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全家桶学习笔记 07 | AOP的定义及简单使用

1.AOP的意义

  AOP的意义在于浮现更清晰的逻辑,它能够在业务逻辑不知情(即业务逻辑不需要做任何的改动)的情况下对业务代码的功能进行增强,能够让你的业务逻辑去关注自己本身的业务,而不去想一些其他的事情。这些其他的事情包括:事务提交、方法执行之前的权限检测、日志打印、方法调用事件等等。Spring的声明式事务就是由AOP来实现的。

2.AOP的基本概念

  • Join Point(连接点):在Spring AOP中连接点总是代表一次方法的执行,基本上方法执行的前后,或是抛出异常时都是一个连接点。
  • Advice(通知):它是在连接点执行的动作,在方法执行前后做什么。
  • Pointcut(切入点):说明了如何匹配连接点,即筛选指定了应该拦截哪些方法的执行。
  • Aspect(切面):切面是通知和切入点的结合,通知指明了动作的内容和动作的执行时机,切入点指明了动作的执行地点。
  • Introduction(引入):为现有类型声明额外的方法和属性。
  • Target object(目标对象):AOP代理的目标对象。
  • AOP proxy(AOP代理对象):AOP的代理对象,可以是JDK动态代理,也可以是CGLIB代理。
  • Weaving(织入):连接切面与目标对象或类型创建代理的过程。

3.Spring AOP的常用注解

  • @EnableAspectJAutoProxy:开启AspectJ的支持,会对打上@Aspect注解的类进行Proxy。Aspect是Spring的AOP实现方式之一。

  • @Aspect:用来声明当前的类是一个切面。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添加@Aspect注解是无法将当前类变为一个Bean的,需要添加一个@Component注解或是使用JavaConfig方式将其声明为一个Bean。

  • @Before:指定Advice是在方法执行前执行的。

  • @After:指定Advice在方法执行之后执行。

  • @AfterReturning:指定Advice在方法成功返回之后执行。

  • @AfterThrowing:指定Advice在方法抛出异常之后执行。

  • @Around:在方法执行前后都可以做处理。

  • @Order:指定切面执行顺序,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4.声明切入点

  在Spring官方文档关于@AspectJ的章节中可以看到声明切入点的例子,声明之后项目中就可以使用anyOldTransfer来引入这个切入点了。

@Pointcut("execution(* transfer(..))")// the pointcut expression
private void anyOldTransfer() {}// the pointcut signature

  在实际开发中,execution的方式较为常见,例如想要拦截所有public方法就可以这么做:

execution(public * *(..))

  拦截所有set方法可以这么做:

execution(* set*(..))

  拦截某个Service中方法的执行可以这么做:

execution(* com.xyz.service.AccountService.*(..))

  拦截某个package下所有方法的执行可以这么做:

execution(* com.xyz.service..*.*(..))

  以上可以看出execution的用途已经相当广,其他诸如withinthistarget 的用法子啊此就不多做阐述了,在Spring的官方文档中都可以了解到它们。

5.实际Demo演示

  演示的Demo是基于JPA的数据库CRUD的Demo,本次我要拦截的是repository中方法的执行。

  新建aspect包,在该包下新建PerformanceAspect类。内容如下:

@Aspect
@Component
@Slf4j
public class PerformanceAspect {
//    @Around("execution(* xeathen.spring.springdemo.repository..*(..))")
    @Around("repositoryOps()")
    public Object logPerformance(ProceedingJoinPoint pjp) throws Throwable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tring name = "-";
        String result = "Y";
        try {
            name = pjp.getSignature().toShortString();
            return pjp.proceed();
        } catch (Throwable t) {
            result = "N";
            throw t;
        } finally {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g.info("{};{};{}ms", name, result, endTime - startTime);
        }
    }

    @Pointcut("execution(* xeathen.spring.springdemo.repository..*(..))")
    private void repositoryOps() {
    }
}

  首先如上文所说的,@Aspect@Component注解不能少,剩下的内容就是编写Advice和Pointcut。

  注意,这里两种方式定义切入点,一种是单独使用@Pointcut注解,还有一种是直接在@Around中一直配置Pointcut。这里我拦截了repository包下所有的方法的执行。

  @Around注解有一些特殊,可以看到logPerformance 方法中传入了一个ProceedingJoinPoint参数,被拦截的方法的执行动作就是由这个参数开启的,也就是pjp.proceed(); 从代码中可以看到我们在方法执行之前取得startTime,在方法执行结束之后取得endTime,由此就能得出方法的执行时间。

  pjp.getSignature().toShortString();可以获取到拦截的方法名。

  别忘了,启动类不能缺少开启对 AspectJ 的支持,即添加@EnableAspectJAutoProxy

  一切就绪之后,来看一下程序的运行效果:

findOne.png

save.png

save.png

  Repository动作的耗时就这样被记录了下来,不过在实际项目中并不能将这些记录直接输出在console中,而是需要分门别类的记录在文件中,相关的内容等日后在加以补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Spring全家桶学习笔记 07 | AOP的定义及简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