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之:《近思录》选读第十(为学大要一)

卷二:为学大要(《通书》《二程文集》)

开卷有益之:《近思录》选读第十(为学大要一)_第1张图片
溪云山居笔记

一、周敦颐《通书》

1、志学

1)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

✍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是致君泽民的榜样,颜回是人格修养的典范。

2、陋

1)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

✍圣人之道,畜于中则为德行,发于外则为事业。知道、重道,当不溺于文辞也。

二、《二程文集》

1、颜子所好何学论

1)或问,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伊川先生曰: 学以至圣人之道也。

2)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

✍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人性本真,仁义礼智信具焉,动而七情出,益荡则性凿。明理而后能诚,求诸己而不求诸外,约其情,正其心,养其性,笃学不失,力行以至于圣人之道。

2、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

1)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2)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

3)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

✍程颢答张载,后称《定性书》。定性,心无欲无私方能止。天地、圣人之常,有情而无累。天下无性外之物,身与天地同其体,顺应万事而无一己私情。君子之学,应顺万物而不动情,顺理而行,则动静皆合于理,动静皆定。故定者,无将迎,无内外。物我一体,内外两忘。《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3、答朱长文书

1)圣贤之言,不得已也。盖有是言,则是理明。无是言,则天下之理有阙焉。

2)圣贤之言,虽欲已,得乎?然其包涵尽天下之理,亦甚约也。

3)夫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者,疾没身无善可称云尔,非谓疾无名也。

✍二程文章害道说。文章之所以害道有二,一是好议论,不切实用。二是所论之理似是而非,不得要领,流于谬误,反害于道。程颐认为古代圣贤的言论,简约而说。文章为名,已是世人之私心,君子非所汲汲。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卷有益之:《近思录》选读第十(为学大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