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降低的后果就是动脉硬化

人类是可怜的。

人类只能生活在一个非常狭隘的温度范围之内,当温度超过37℃或者低于36℃都属于有病。

可是植物不同,植物自身没有恒定的温度,是大自然的温度决定了植物的生老病死。而人类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已总结出一套使身体保持在37℃左右的相对恒温的方法。

当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增添衣服,吃一些能量高的食物,并积极运动,或者采用取暖设备:天气炎热,我们减少衣物,吃些清凉之物来降低体热,并通过出汗的方式来调节体温,这样就可以保持在一个平衡。

动脉就是身体的血气,温度决定生死。

气是什么?“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具统计调查,中老年人疾病死亡率最高的杀手——心脏病,高发季节在冬季,其发病原因与动脉硬化有直接的关系。难道生活在在南方的人,或在冬季一直用取暖设备的人,就不会得这种病了吗?

体温降低的后果就是动脉硬化_第1张图片

事实并非如此,动脉硬化的发生于外界的温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其决定作用的还是我们人体体内的温度。当体内的温度常年在偏低,血管自然就会变脆变硬,危险也就随时存在,而人体的温度始终保持温暖,血管就不会硬化。

19世纪法国名医卡莎尼斯的一句名言:“人与动脉同寿。”

意思是说,人的动脉在不断硬化、阻塞,最后当重要器官(心脏,脑等)梗塞坏死之日,也就是人的猝死之时,所以保血管就是保命,只要血管有弹性,生命就充满活力。

所以,中老年人养生,首先就要补足血气。

补气就是补肾、暖肾、保暖、去寒。气血充足就是身体内血液的量足、质优、肾气足、基础体温偏高、各脏器功能正常,代谢旺盛、血脉畅通。反之,气血两亏就是身体内的血液的量少、质劣、肾气虚、基础体温低、代谢慢和血脉运行不畅。

所以,补气的目的就是让身体保持适宜的温度。

熟知食物的温热寒凉平是保证气血充足的关键,也是养生的关键

中医认为,温热为阳,寒凉为阴,只有将食物的温热寒凉因人、因时、因地的灵活妙用,才能是人体内在任何时候达到阴阳平衡。

1、根据体质选食物

身体内寒气较重的虚弱的人,不分季节,要多吃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羊肉、羊肉、洋葱、生姜等。现在的人吃的食物普遍性凉,又大量使用空调等降温,所以现在的人99%都属寒凉体质。

2、根据气候选食物

气候的变化说到底就是温度的变化,所以温度高时人多吃寒凉食物,温度低时多吃温热食物祛寒。不要夏天开着空调打火锅,冬天开着暖气吃西瓜。有个朋友的亲戚就是冬天天气冷,吃了半个西瓜,半小时脑中风去世了。

3、在哪里就吃那里

地球上每个气候造就不同的人,南方吃大米,北方吃小麦。我们现在吃到反季节的的水果食物等,目的并不是为大家的健康着想,而是经济发展需要,也是为了赚钱。想要保持健康,就要吃的食物要与季节一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专业的问题咨询医生

关注:养生是一辈子的事 了解更多养生健康的知识

喜欢的可以收藏,点赞转发给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体温降低的后果就是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