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特奖十周年|台湾亚洲大学刘育东校长: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

第10届艾特奖获奖作品将于5月16日全球发布。受全球疫情影响,艾特奖组委会特别联合腾讯科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以线上全球直播方式进行“云”颁奖。作为艾特奖连续5届国际评审团权威专家,近日A963设计网对刘校长进行了专访,本文将与大家一起分享他对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思考。

艾特奖十周年|台湾亚洲大学刘育东校长: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_第1张图片

△ 刘育东

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博士、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博士研究

亚洲大学副校长、讲座教授

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创所教授

曾任哈佛、奥斯陆、智利、以色列与北大之客座教授

并担任亚洲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学会理事长

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ISI期刊、学术专书由Birkhauser出版

曾获2003年***届欧洲建筑学术论文「派粹维克奖」

并受邀为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馆国际评论

设计作品获韩国《建筑世界》杂志选为台湾首位之「每月建筑师」专辑

2007年在北美馆举行的研究室个展「明日建筑展」,获选「台湾十大公办好展览」

也曾应邀创立「远东国际数字建筑设计奖」、「宏碁数字创作奖」、「空间母语建筑奖」、并协同规划首次跨越两岸之「远东建筑奖」等

      【记者】:庚子鼠年,神州大疫,在这场席卷全球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每个人都身居其中,刻骨铭心。能否与我们简单分享下,在这期间您都有着怎样的经历与思考?这场疫情又将对全球建筑与室内设计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校长】:疫情让人们面对面沟通、会议碰面变得困难,但同时也给人们一个契机,彼此以一种新的思考和沟通方式,让建筑设计师与业主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对接。当下我手上有几个正在进行的设计项目就是这样,除了台湾本土,我们还能继续与团队各方负责人、顾问、业主进行面对面沟通外,我与大陆、日本、美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地的项目合作方线下沟通已完全切断,有的项目方案甚至面临终止。但事实上项目进度是不能终止的,所以我觉得疫情给设计行业、建筑设计师带来了一个新的替选方案,那就是如何保证在家办公的同时,通过网络视频会议既能够让对方看到项目图面、设计模型、效果图等,又能及时讨论出下一步进度方案,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非常新奇特别的体验,可以说这次疫情给人类工作模式开启了一种新的可能。

      三个阶段  三个定位

      【记者】:能否与我们分享下,在您的建筑设计教学生涯中,都经历了哪些成长阶段,面临过哪些重大抉择,给您带来了哪些启发和感悟?

      【刘校长】:我认为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教学是与业界一体,密不可分的。我个人不太喜欢彼此脱离或阻隔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我一直认为建筑设计的教学内容,主要教授的就是设计界当下正在做和未来要做的事情。

      我自己的成长我总结主要有三个阶段:

      ***个阶段是哈佛、麻省理工求学给予了我更高的知识和视界,后来也留校任教了一段时间。那时作为一个年轻的教授,对我而言主要是一个知识的积累和再发展的过程。大多是将学术研究变成学术论文,并发表在世界各大知名的专业学术刊物上,以及组织开办各种相关学术研讨会等,以更大程度、更大范围的去宣传、传播新的知识,更是希望让博士班、硕士班学生的理论基础能够再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业界实践。因为我在哈佛和麻省理工主修的是数码建筑、数位建筑、数字建筑等新知理论,所以后来我回到台湾教书后,就一直希望在当时台湾建筑设计界落地几个数位建筑的项目方案出来。2002年,我就在台湾做出来了***个数位空间,是当时台湾***个数字建筑。后来参展的深圳***届建筑双年展的建筑方案,也是得到了当年总策展人北大张永和教授的高度评价,他称之为“中国***个数字建筑”。所以我对自己第二个阶段的总结是,学术界一定要做出一些新知识下的新设计,而这些新设计是超越当时所有建筑设计公司的,我们用这些前所未有的范例去教授学生新的知识,那么学生毕业出去以后,他就可以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内去应用、去拓展这些新的知识领域;

艾特奖十周年|台湾亚洲大学刘育东校长: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_第2张图片

△ 安藤忠雄台湾首座建筑——亚洲大学现代美术馆

      第三个阶段是等这些新的知识体系传承到业界以后,我就会去关注我的周边,关注台湾的社会发展,所以就想在台湾多做几件***的大师作品。因为不管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还没有出现一位普利兹克奖得主,亦或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奖得主,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向世界建筑设计强国学习。我从2000年就邀请了日本最知名的普利兹克奖得主安藤忠雄先生来台湾做建筑设计,随后又邀请了日本的伊东丰雄、

法国的包赞巴克、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等普利兹克奖得主相继来台设计。我们之所以要邀请这些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大师来台湾设计,落地他们的建筑设计项目,主要也是想为我们的年轻一代、下一代建筑设计师树立标杆榜样,让他们在台湾就能亲眼见证的落成,领略大师建筑精妙之处。目前我手上在新建、设计、筹备的大师建筑还有6栋,这也是我现阶段包括未来十年一直努力的方向。我一直认为台湾要继续进步,中国要继续进步,我们首先必须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在哪里,然后才知道要向哪个方向迈进。

艾特奖十周年|台湾亚洲大学刘育东校长: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_第3张图片
艾特奖十周年|台湾亚洲大学刘育东校长: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_第4张图片

△ 安藤忠雄台湾首座建筑——亚洲大学现代美术馆

      【记者】:从您成功促成普利兹克奖大师安藤忠雄先生在亚洲大学内建成安藤美术馆,艺术建筑从此席卷台湾,亦让建筑人跨界艺术成风潮,开启了台湾用艺术建筑与国际对话的新起点。在您看来,大师建筑于一座城市、一个区域文化乃至国民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刘校长】:城市风貌由城市单体建筑组成,当下不管是北上广深,还是台中、台北,我们目前盖的房子平均值大概在75分左右,当然这和我们业主本身需求有很大关系。大多数平均数值要求的业主请到了平均数值的设计师做设计,使得城市风貌总体维持在一个平均值的设计水平。但如果这其中邀请到了一位***大师来设计作品,比如普利兹克奖得主,那它就不是平均分,而是100分,它会聚焦周围所有人的目光,变成一座城市地标,那么在这个地标周围的建筑也会受它影响,不断地进步提升。所以一座城市在平均的75分的业主跟建筑设计师所建构的都市风貌之下,它每个100分***大师作品的落成都会为这座城市带来新的积极的正面影响,也会让我们的都市风貌、城市气质变得越来越好。

艾特奖十周年|台湾亚洲大学刘育东校长: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_第5张图片
艾特奖十周年|台湾亚洲大学刘育东校长: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_第6张图片

△ 伊东丰雄在台中设计的大都会歌剧院

      三种身份  三种责任

      【记者】:大学教授、建筑师、策展人、建筑室内设计竞赛评委……每一种身份下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责任与使命。您认为这些身份之间的异同点和连接点是什么?对您来说的价值和意义为何?您变与不变的标准与坚守有哪些?

      【刘校长】:最近我自己也在写一个回忆录的书,也是在讲这个事情。我自己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念完博士学位以后,我先是留校教了一个学期的书,然后再回台湾教书的,当然我在大陆各个大学也有做客座教授授课。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认为教书是一部分,大学赋予大学老师的不止教书这一项工作,还应该有其他平行事业要同步发展,正如你上面所说,我有3~4个身份是在同步发展的,这是我的职业,这几个职业之间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共通的部分。

        首先说教书这个职业,作为大学老师,我觉得我的职责就是要把当下***的、正在发展的、我看到的、吸收到的新的知识很快变成我课程的素材,让学生不止于经典教学模式,而是要让学生站在我的肩膀上看的更快、更准、更未来,这是我教书这个职业所追求的目标。

艾特奖十周年|台湾亚洲大学刘育东校长: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_第7张图片

△刘育东部分研究著作

         其次是作为建筑师、设计师这个身份,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创新的工作,就是我所从事的建筑设计工作是当下别的建筑事务所没有的,或者说没有这个能力和经验来做的创新实践。我对自己的创新实践作品要求,不仅仅是拿去给业主收钱,而是它是能上国际前沿一流杂志的一个创新作品案例,能够进入台北市立美术馆的展览作品,以及能够到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去参展的这种高标准、高要求、更创新的作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设计师的身份和学校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仅仅是教学生创新,更要让他们看到创新的实践落地,感受到创新的价值和未来。

      第三个重要的工作我自己把它称之为都市的实践家或践行者。也就是我刚刚讲我们除了教书以外,自己也会做几个示范性实验性的建筑设计作品,做给当代的建筑师和我的学生们来学习参考之外,我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搭建一个国际大师进入台湾做设计的桥梁平台,让台湾本土有更多的***大师作品落地,汇聚更多的***大师来台湾交流分享……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三件工作花费的时间、精力都不一样,各自侧重点也不一样,但是我***不变的标准就是“求新”、“求落地”。也就是说,建筑的新理念必须在一块土地上被建成、被看到,它才有影响力。如果只是纸上谈兵,或者只是在学术理论上谈,我认为这个力道是不够的,它必须能够落地,能够被建造起来。然后新理论能够再找到更知名的人士来建设和传播,它的影响力才会更大,我想这是我始终不变的原则在这里。

      【记者】:“数字建筑”是“高技术和高速度建筑”的代名词,其核心是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进行建筑设计与建造。作为数字建筑专业教授,您在数字建筑的理论建树和实际践行都有大量作品,您认为当下全球的数字建筑发展的当下与未来如何?

      【刘校长】:假设从1997年西班牙古根汉美术馆完工作为数字建筑的第1天开始的话,到现在已经有23年历史了。所以在21世纪的前20年已经是数字建筑室内设计的年代,未来其实会呈现出越来越磅礴的跨越式发展态势。所以在时代的变迁中,不管你喜不喜欢数字建筑,但是数字建筑的环境已经改变了,业界也都改变了,学校的教学体制也要应时代而变。

      当下我们的城市风貌,包括大陆的北上广、纽约、巴黎等地我们都很欣喜的看到了几座地标性的数字建筑落成,我们的建筑造型、建筑空间、室内空间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绘图到营造、现场施工装备等可以说都越来越数字化,所以我认为未来都市的现代建筑、现代室内设计,应用数字建筑的这种无限变化、无限弯曲、无线技术的开放式空间形式、建筑形态会越来越广泛,我们的城市风貌也会越来越艺术。

      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

      【记者】:城市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建筑设计。亚洲大学作为以培育社会发展所需的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国际知名私立院校,多年来为台湾乃至全球城市建设培养出成百上千位杰出建筑设计师……请您从城市建设角度谈谈,当下建筑设计师应该有怎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

      【刘校长】:我们的城市设计首先会有一个以人口算出来的城市计划网状图,建筑师的责任就是在这里面盖出独栋个体的建筑,然后才能形成一个城市风貌。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认为21世纪当代的建筑设计师应该有三个责任:

艾特奖十周年|台湾亚洲大学刘育东校长: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_第8张图片

      ***个责任是城市特色、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价值。建筑设计师应该尽***能力把一座城市过去最精华的东西、***的价值保留下来,让现存历史能够被世人看到,而不仅限于口头上被诉说,这是当下每座城市必须做的更好的地方。

      第二个使命是拒绝平庸,敢于跟业主“Say

No”。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有太多75分的建筑,虽然从使用价值上并无不妥,但我认为这样的建筑对于城市风貌而言毫无意义。所以建筑设计师有没有这样的道德勇气、使命感去拒绝,冒着被换掉的风险去跟业主努力争取,这是需要很强的使命感的。

      第三个是要对城市未来有一个前瞻性,对城市的过去有一个深刻的洞察,也用心体会去创造城市的未来。这个未来要如何去界定?一是要关注世界前沿信息,了解世界各地的杰出建筑设计师都在往哪里去?他为什么会想这件事情?其次是仔细去看看你的城市过去有什么,现在在奋斗什么,未来缺什么?凡此种种,总而言之,建筑设计师先要对自己的城市有一个未来的想法,然后再去创造设计属于自己的城市未来。

      【记者】:您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当下的城乡建设更呼唤什么样的设计人才?

      【刘校长】:可以说我们上一个问题已经对当代的建筑设计师进行了三组分类,他们代表了三种类型,三种特质,三种使命,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点,就是都要为这座城市建设把关。

      ***种关注保留城市文脉的设计师,需要有非常强的刻苦学习、精益专研的考古精神,强化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结构,以旧法维护古建,让古建焕发新生;

      第二种活在当下拒绝平庸的设计师,需要非常强的行销能力和说服力,因为拒绝业主“75分”设计要求和预算,对设计师来说也是非常大的一个考验,他需要我们去培养非常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种关注未来的设计师,主要是要有非常敏锐的嗅觉、去关注国际时事、世界建筑发展动态,然后主动去思考哪些新的东西能够为自己所在城市所用,并致力于将这些新的因子、新的基因带回自己的城市,建设发展城市更美好的未来。

      当你清楚了解你自己是哪一类建筑设计师和肩上使命以后,你就用心投入30年,相信你一定会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

      【记者】:几十年来,台湾与内地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到今天,您认为内地的城市发展与台湾相比,各有哪些特点?

      【刘校长】:其实大陆和台湾的发展模式很难做对应的比较,因为大陆的城市发展与人口迁移有直接关系,所以城市演变的进程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快速满足人们生活所需,更新迭代速度之快世界瞩目,这是大陆城市非常独特又值得骄傲的方面。但如果从老城市演进的角度去比较的话,台湾相对城市规模比较小,所以在城市细节尺度的把控上会更高,比如城市的布道系统、植栽系统、乔木灌木系统,道路灯光系统等方面都会做的更细致一些,城市的巷弄里堂也会更有市井生活气息、独具当地居民特色。

      奖项和荣誉对设计师来说,意味着什么?

      【记者】:您曾获得过很多荣誉,也曾应邀创立过多个建筑设计奖项,应邀参加过全球多个知名建筑展。您认为奖项和荣誉对建筑设计师来说意味着什么?请结合自身经历简单谈谈。

      【刘校长】:奖项对设计师非常重要,主要分这几个层面:

          ***个是对年轻设计师和建筑师而言,获奖代表自己在平辈当中被关注、被看到、被肯定,获得奖项的认可代表你已经超越了别人。所以获奖对年轻设计师、建筑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肯定。特别是像艾特奖这样的国际性奖项,对年轻设计师、建筑师而言更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

艾特奖十周年|台湾亚洲大学刘育东校长: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_第9张图片

△ 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会长张宇航与台湾亚洲大学副校长刘育东为台湾设计师沈中怡颁发第九届艾特奖“最佳绿色建筑设计奖”

      第二个是建筑设计师到了一定年龄阶段,他已经得过了很多奖以后,他希望得到一个更高层级的大奖,比如大陆的梁思成建筑奖、台湾的远东建筑奖等,这些奖项对建筑设计师有一个更高的位阶要求,同时获得这些奖项意味着一个更高的社会认可度;

      第三个是所有的杰出设计师和建筑师到了五十岁以后,他希望得到他所在领域的一个终身成就奖的肯定,这也是他们一生要追求的目标,比如普利兹克建筑奖、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奖、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等。这些奖项能够激发、鼓励茫茫大海的设计师、建筑师们,一步一步向前进,一步一步向前超越,最后到达巅峰的一个路程。

      【记者】:站在「艾特奖十周年」历史节点,回望艾特奖设立“国际学术委员会”和“国际评审委员会”的初心与使命,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肯定成就了艾特奖今日的学术高度。作为艾特奖连续多年国际评审团成员之一,您对艾特奖未来发展有着怎样的期许与建议?

      【刘校长】:我从2014年参与艾特奖至今,可以说见证了艾特奖从一个大陆众多奖项之一发展成为当今中国境内国际化程度***的专业设计奖项的历程。

△ 2015年亚洲大学副校长刘育东(右二)与艾特奖执行主席赵庆祥(左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左二)、清华大学美院院长鲁晓波(右一)共同揭牌成立艾特奖国际学术委员会

      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个是国际化,艾特奖积极拓展到世界各国,今年已经发展到53个国家和地区有7637件优秀设计作品参赛,这是其他奖项无可比拟的;首先

      第二个是学术化,艾特奖一直秉持专业学术精神,积极发展更多国内外学术单位都参与到艾特奖中来;

      第三个是高端化,艾特奖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策展人、普利兹克奖评委等也参与到艾特奖中来,这使得艾特奖早已发展成为中国大陆不管在建筑或室内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奖项之一。

      对于未来的期许,我希望艾特奖再过10年、20年能够成为继世界五大建筑设计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英国建筑师协会金奖、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奖、日本京都奖等之后的世界第六大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大奖,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共同期待!


      第十届艾特奖全球颁奖典礼

      14:30——14:35    直播开始,主持人介绍本次直播活动

      14:35——14:45    播放艾特奖宣传短片

      14:45——14:50    领导致辞

      14:50——14:55    播放本年度艾特奖评审短片

      14:55——15:15    艾特奖国际评审代表致辞,分享本届艾特奖特点  

      15:15——16:50    颁发第十届艾特奖18大全球最佳设计奖

                         1、播放颁奖视频;

                         2、揭晓获奖者;

                         3、获奖者获奖感言、分享作品。

      16:50——17:00    直播结束

因当前疫情席卷全球,艾特奖参赛及获奖的中外设计师无法参加大型聚集活动。第十届艾特奖颁奖盛典特联合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以线上直播的方式面向全球发布。第十届艾特奖共收到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挪威、丹麦等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设计作品7637件。本届艾特奖首创18位全球最佳奖获奖者联袂演讲,结合全球***水平的最佳奖获奖作品***,洞悉并引领全球设计趋势,敬请期待!

      小资料:关于IDEA-TOPS艾特奖

      IDEA-TOPS

艾特奖,是中国境内最具国际性和影响力的专业设计奖项,旨在打造全球最具思想性和影响力的设计大奖,发掘和表彰最佳设计师和最佳设计作品。吸引了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挪威、丹麦等53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师及室内设计师参赛,更让一批真正有思想有潜力的设计师们迅速成长。

      第十届艾特奖参赛作品数量再创新高,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7637件作品。作品囊括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绿色建筑、数字建筑及商业空间、文化空间、展示空间、交通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娱乐空间、酒店、会所、别墅大宅、公寓、样板房、陈设艺术、光环境艺术等18大专业类别。

艾特奖十周年|台湾亚洲大学刘育东校长: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_第10张图片

      第十届艾特奖国际评审团由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孟建民担任主席,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博士、台湾亚洲大学副校长刘育东,中央美术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仲德崑,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贾倍思,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创院院长彭军,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系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遗产现代科技保护研究院院长许楗,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唐克扬,以及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公司Benoy环球董事Trevor Vivian,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公司MVRDV亚洲总监Steven Smit,墨西哥知名建筑事务所FR-EE合伙人Mauricio Ceballos Pressler等12位来自全球建筑设计界的领军人物联袂组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艾特奖十周年|台湾亚洲大学刘育东校长: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三种类型 三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