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到底犯了什么错?

最近发生的凶杀事件实在令人沉重,

距离上一次的案件,间隔仅仅3个月的时间,又一位花季少女凋零。

在一片骂声当中,滴滴道歉并宣布无限期下架“顺风车”产品,很多人也纷纷卸载了滴滴,表示不会再用了。


滴滴顺风车原本的服务对象是开车上下班的人。通过这么一个平台,让原本空闲的座位得到利用,乘客得到顺路乘车的方便,车主也得到一定的车费补贴油费。

看起来是一个双赢的好事情,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恶性事件呢?


‍1    产品规划与用户需求不符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产品的设计初衷可能都是很美好的,可是进入现实之后,往往会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

面对变化,如果没有及时改变的话,产品只会离初衷越来越远,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滴滴公司因事故被辞退的黄洁莉曾在采访中说:“通过顺风车你可以认识比较靠谱的人,获得好的社交体验,它就变成了一种收益。这是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一个场景,就像咖啡馆、酒吧一样,私家车也能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这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的场景,我们从一开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这个方向打。”


滴滴到底犯了什么错?_第1张图片

滴滴似乎已经迟钝了,开始不能(还是不想?)敏感地觉察用户对顺风车的需求,其实用户最想要的是方便和性价比,对于滴滴所谓的社交空间,并不感冒。

在出现了第一起恶性事件的时候滴滴暂时下架了乘客标签的功能,过了风口,又重新开放,可见其仍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社交空间概念。

其实正是因为汽车是一个较为私密的空间,车主对这个空间有很高的掌控程度,车主自然会有身为“权威”的感觉。往往乘客遇到了司机要求加钱的时候,被这种“权威”所慑,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加钱就完事了”的想法。

地位从开始就是不平等的,要想车主与乘客有平等交流的机会,要求车主的素质能够克服这种身份所带来的权威加成,但它却没能严格审查顺风车车主的素质。


2  滴滴公司监管不严


滴滴对于快车、专车的审核是比较严格,对于车型和车主都有较高的要求,

但对于顺风车,却降低了标准。只要有车和驾驶证,轻易就能通过审核,成为顺风车车主。


而法律上,快车专车属于网约车,有相应的法规管控,

但顺风车却不在这个行列,因为它属于私人小汽车合乘的形式。在法规管控方面,并不像前者那么严格。

所以很多无法通过快车审核的人,就会加入顺风车,继续赚钱。

对于很多以此为生的人来说,这就是工作。

如果顺风车仅仅只能补贴点油费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专职做这个呢?


3  顺风车价格不合理


因为其实顺风车的价格不比快车低多少,得到的钱不仅仅可以补贴油费,甚至还可以通过私下拼单赚到更多的钱。

所以在价格的设置上,本身就偏离了产品目标的设定。

如果只是每天上下班补贴点油费,顺路载人,那么车主就会比较符合滴滴原本的战略。


滴滴到底犯了什么错?_第2张图片
补贴油费

但如果变成不限制次数,可以获得一定利润的话,顺风车还真的是顺路载人吗?

普通上班的人,一般也就2次载客。那些一天跑6次、8次的,是不是自己的目标用户,滴滴难道不知道吗?

还真的可能不知道,因为它连用户反馈了什么都不太清楚。


4  服务支持力度不足


滴滴把客服业务外包给了其他公司,就相当于说,我们要和滴滴联系,还得通过另外一个公司。

而这些客服只能接受信息,并没有其他的权力,只能让人一直等,等的就是信息传递到滴滴过程。

而信息要从一家公司传到另一家公司,到底要多久呢?

而如果家人朋友要通过另外一家公司来联系滴滴,又要多长时间呢?

如果没有合理的信息上报机制,很多重要的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就会酿成恶果。


滴滴到底犯了什么错?_第3张图片
客服答复

5  结语


前有福特计算赔偿和召回损失,最后决定牺牲用户。因为即使用户因为产品缺陷出事故死伤了,也只用赔付5000万美金,而不用花费1.4亿美金召回产品。

后有三鹿奶粉与三聚氰胺,为商业利益放松监管,导致天怒人怨。

滴滴这两次所给出的应对:百万悬赏捉拿凶手,三倍赔付平台事故,

看得出:在滴滴的眼里,没有什么问题是资本不能解决的,如果有,就加倍。

“市场一哥”、“资本巨兽”的底气可见一斑。


有得必有失,资本的急速扩张,似乎让滴滴也失去了什么。

企业不是做慈善,但也不是印钞机,“企”字的头上是“人”,因为企业由人组成,为人们满足需求。而一旦没了人性,企业也便成了“止”业。​


滴滴到底犯了什么错?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滴滴到底犯了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