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钱包

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经历,你本来去超市买一个杯子或者买些点心,按照预算,你只需要花30元左右,但是每次回来,你发现都是超过100以上,超过原计划的3倍。上个周末参加了一次读书会,听到关于共享经济的话题,听着很有趣味性并且让人脑洞打开,然后听完就打开当当开始搜索,然后下单的时候,看到不仅有共享经济,还有供给侧改革,还有宏观经济学等书籍,为了凑129元免运费,还加上一本早上起来10分钟做早餐的书,美美得幻想每天早晨自己做早餐的情形。

就这样,你会发现,你家的冰箱总是塞满了各种实物,客厅茶几上零食已经垒得不止3层,还有你的书架上也摆满了各种书籍,以上物品还没来不及消耗掉却又在不断多起来。

呀,这是一种病呀。你明明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有却还是买了回来;有些东西你明明知道现在不会用上,但是觉得某一天会用上,就买回来了。买回来之后又全部堆积在那边,那这样的话,不就是浪费嘛?

可,不对呀,在我们下手的时候,我们可算的精精的呀。酸奶差个几毛钱你都要比较一下,两本书相差3块钱,纠结于在当当买还是亚马逊买,在下手的时候,我们可是脑力,眼力,手力全都开足马力的呢。

这一方面是堆积浪费,另一方面是省钱最大化。是不是哪里出现问题了?除了我们知道的你仅仅是爱花钱的天性之外,除了冲动消费,体验消费,诱导式满就包邮和满就送停车券等套路之外。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一个关于理性花钱的理论,来自于《凌驾于金钱之上的头脑》一本书:就是说我们的钱包分为2种,一个是现实钱包,就是大家口袋里的钱包,你平时都在用,早上在甘其食买个包子是3元,在巴比馒头买的是2.5元,同样口味,你会选择巴比馒头,因为性价比放在那边,你理智掏钱并消费。

另外一个是心里钱包,也加心里账户:就是你会在自己心里把钱按照用途加以划分。你在判断一种东西价格的时候,不是把它跟你所有想买的东西作比较,而是跟你心里相关的钱包作比较。比方说女士手中拎的包,动不动就几千上万,就这么几块皮上面印了几个英文字母就卖的这么贵,都可以吃一年包子了。而且,还有一个秘密,说出来保证你们家人不打死你们,你们是不是承认家里这样的包还不止一个,起码2-3个吧,多的5-6个吧。

这2个账户互相不干扰,都在控制着你的大脑,互补干涉,比如你会发现,在花几万元买个包一点都不心疼的她们也会在甘其食和巴比之间比较之后选择2.5元的包子哦。还有一点是心里账户的支出最终是由现实账户来买单,这个才是导致我们钱包鳖下去的原因。

因为我们知道,心里账户的支出充起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会借着漂亮自己形象的名头购置衣服,提升自己认知的名头大量购书,未来储备的名头大量囤货,导致心里账户支出占了大部分。所以,在现阶段我们的收入足可以支撑起基本生活物质之下,反而是这些心里账户中的支出在影响着我们的现实账户。

我和大家分享的这个话题,绝对不是让大家杜绝这个心里账户,把这个账户关了。而是让大家明白这个原理之后,大家应该给这个心里账户设个限额。比方说,我们一般在现实钱包中会放2-3千的现金,那我们心里账户每年是不是也应限定一个额度,比方说一年2万,纯粹用来花钱,账户用完就要等下一年了,这样是不是可以有效保卫我们的钱包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保卫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