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文笔初探|读书札记3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有“民国文学洛神”的美誉,所以探究萧红的文笔,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我以《生死场》为例子来谈。其实萧红最经典的代表作应该是《呼兰河转》,但是我还是钟情前者。

《生死场》是一部中篇小说,篇幅不长,共17个章节,约8万多字。虽然简短,但是在这简短的文字里,萧红用她犀利的笔触,给读者呈现出了旧中国“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乡民们贫病交加、麻木生死的生活现状。在这精彩的文字背后,萧红所采用的写作方法值得探索。

一、“上帝之眼”

萧红前期的作品大多采用了第三人称视角,好像是上帝的眼睛洞悉着一切。所有的人物,所有的景色,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状态,都逃不过作者的眼睛。萧红采用这样的叙述视角不无道理,因为全篇小说讲述的是整片村落上的故事,地域跨度非常广,故事发生在麦场、菜圃、屠场、城市……如果采用第一人称视角,那么叙述的内容会受到限制,是无法把全村落的故事毫无遗漏地展现出来的,但是有了“上帝之眼”,萧红便可以随时、随处、随心地取用任何可以创作的素材,才能将宏大的叙事维持。其次,村落上形形色色的村民有着自己不同的心理和行为,但是都逃不过“上帝之眼”,萧红把书中出现的每个主要人物的生活状况、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生死场》这部小说看似没了主角,但转念一想,其实每个小人物都是书中的主角呀。

正因为是上帝视角,所以前九章读下来,看似零零散散。但是季节的变化将所有的故事串联了起来,让所有的小故事有了前因后果,这也符合农业社会受季节因素制约的特点。

二、清晰的景

萧红笔下的景色非常有特色,犹如西方作家笔下的油画一般,清晰而生动。当村子里的人们将要面临一场雷雨的时候,萧红是这样写的:“高粱地像要倒折,地端的榆树吹啸起来,有点像全金属的声音,为着闪光的原故,全庄忽然裸现,忽然又沉埋下去。全庄像是海上浮着的泡沫。”而第二天早上却又是另一番景象:“清早的叶子们!树的叶子们!花的叶子们!闪着银珠了!太阳不着边际地圆轮在高粱棵的上端……”看着这些文字,我的脑海中会不由自主地想着这样或那样的片段,但绝不是模糊的,而是像电影放映一般在眼前一一浮现,甚至觉得如果有一支笔,我可以边读边把这样的景色统统画下。萧红的景物变化和人物的境遇、心情有着极大的联系,月英瘫痪,身心遭受折磨而哀嚎的时候,天空的“寒月怕被一切声音扑碎似的,退缩到天边去了”。王婆得知自己的儿子意外牺牲,决定服毒自杀,那天晚上,月亮又变样了——“弯月如同弯刀刺上林端……微风不敢惊动这黑色的画面……”这也恰恰向读者揭示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情感寄托,萧红对人物的情感投射,很多时候用自然景物来传达的。

萧红对景物的描写喜欢彰显自然的辽阔、雄奇,这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传统山水画技法。然后再从景物过渡到人物,像在开篇《麦场》中,作者先描写了远处榆树和麦田的景色,随即镜头移到了二里半家的杨树,最后聚焦到在杨树荫下洗濯衣服的麻面婆。

三、奇特的词

好的文学作品一定会在动词上做一番推敲,萧红的《生死场》中就有为数不少的奇特的动词。例如《麦场》中描写二里半门前野菜地的句子:“菜田的边道,小小的地盘,绣着野菜。”这哪是一片野菜地呀,一个“绣”字,分明把它变成了一片锦缎,上面嵌着绿色的猫眼石呢。夏天天气极热,极闷,我们该怎样表现出来呢?看看萧红写的:“篱墙上的衣裳在滴水滴,蒸着污浊的气。全个村庄在火中窒息。午间的太阳权威着一切了。”哪三个词语写出了夏季的闷热已经不言而喻了吧?景物还能通过一些词语,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太阳的光线渐渐从高空忧郁下来,阴湿的气息在田间到处撩走……早晨和晚间都是一样,田间憔悴起来。”秋天到了,丰收季也已过去,渐渐地,田地开始变得萧条,连田间的景物也开始憔悴了,表达出自己的忧郁,表面看似写景,实则写村民的心境。细细读文章,不难发现,这样精彩的词语比比皆是。

四、模糊的人

《生死场》里最独特的,莫过于萧红对人物的塑造了。人物繁多不说,就连人物的外貌,萧红没有细细地描绘过一个。换句话说,每一个人,他们有自己名字,有自己的身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遭遇,但是几乎面目模糊,是抽象的存在。其实细思一番,萧红这样塑造人物,正是在透露着在那个时代的那一群人,他们为生活所迫,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未来,失去了人生价值,他们忙着生、忙着死,却从未想过,自己的生带来了什么意义,死去又会留下多少牵挂。但是神奇的是,读着这些人物,我们难免会在自己的脑海里勾画出他们的轮廓来。

萧红就是这样的一位奇女子,她用自己独特的文笔,将小人物的生与死交织成一幅宏大的画面。

一孔之见,见笑了。

小林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死场》文笔初探|读书札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