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男生这么小气,肯定是南方人”

我的一个好朋友前几天给我看了一个女孩子的照片,我随口说道:“长得一般。”她的回答却吓了我一大跳:“还行吧,毕竟是东北的女生,长成这样不错了。”

这话引起我的不适:怎么,东北的姑娘就不能长得好看了?

我驳斥了她的观点,还上网搜东北的明星,她喜欢的秦岚也来自东北。

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了。

谈到一个男同学的时候说:“这男生这么小气,肯定是南方人。”谈到她一个室友时说:“她是河南的,人还这么好。”谈到她家不讲理的亲戚时说:“农村人就是这样,不要和他们讲道理。”

每次听到她这样的言论,我都如鲠在喉。

诚然,出生地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品性,但不论在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哪一个城市或者农村,都有形形色色的人——差别只在于,哪一种占据了大多数。

“河南人偷井盖”是最为典型的地域歧视之一,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偷井盖的人全国各地都有,而且没有任何一项数据表明,河南人更爱偷井盖。只是因为当时新闻曝出的偷井盖的那个人恰好是河南人,从此就被贴上“偷井盖”的标签。

但其实河南省人才辈出:古有道家创始人老子,“医圣”张仲景,“诗圣”杜甫;今有奥运冠军邓亚萍,“国民四大墙头”之一刘昊然,“亚洲飞鱼”宁泽涛。

只因偷井盖而戴着有色眼镜审视河南人这一群体,格局未免太过狭窄。

在某些时候,标签也是我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

我来自贵州,一个长期以来被边缘化的省份。

贵州的先天条件的确太差,“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也是很多人对贵州的故有印象。

因此,我以前很少主动跟别人提起我的家乡,总害怕别人给我贴上“贫穷落后”的标签。

这样的自卑又是何必呢?哪个地方没有刁民、穷人?

我的家乡本就是我的骄傲,她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和空气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贵州人民。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愿意走进贵州,了解贵州。

遑论千年一遇的思想家王阳明顿悟的那一刻,宁静野性狂放的美,邹市明职业生涯的萌芽,都在这里生根。

我何须在这之前,忙于给自己打上“刁民”的标签?

在今天,不止是我的朋友,还有许多许多的人,不愿花上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别人,乐于用他们自以为是的标签去审视一个人。

甚至我自己,也在某些时候会不自觉地戴上有色眼镜,在彼此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将对方符号化,标签化。

标签化的世界确实很便捷,几个词、几个特点就足以概括一个个体,每个人都能迅速找到合适的位置,对号入座。

只是这样的我们,思维会变得越来越懒惰,离隐藏在标签背后的真相越来越遥远。

所幸现在的社交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很有趣的现象。

每当有人在重大新闻下方评论:“作为一个xx人,我表示……”时,总会引来一波回复“请别代表别人,你只是你自己。”

是啊,我为什么要被你代表,仅仅因为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属于同一个年龄段,或是生为同一种性别?

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我自己的喜好,自己独一无二的观念,而不是你给我贴上所有标签的总和。

摘下有色眼镜,撕掉标签,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精彩纷呈。

“这男生这么小气,肯定是南方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男生这么小气,肯定是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