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多次后,终于收到一次录用通知,这着实令我兴奋。
但兴奋不久后,是长久的自我怀疑。自己辛苦写作多年,终于被录用一次,还是个新号。再看看我的其他写作类软件账号,一样惨不忍睹。
我主要在、百家号、头条号写作,平时也给公众号、杂志投稿,经常投稿的人都知道上稿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新手,真的很难。
我是被拒稿很多次之后才转向自媒体这块儿的。但同样的,自媒体运营,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收益。
是我用的最早最久的写作软件。最开始只是把这里当一个写作的平台,虽然官方宣传了钻的收益,但我并没在意。我来这里写作,纯粹因为喜欢写作,想更多人看到我的文字,并没有考虑收益的事。
后来刷发现很多作者都开了公众号,有人在获得的收益已经超过五千,的签约作者还可以在微博认证。我开始有点心动,想得到一点认可。那段时间我写的很多,但依然每天只有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的收益。
说不难受是假的,那段日子我很低落,甚至一度不想再写。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适合写作。
无意间看到别人晒的头条收益,又开始弄头条号。
我更新好几篇之后,并没有收益。上过几次头条视频课,后来就不了了之。申请过头条的兴趣认证,但没有通过。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起这个事情,她说她在头条更新两篇文章没有收益后,就不写了。
我觉得她太没有耐心了,又想,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平台其实重要,也不重要,如果你的文字不够好,即使换了平台,还是很难有收益。与其琢磨着换平台,不如想办法去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当我想明白这一点后,每天想的最多的事情不是怎么获得收益,而是怎么可以写得更好。我开始关注一些质量好的公众号,并试着模仿它们的风格,投稿。这期间大多没收到回复,极少一部分,编辑虽然退稿,但给了我中肯的修改意见。
明白作品的缺陷后,我投稿前尽可能多修改。过稿率依然很低,但我还在坚持写作,保证每天发出一篇投稿,投稿前修改两遍,实在不行的就不投出去,压在书桌上。
也是这个时期,我知道了百家号,它给作者的补贴比较多。19年我注册了百家号,但是一直没有通过审核,今年我重新申请了一次,没想到很快就通过审核。
百家号指数大于500就可以申请转正,但我更新了将近半个月,分数还是没有达到要求。尽管百家号一天可以发5篇图文作品,但我每天只发一篇。一是能保证自己做到日更,二是担心作品质量,还有就是一点私心。百家号转正后会有写作指导,我想有写作指导的时候多写,刚好能检验一下自己是否学到写作技巧。
这一点也是我做头条号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做头条号的时候,我想的是日更,结果连续一周阅读量惨淡后,我就不想更新了。因为对头条内容、玩法不是很了解,所以最初基本就“随心所欲”,没考虑读者,这样根本就留不住用户。假如我一开始选择周更,然后到五日更,三日更,再慢慢过渡到一日更,会不会不一样?
对于不了解的平台,不要急着去更新作品,而是要花时间去了解平台算法,知道平台的调性,瞄准自己的目标用户,然后再专下心来打磨作品。
这是我做自媒体没有收益后悟到的第二件事情。
我写作的第一笔收益,可能不算收益,是一本书,马原的《姑娘寨》。当时花城的电子平台征集“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书评或者推荐语,我写了路遥《人生》的推荐语,然后很幸运被选中。
后台给我发消息说有272个人参加,90人进入复评,10人进入终评,最后由10个编辑选出9篇作品。那时我才相信自己能够选上不仅仅是运气,但也不明白为什么选择了我不太出众的作品。
直到昨天我看到一个书评类征稿函才明白,因为我那篇谈了读作品的感受和启发,符合要求。有时候不是你写的不好,而是不符合平台要求,像逻辑清晰、可读性强、语言简洁这类的要求,看似容易,但你不研究往期作品,真的很难让作品符合平台调性,被退稿也是情理之中。
写作路上,永无止境。写作收益也是写作能力的一种折射,很遗憾我还做得不够好,但我将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深耕下去。
写作没有尽头,文学没有终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越来越好,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喜欢。这条路还很长,但我不会停下来。正因为写作无止境,所以才要在每一次写作中力求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