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 填报志愿期间这五种骗局千万别上当,否则后果严重!

导读:各省已经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并开始进行志愿填报,在考生和家长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志愿填报上的时候,不法分子也开始活跃起来,如何识别各类报考骗局,本文整理了几类骗局以及应对策略,供家长和考生参考~

骗局一:“提前查分”遭遇钓鱼网址

高考分数查询未开始前,已有一些家长遭遇了“提前查分”骗局。6月14日,郑先生收到一条短信:“家长您好,请参考如下各地高考录取招生分数……”该信息的后面还附上了一个网址链接。郑先生为儿子预定了高考成绩提前查询服务,看到链接后也没想太多,便点了进去,并在弹出的网页上使用银行卡付费200元。结果依然无法查询高考成绩,郑先生才意识到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

高考分数由教育考试院统一公布,所有“提前查分”途径均是陷阱。此外,一些所谓的“查分网址”可能暗藏木马病毒。在应用商店下载此类APP时,如果显示有广告插件,最好不要点击下载;陌生号码发送的关于高考相关的网址链接,切勿点击,考生成绩、志愿填报、录取信息查询需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查询。

骗局二:网络黑客“改分”行骗

高考后多次曝出“改成绩”的骗局,如“1分200元”的幌子,让少数家长抱着侥幸心理,向网络黑客求助。李女士就曾遇到类似诈骗,她在一家教育类网站上浏览,突然看到一则“技术手段改分”的帖子。对方自称“黑客组织”,可以用技术手段登录到“中国高考成绩系统”内,“篡改”高考分数。李女士信以为真,最终被骗走了近万元。

警方提醒:

高考阅卷在各地教育考试院保密场地进行集中扫描,采用内网阅卷,技术上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家长如果接触到类似信息,应该提高警惕。

骗局三:山寨大学“冒名顶替”名校

当考生们准备报考学校时,还应该警惕“山寨大学”冒充名校。在全国曝光的381所虚假大学中,绝大部分都是从高校名称中“取名”,网站内容也是窃取其他大学发布的真内容,可谓是“假网站真内容”由此来蒙蔽考生的视线。曾网友爆料,去年有一名学生到“广东经济管理学院”报到,看到荒废的校园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骗局四:大学“内部指标”忽悠家长掏钱

面对考生择校的问题,一些中介公司和个人利用考生和家长盼望被录取的心理,打着“自主招生”幌子,称“只要花钱就可以拿到自主招生的指标”,以“介绍费”或“疏通费”名义骗钱。一些假扮高校招生人员或招生代理,明示或暗示可以拿到某些高校的“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或“军校名额”,同样不足为信。

去年高考放榜后,佛山考生小陈因为成绩不理想,在网上查到某知名大学秋季开放教育“自主招生”。与对方沟通后,她在一家培训机构报读了该大学会计大专专业,并交了800元报名费。等小陈向该大学咨询所报专业开课时间时,却被告知并没能找到她的报名信息。

警方提醒:

教育考试院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下达的招生计划,即便是招生院校投放到地方的机动计划,也只能从高分到低分投档,按地方政策规定录取。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

骗局五:假冒教育部发放“助学金”

即便成功拿到大学通知书,骗局仍然避免不了。一些人假扮教育部工作人员,以发放大学补助、助学金等名义行骗。前年,山东大学生徐玉玉遇到正是此骗局,她在拿到大学通知书后,向教育部门申请了助学金,之后接到“教育部工作人员”电话,有一笔“2600元”的助学金。最终,徐玉玉被骗近万元学费后,不幸悲愤离世。

警方提醒:

在接到“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贫资金”信息时,考生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取得联系,避免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

高招骗子年年抓,招生预警年年发,依然还有考生家长上当。警方建议,所有高考政策及招录信息要以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切忌“病急乱投医”。考生家长在遇到不明情况时,要第一时间向招生部门、有关院校或老师咨询;发现不法分子或识破骗局后要向公安机关举报;发现不正规的录取通知、接到不正常电话等也要仔细斟酌,必要时迅速报警,以免上当受骗。

你可能感兴趣的:(注意 | 填报志愿期间这五种骗局千万别上当,否则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