不对、系统无法使用,等等。如果一个手表连时间都不能显示,那它还算什么手表,不过是一个手镯吧。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手表一个星期就要充一次电,那它就不是一个能天天戴的东西。或许你会很细心地时不时充电,但到最后你一定会回到普通手表的行列或者干脆不戴手表了。以上是我对目前的智能手表的第一个不满。

来看看运动型手表。类似Nike+或者Suunto以及Polar的一些款式,都是基于人们只在一些特定的活动时佩戴为理念设计的。随时都带着Suunto的GPS手表,虽然很有意思,但是是无法实现的。有些手表你可以在远足的时候戴,但万一遭遇不测,而手表又快没电了的话就完蛋了。

所以我们如何去信任那些过段时间就要充一次电的手表呢?你总得摘下它去充电,然后到最后你就再也不会戴回它了。

大多数智能手表的那块邮票大小的屏幕也是个问题。虽然我可以看到类似Google Glass这种时不时在我眼前飘一下的屏幕所体现的价值,但现在的智能手表就像以前的那种会叫会震的电子宠物小鸡,还要花精力去操作,实在算不上什么特别好的用户界面和体验。

同时,智能手表目前来说还欠缺特别有吸引力的功能。比如,虽然作者Jonathan Greene很喜欢他的表,但他在文章中提到了以下内容:

原生应用——表面只是玩具而已。运动数据在哪儿?还有地图导航等等。唯一令我注意到的是Lockitron连接锁。这个项目我也一直在支持所以希望早日见到其实现。

你可以反驳说这个平台还在雏形期,Pebble不可能在刚发布没多久就有很多厉害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同意这个观点。一个坚固的平台需要优秀的应用。智能手表很有前景,但实际上,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看到。我估计到那个时候,Pebble们已经压箱底了。

那么Apple会不会借采用iOS系统的iWatch来打破僵局呢?或许吧,但我很怀疑。首先,智能手表需要的处理能力多过比如iPod Nano之类的(iPhone的处理能力对手表来说是过剩了),以及还需要能够续航数月的电池。它需要一秒显示时间的能力以及低耗的可以毫无障碍地连接手机很久的无线连接。它还得防水防震好看。简单来说,它得打败G-Shock或者你老爹的汉密尔顿表。

我想对智能手表进行一个测试——它能不能在经历了七年的风吹雨打之后还保持其作为计时装置的价值?如果它OK,那它就是手表大家族的一员。如果不行,那就只是一时风靡而已。举个例子,前代的iPod现在还能使用,就像某些电脑一样。我的Palm手表,曾经何等风光,现在却只是一块冰冷的金属。我的SPOT手表只能是智能手表进化史上的一段过去。大多数的制表商遵守严格的耐用性、强度和品质标准。而只有很小一部分的智能手表属于坚实耐用型,但同时也是“手腕上的一块笨重金属”。

我是希望智能手表存在的,真的。只是现在,就凭现在的科技水平,我还是无法相信我们已经克服了一切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才不需要什么i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