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共成长的座谈会

        今年接的是一个三年级的新班级,一切得重新开始。新的班级,新的生活,新的体验,新的磨合,还有践行“新基础”教育的新理念。因为是新班,不太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要重新摸索;因为是新教材,不太熟悉,所以要重新探索;因为是新家长,彼此不太了解,所以需要磨合。

        悄悄然,时间溜到了2019年,来到了学期末。按照去年的惯例,假期前两周开始与孩子们、家长们讨论假期生活的策划组织。1月5日,与家长们相约,一起开个座谈会,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意愿参加,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讨论,一是就孩子本学期的学习情况做个总结,二是组织策划孩子们的寒假生活。2个多小时的研讨,家长们意犹未尽。

、一场必要的座谈会   

      刚开始,家长们一直纠结在孩子的分数里,感觉成绩好了,他就放心了,其他事情,似乎不太紧要。家长的话语间也是围绕着孩子的学习成绩。

1.我家孩子做事很磨蹭,怎么办?以前二年级还没学作文,现在一下要写三百字,我真担心她。

2.我家孩子现在都不听我的话,说两句就觉得我啰嗦,怎么办? 

3.我家的孩子一直很粗心,分数提不上来怎么办? 

4.林老师,我家的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

5.老师,寒假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学期的知识罗列出来让他们再学一遍?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直是解答疑惑者,给家长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因为我明白三年级是小学学习生活的一道坎,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分数固然重要,但绝对不能成为衡量一个孩子的重要指标。当然,我们班的学科成绩并不差。每一个孩子的状况不一样,我只有一一解疑,才能让他们敞开胸怀,才能让家长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让家长们更好的陪伴孩子。在这解疑答惑的交谈中,家长们慢慢放下包袱,问题也从一开始的成绩转变为成长。

1.我家孩子总丢三落四,怎么办?

2.我家的孩子很爱发脾气,是不是我的指导方式不对?我该怎么办?

3.林老师,我之前不懂教育孩子,现在想好好弥补,怎么做?

4.林老师,我们平时要注意怎样锻炼孩子?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什么机会?

          怎么做?我们一起来努力吧!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更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我们一起努力,让自己成为学习者,让你的家成为学习型家庭,让我们班成为学习型班级。从改变自我开始,从有效陪伴开始,从我们的寒假生活继续陪伴开始。

二、一个意识的觉醒

      孩子的存在不单单是学习,还应有更多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存在于意识觉醒之中,存在于对教育的敏感性之中。我们不需要“高分低能”的孩子,并不代表着成绩不重要,而是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去锻炼孩子的能力,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让孩子更好的发展。在讨论的过程中,曹妈妈回忆起我开学初点醒她的话:“你什么都帮孩子做好了,还要孩子来做什么呢?你一边埋怨孩子不会做事,一边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存在啊!”锻炼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放手,放手不是不理不管,而是引领引导,促进孩子的更好成长。她分享了孩子自己在网络上学习做菜的经历,并把做菜的过程记录下来,《第一次做菜》形成了这个孩子一段成长的记忆。是啊!这样的过程不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吗?习作的素材源于生活,比起老师的苦口婆心来得更直接,更有效,更深刻。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再加以指导,不就解开了孩子的习作之苦吗?家长们也开始纷纷谈起自己的错误认识,总觉得孩子还小,所以很多事情都代替包办,让孩子缺少锻炼的机会,表示大家要组团学习,共同分享育儿经,并谈起我前段给他们推荐的《父母效能训练》,谈起自己的榜样作用,看到家长们从成绩困惑中走出来,心中释然,这样的讨论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教育意识的觉醒。

三、一段生活的策划

        唤醒家长们的教育意识,需要好好讨论寒假怎么过?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寒假阶段,基本回老家。因此寒假生活,我们需要分段分组开展活动。这样才能结合实际,让活动真正落到实处。黄妈妈说希望女儿加强运动,控制体重;李妈妈说想带着孩子阅读,并结合阅读理解排绘本剧;陈妈妈说想让自己儿子了解家乡的唤醒家长们的教育意识,需要好好讨论寒假怎么过?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寒假阶段,基本回老家。因此寒假生活,我们需要分段分组开展活动。这样才能结合实际,让活动真正落到实处。黄妈妈说希望女儿加强运动,控制体重;李妈妈说想带着孩子阅读,并结合阅读理解排绘本剧;陈妈妈说想让自己儿子了解家乡的习俗,家乡的春节文化,不希望孩子如他爸爸一样,几十岁的人了还是不懂;刘妈妈说想带着孩子回去好好陪陪爷爷奶奶,尽一份孝心,让孩子懂得感恩;黄妈妈说孩子过度依恋自己,希望孩子学会独立,最起码学会做饭炒菜技能;王妈妈说能不能带着孩子做一些公益活动;周妈妈说我们每个人都献一份力量,群力群策,这个集体就不一般。李妈妈一直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我以这个支点搭建班级、家庭、社区的之桥梁。试探性的问家长们,有没有可能把我们大家的设想与社区的活动联合起来?家长们的第一反应是社区的活动排得很满,报名的人也很多,我们很难抢到位置。此刻,感觉时机已到,我话锋一转:“那我们是否可以成为组织者,我们班孩子组团后开展活动,给社区带来方便,让更多人得益?”家长们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中,坚定了这份信念,我们可以,我们能行。

四、 一种责任的担当

        种子家长的出现是需要不断鼓励与激发,这样才能激励更多家长的参与。李妈妈负责联系社区,并打算与孩子发起阅读活动,与孩子们一起阅读并编排节目去参加社区的晚会海选;周妈妈开班系列学习手工制作,各个项目都有家长们的认领,有学习类、生活技能类,自然科学类,运动类,春节传统文化类,感恩这群家长为班级的成长付出努力,这是无私付出,更是一种责任担当。根据家长们认领的项目后,我们总感觉这样的活动富有意义,还可以更富有生命色彩,因此围绕着王妈妈谈的公益活动,我们需要把事情具体化,让这段历程更充满爱的气息。在讨论的过程,我们进一步把这些散点的活动聚焦化,决定把孩子制作的手工,编排的节目,学会做的菜,一起把这份爱带到敬老院。现在的孩子得到的爱比较多,而付出的爱比较少。确实,我们需要为孩子搭建一个平台促进孩子们更好的成长,但这必须基于孩子的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开展。真正落实到孩子的成长,我一直觉得实践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聚焦研究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于我,于学生,于家长,因为我们都是学习者。

五、一份美好的期待

      这样的一下下午,将近3小时,感恩家长们的信任,期待这份美好,期待着家长们与孩子的策划方案,期待着实践带来的欢喜,期待蔷薇班级的精彩,相信家长与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都在学习,互相促进,家长间、家庭间、学生间、亲子间、师生间、家校社,相互发展,相互促进,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是终身学习者这样的一下下午,将近3小时,感恩家长们的信任,期待这份美好,期待着家长们与孩子的策划方案,期待着实践带来的欢喜,期待蔷薇班级的精彩,相信家长与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都在学习,互相促进,家长间、家庭间、学生间、亲子间、师生间、家校社,相互发展,相互促进,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是终身学习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共成长的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