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运营好一个社群(灵感随发)

上个周末我去参加了两个活动,除了读书会之外,还有一个斜杠青年的分享会。

所谓斜杠青年,是指拥有多重职业和多元生活方式的人。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比如,一个做流媒体视频后期制作的宅男,投入到了VR软件应用的开发中,沉迷并快乐着。

谈谈如何运营好一个社群(灵感随发)_第1张图片

另一个女生就更厉害了,除了是一个公司的文案策划以外,还拥有多重身份,话剧演员、HR、Jazz老师等等,她还是传统文化涂鸦公益的爱好者。而这女生也才不过毕业一年。

谈谈如何运营好一个社群(灵感随发)_第2张图片

他们的经历丰富多彩,让人羡慕,敬佩。但更让我叹服的是他们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

那天分享会组了一个微信群,回来之后,这个“斜杠青年群落”马上就开始活跃了,他们开始自我介绍,谈自己的擅长技能、自己的理想等等。

熟悉了之后,群主迅速联合分享嘉宾成立了一个分群,把对涂鸦感兴趣的同学组织到一起,联合大家的技能来办一场涂鸦活动,时间就定在这个周末。

一般的活动微信群我是屏蔽的,但是前两天才发现,群主@我了,他居然给我安排任务了!!!要求我在周五前完成一篇文案发布在活动平台。

要知道建群以来,我还没有发过言呢!我变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还有点气愤。

我婉拒了群主的任务,但是随后细想起来,不得不感叹这个群体的执行力。

我也有加过各种各样的社群,有某个产品的用户群,某个明星的粉丝群,也有各种活动群,有线下的活动拉的群,也有纯线上的分享群,有闲聊群,也有正式的创业项目路演群、课程培训群等等。

社区和社群是很接近的,恰巧我的工作也要经常接触到社群的运营。趁这个机会,分享一下,我对于如何运营好一个社群的几点看法吧,大多是我的总结,未经验证的纸上谈兵,也有些是其他人的经验,我直接照搬。

1、群的定位:社群一定是有某种共同特质的人群的集合,所以你首先要确定建立的社群是兴趣群、有某种共同目标群、还是活动群。

一般为一次活动建立的活动群并不会长期活跃,前几天大家围绕着活动讨论分享,发红包闲聊等等,过几天后这个群基本上就会沦为广告、优惠券的聚集地了。所以,如果需要在活动后继续运营好社群,吸收优质人脉资源,就需要像“斜杠青年”群一样,迅速地在群内找到兴趣相投的人,再组建一个分群,比如涂鸦爱好者,并且各位掌握着各种技能,在分群内继续运营,并迅速发起一次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在合作中提升社群的凝聚力,在合作中加深相互的了解。

2、群的人数:一个需要长期活跃的社群,一定要控制人数。个人认为,人数超过200,就会产生信息过载,这是在超过半数人都有发言的情况下,如果愿意发言的人少,则群内人数可以控制在500人,若是超过500人,那恐怕就需要对某些人禁言了。(微信群没有禁言功能)

3、设定规则:群在开始建立时就需要设定规则,比如增减一个成员的规则是什么,讨论的范围是什么,什么样的内容是不允许发的,或者需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比如,有意义的推广内容必须在发红包之后发送等),每天有没有固定的分享内容等等。

4、管理员维护:一个群的败落,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无管理员或者管理员的不作为。 管理员需要做好维护,一方面按照规则执法,增减成员处罚等等,另一方面,需要做主持控制,做主题 分享等等,总而言之,要有内容输出。一个群的风格,往往由管理人员的引导、群内活跃分子的讨论在建立初期就确定了。

5、持续的内容产出:一个群要长期活跃,就必须在长时间内,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内容分享、讨论,可以由管理员来输出,也可以按照规则由群内成员组织输出。

6、歪题:不说话,是维持社群长久活跃的最好方式。

有人说,维护异地恋的最佳方法是少聊天,因为多聊反而容易争吵,而争吵是需要在身边才能完全融合的。

我参加过一个社群,他们禁止在群内说话,只允许发优秀的广告设计图和发红包,如果有需要文字表达的,就在红包的祝福语里说明。

这个群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清爽,而且收获颇多,你可以点开图片,左右滑动,一次查看所有人的聊天记录——大家推荐的优秀作品。

而且这个群也是相当活跃的,每隔一段时间,大概是逢年过节吧,群里会开放一天时间允许打字闲聊,这时候你会发现,所有人都冒出来了,表情包大战不亦乐乎!

这大概是我经历的最特别的群了。

你有什么好玩的群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如何运营好一个社群(灵感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