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26-《动机与人格》

动机与人格(第3版,[美] 亚伯拉罕·马斯洛),414千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马斯洛的名字往往是与“人本主义”“需要层次论”特别是“自我实现”等字眼相勾连。本书是他的主要代表作,该书第一部分就是对动机理论(核心就是“需要层次论”)非常明确细致的阐述,而目下大部分教科书或者引述文献中关于马斯洛动机理论的“熟知识”,是剔除了血肉乃至筋膜的空骨架子。读罢发现,马斯洛理论大厦更为根基也更开脑洞的部分,是“非动机行为”的发现、“类本能”的提出、关于人的整体论思想以及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问题意识。

一、整体论

在第一章“动机理论引言”中所提出的关于动机的17个命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个人”,可以看出这一命题在马斯洛思想当中的重要性。从生理、心理现象,到个体行为观察,再到心理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书中处处体现出一以贯之的整体论思想主旨。

需要:是“约翰·史密斯”而不是他的肚子要吃东西。在饥饿感状态下,“约翰·史密斯”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时刻的人。与“其他时刻”相比,不仅肠胃功能方面有变化,其他大部分功能都会有所变化,如:感知(关注、容易看到食物);记忆(更容易想到美餐);情绪(焦虑、紧张);思想内容(找吃的而不是解数学题)。食物平息了他整个人的饥饿感,而不仅仅是他的肚子(一部分)的饥饿感。

行为:人的行为是内部(动机)与外部(文化与情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需要的表现、满足需要的路径都会有所不同。而具体情境也是考查具体行为发生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研究对象:精神分析研究病人,行为主义研究动物,整体论的研究应该研究健康人。

研究方法:整体动力学方法。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也非时序的“由A到B”或者“因A而B”,而更可能具有“互换性”“互为因果”“包含在内”等特征。相互联系的行为不是作为行为本身的行为,而是行为的意义。

——同一外显行为的背后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动机驱使(e.g.定期去教堂不代表有虔诚心,页272)。

——单个具体行为的改变,带来的往往是整个人的系统性改变(e.g.口吃,页275)。

心理学整体论方法的运用:第18章用“人格症候群”研究来说明。

二、类本能

马斯洛对“基本需要”的思考是建立在对传统本能理论的批判基础上的,进而提出“基本需要是类本能”。通常意义上“本能”是生物性、生理性的,马斯洛用“类本能”来界定基本需要,是一个创见。

按照笔者对“类”的理解,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类似”,属于形容词界定,基本需要具有本能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当基本需要(本能)受到挫折的威胁时,会导致心理疾患,“基本需要必需满足,否则我们就要得病”(页68);第二层含义是“类属”,属于名词性界定,基本需要,尤其是更高层次的基本需要,是“弱”本能,只为“人”这一类属所独有。

作为类本能的基本需要,无关善恶,它是一个中性概念;基本需要揭示的是个人内在的生物性,体验到自己的内在需要就是对这种内在生物性的真实把握,或者说是深入到那个“更基本、更真实、更实在的人格”,马斯洛把这种内在的生物性称为“主观生物性”“内省生物性”或者“体验到的生物性”。

三、非动机行为

马斯洛区分了“应对性行为”与“表达性行为”。表达性行为是一种非动机行为,概言之,就是无目的或非目的。表达性行为“并不试图做什么,它只是人格的反映。”

被认为属于表达性行为的典例包括:(1)存在(自己随意呆着);(2)艺术创造(非交流的、非任务型的);(3)欣赏;游戏(随便瞎玩型);(4)思考(自发的、自然的、自得其乐的,也许可以用“自嗨”来形容)。非动机行为与基本需要的满足以及个体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在马斯洛的理论框架中,非动机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需要的满足。根据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人”观察结果的概括,这类人的19个“总体印象”(页161)中有不少都是“非动机”或“非应对性”的。比如,“自发”(不是为了需要的满足);“自主”(场独立性);“自足”(不需要外部褒奖,也不在乎外部批评)“不费力”(欣赏‘前往’本身的愉快,不借助意志力的支撑)”等。马斯洛认为,最高的动机就是达到非动机。

也许可以这么说,整体论、类本能、非动机行为是马斯洛为他的动机理论准备的三个基石。微观层面的“非动机行为”来自于对健康人(尤其是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层面的观察。中观层面的“类本能”概念揭示了基本需要(尤其是高层次的基本需要)在人的心理构造和心理机能中的核心地位:生理意义上,本能决定着生存与繁衍;心理意义上,基本需要决定着健康与发展。宏观层面的“人的整体论”既是他在对动机与人格的心理机制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秉持的方法论,也是他从研究工作中不断获得经验与实证支持的认知,更成为他的学术自觉。



句摘

不仅每一个正常人是潜在的不自觉的治疗者,而且我们还必须接受这一推论,即我们应该认可它、鼓励它、普及它。每一个善良、有益、正派、心理学意义上的民主、慈爱以及温和的人都是心理治疗的力量,即使它们是微不足道的。(页129)

大众社会越是健康,患者也就越有可能在没有技术疗法介入的情况下,通过良好的生活体验得到帮助或者得以治愈。(页135)

神经症患者发疯似的想要使世界秩序化、稳定化,以便确保绝不会出现无法控制、无法预料或者不熟悉的危险情况(页25)。对于终极健康这一目的来说,神经症的需要是得到满足还是受到挫折,是不会有什么区别的(页149)。

一流的菜汤要比二流的绘画更具创造性(页200)。

低矮的屋顶下测量一个弯腰弓背的人的身高,测量到的最多只是屋顶的高度。(页220)

在民主政体的国家中,寻求领导地位的人往往是为了有机会进行服务而不是控制别人。(页222)

齐美尔说得好:“科学家看见某物是因为他了解它,而艺术家了解某物则是因为他看见了它”。(页250)

教授和艺术家妻子散步,教授第一次看见一朵花,他问妻子这朵花的名称是什么,妻子斥责道:“知道这朵花的名称对你有什么好处呢?你一旦知道了它的名称就会感到心满意足,就不会再去欣赏这朵花了。”(页265)

我向研究生建议,假如关于一个问题有一个庞大的文献目录,那这个问题可能不太值得研究。但他并不懂得我的意思。

大多数研究生没有时间进行研究、写作甚至自选书籍阅读,因为研究生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研究他人已经做了什么而不是研究本身。(308页下注)

2020-02-22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读26-《动机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