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0101+左边向北转+读过的书去哪了

I-重述原文


      现在的大多数人都知道读书改变命运,了解到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我也是如此,在朋友心中一直是个爱读书的人,但是真正的扪心自问,既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也不能侃侃而谈,默默的看着自己的一柜子书,我究竟积累了什么,仿佛只有那面书墙可以替我证明,我曾读过这些书,朋友,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下面的问题,你都能回答上来吗?

1、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

2、你觉得书中的哪一部分最能吸引并打动你?

3、这本书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4、这本书有什么优点呢?

      看看这些问题,也许你第一时间会觉得都应该能回答上来,毕竟使我们自己读过的书,必是自己感兴趣或者对自己有用的书,但是我也相信如果真是让你自己用语言说出来的时候,也会有一种无从说起的感觉。

      “我以前读过这本书,但已经不记得里面的内容了……”这句话是我常能说出的一句话,每每在和别人聊天时听到一本书的书名,就会产生一种的熟悉感,但是却觉得他像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也像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让你在记忆里拼命的搜索她,确实始终看不清她的脸,这确实是让人很沮丧的一件事。

       朋友,不知你是不是也总是有以下的感受呢?

“虽然是本好书,但是读过以后没什么深刻的感受,转瞬就记不清了。”

“刚读完书,却觉得已经快要忘记书里讲过什么了。”

“我读过的书都要堆成山了,可从来没派上过用场。”

        人类是健忘的生物,就连昨天吃过的饭都需要认真回忆才能想起来。我们有什么理由去相信自己可以“理解书籍的精髓”呢?

      仔细想一想,读书似乎也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我们看书并不是为了只记住其中1%或2%,那样效率未免也太差了。花钱买下一本书后,你一定更希望记住100%或是99%的内容,最起码也要记住10%-30%左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积累,但积累的前提是你可以把到手的只是留下,人都是有一个遗忘曲线,刚刚读完你能记住80%,可是一个月之后呢,一年之后呢,能剩下什么,沉淀的又是什么呢。

        如果都是这样去看书,那么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徒增烦恼,浪费时间罢了。

A1-联系经验


      我看的书很杂,又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导致我经常记不住自己看过的书,可能略带点故事性的东西还能在脑子里呆的时间长一点,可是真理类型,或者说现在正在想学习的理财类型的知识类就完全不行了,就像前段时间在看的《财务自由之路》,因为一段时间在工作上有些忙,晚上又忙着学习写作和证书考试,一周没连续看,再想拿起书接着看的时候,就已经哭笑不得发现自己已经忘了前半本将的具体是什么知识和道理了,着实尴尬的很。

      要说我没有认真地读书,那还真是冤枉我了,我看书的时候非常专注,甚至周围人跟我说话我都听不见,可是这种尴尬事却时常发生,让我常常有一种是不是读书无用的挫败感。

    也尝试过在书上贴小便贴的加强自己的记忆和理解,由于便贴容易丢的特性,也是由于看过的书大多数不会去翻第二遍,而导致此计划宣告失败。

A2-规划运用


      通过逐步的学习看书方法和实践的运用总结出了很适合我这种记忆力不好的遗忘人士的读书方法,经过几天的验证初步有效。

1、在看书时,通过目录和第一遍的略读用思维导图形成一个清晰的模式在脑中,避免自己对书的内容把握不住思维结构混乱。

2、将自己在第二遍看书时得到的感悟和印象深刻的语言用便签APP记下来,并且在书读完后进行总结,并形成系统的读书笔记。

3、定期的对读书笔记进行阅读可以增进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样可以帮助我们对抗遗忘曲线。

4、利用拆书帮所学的方法对度过的书,或者有意义的片段进行拆解,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理解,利用自己容易印象深刻的地方利用案例和应用的方式使自己加深记忆。

       那么读过的书去哪了呢,除了在我的书柜里组成让我自豪骄傲的书墙,还存在我的读书笔记,我的文章,我的脑子里,和我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书0101+左边向北转+读过的书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