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你的内在小孩》:用成年的你去安抚过去的自己

最近,闹得全中国人民都在议论的明星丑闻,是郑爽在美国代孕弃养的事。她说的话被录音,其中一句:“7个月了真的打不掉,TMD。”引起人神共愤,被重要部门点名封杀,被全网骂她是“疯子”“神经病”“坏女人”。

这样的郑爽是真的可恶,但是也很可怜。现在,她一定很后悔,不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晕了头,做出了代孕的决定。说她可怜,不是同情她,而是,可怜她不知不觉长成了这个样子。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觉得自己做的事不像是自己做的,那是谁做的?那是另一个你,你的内在小孩。什么是内在小孩?答案就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里。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用成年的你去安抚过去的自己_第1张图片
image.png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当我们遭遇伤害,我们的自我就会停留在当下的年龄变成一个内在小孩。内在小孩会记录下当时的感受,渴望爱的,不甘心的,愤怒的,悲伤的”。

有的人的内在小孩是上帝,有的人的内在小孩是恶魔。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是一本帮助我们心灵成长的书,它教我们认识自己的内在小孩,疗愈曾经深受创伤的自己,整合出一个有爱的完整的自我。

作者施琪嘉,人称中国的弗洛伊德,是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医学博士。目前在武汉市心理卫生研究所任所长。

心理学的书,本来就有很多专业内容不好理解,再加上作者来自国外,经过翻译,读懂就更不容易了。然而施博士的这本书,却语言平实,朴素易懂。他分析了内在小孩的5大需要,5种情绪,5个价值信念,每个看完这本书的人,都会重新认识自己,更理解自己,也会明白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一) 内在小孩的5大需要
爱。我们常说父母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但是很少有人真的能够做到,尤其是孩子大一点的时候。我们还经常振振有词,说怕给孩子的是溺爱,怕惯坏了孩子。然而,缺爱的孩子,就会变得爱吃、贪婪还有爱嫉妒。

陪伴。郑爽12岁的时候,被妈妈送去成都学跳舞。妈妈不是在养孩子,而是当成一个造星工程在培养未来的明星,那么,陪伴是可以没有的。她妈妈不知道的是,缺少陪伴的孩子,长大会变得特别黏人,特别会各种“作“。所以后来郑爽的各种”作“,没啥奇怪的。

玩耍。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父母不和孩子一起玩,这个孩子长大就是个情感简单的人。什么叫情感简单?就是他难以理解别人的言外之意,和别人沟通起来常让人觉得他不通人情。他也不会开玩笑,别人跟他开玩笑他也不懂,反而会真的生气了。

夸奖。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共情能力,既自卑又自傲,总是贬低别人,他自我感觉却很良好。这种人的童年一定缺夸奖,他的父母不仅不会夸奖还会训斥和贬低。想想这种父母还是挺多的吧。
道歉。小孩子也需要尊重,如果父母做错了,一定要懂得道歉。如果有一个不会道歉的父母,这个孩子就会产生严重的委屈感,从心理上的表现就是觉得全天下都欠他,从生理上的表现就是会全身肉疼,或者是气短、胃疼,从行为上看就是他也会变成一个永不认错的人。据说郑爽长大成了明星之后,跟妈妈说“你不觉得你欠我一个道歉吗?“她这样说,是她从来不想成为明星,她想要活出她自己。然而,她妈妈才不觉得她需要道歉,她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女儿长成了自己期望中的样子。

所以,爱、陪伴、玩耍、夸奖还有道歉,是一个内在小孩的基本需要,什么都不缺的孩子是幸福的,但是这种幸福的人实在是少而又少,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一个曾经受过创伤的童年。

(二)5种情绪。

恐惧。小孩子出生的时候,全家人都欢天喜地迎接新生儿,可是新生儿并没有那么欢喜,他通过暗黑的产道,来到陌生的世界,是充满了恐惧的。长大一些,做错事被父母惩罚,这个孩子的心里也是恐惧的。成人后,这个恐惧的孩子还留在他内心的某个角落。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就会有诸如总是担心、害怕、焦虑,活下去是他的第一渴望。

羞耻。有的父母对孩子动辄打骂、羞辱、批评,就会养出一个内在充满羞耻感的小孩。一个人的内心有一点羞耻感,是个好事,但是如果过度,就会有很多负面问题产生。比如不自信,胆小怕事,低自尊,严重的会悲观厌世甚至自杀。

被抛弃感。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孩子生下来后交给老人,小夫妻俩进城市去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个孩子就有了被父母抛弃的感觉。长大后,他进入亲密关系里,就会出问题了,不是他总担心被抛弃,就是他总是要主动抛弃别人。如果幸运,他遇到一个能够包容的人,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许会幸福,但是那种被抛弃的情节却始终都在影响着他。

空虚。一个内在空虚的人,就是一个很无趣的人。谁喜欢跟无趣的人打交道呢?更别提在一起生活了。这个空虚的人小时候,都有一个忙碌的,不狗够关爱孩子的妈妈。与内心空虚的人交往,你会发现他缺少常识,生活常识、人生经验,他都缺。可能他的书本知识学的很好,其他方面就很白痴。

哀伤。有的小孩很乖,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妈妈很欣慰,说这个孩子真好带。有的孩子却特别能闹人,半夜也不睡,总是哭。给他吃饱了,穿暖了,还是哭,妈妈搞不清这孩子究竟是怎么了,其实答案很简单,这个孩子只是想要妈妈抱。缺拥抱的孩子,会缺安全感。因此,孩子的哭闹,其实是“人类本能的对爱、信任和安全的诉求。“

不是只有小孩子有这些问题,我们很多大人其实还是没长大的孩子。施博士说:“父母就像镜子一样,但是有时候它并没有照出孩子的价值,反而照出了父母的阴影;父母把自己的阴影投到孩子的身上,使孩子一辈子都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中。“

那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我们受伤的内在小孩得以疗愈呢?我们要拥有以下5个价值信念。

(三)5个价值信念

肯定自己。
弗洛伊德小时候曾经夜里起床小解,错把父母的卧室当成了厕所,迷糊中尿在了父母卧室地上,被父亲训斥说将来肯定是个没出息的孩子,结果,这个可怕的预言影响了他一生。虽然他在学术上那么成功,可是他内心却总有个声音在提醒他是有多差劲。
所以,如果你不幸有一对喜欢打击你的父母,你自己要振作起来,告诉自己,没那么差,自己也是可以的。

重视自己。
因为父母的冷落,或者是兄弟姐妹的竞争,或者是重男轻女的社会旧俗,让你有严重的自卑感,你要去寻求更好的关系来覆盖过去的坏关系,放弃自己的“不配得“的感觉,不再忽视自己。

爱护自己。
一个父母打孩子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他对孩子的不满,其实,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个父母是对不好的自己的不满。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镜,孩子的不好,显示的是父母的不好。

不论我们是做父母还是做孩子,都要学会爱护自己,给自己寻求到一种能滋养自己内在的好的关系,改变自己的处境。

解放自己。
随心所欲不是解放,随心所欲不逾矩才是真正的解放。一个能解放自己的人,是明白自己要什么的,也知道如何让自己开心快乐。不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去攻击别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还有成就感。这样的人生可谓精彩人生了。

认同自己。
很多人到了40多岁开始学习心理学,开始寻求信仰,这都是因为他到了这个年龄才开始向内看。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的一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令很多中年女性觉醒,开始寻找自我。
那么,如何能做到认同自己?就是要提升认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跟有趣的人交朋友。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副标题是“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心灵成长则是最需要去学习的一门功课。

当我们看见自己的内在小孩,好好拥抱一下他,用最大的爱心来为他疗愈,这样,我们才会在未来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跟他说:“嗨,这一生,不容易,但是我还算满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疗愈你的内在小孩》:用成年的你去安抚过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