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马上讲道理?

上周我们说到,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可以先征求TA的意见抱抱TA,接纳TA的感受,帮助描述原因并说出感受,再帮助分析问题。可是,我们每天多么忙碌啊,哪有时间跟TA唧唧歪歪还要去猜TA的原因?况且小孩子那么简单的一点事情,简单明了说清楚道理不是让TA更清晰吗?嗯!非也!!

哈佛大学医学博士,积极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博士(Daniel J.Siegel,M.D)提出“楼上大脑与楼下大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的育儿方式与孩子的大脑运作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西格尔博士把人类的大脑比喻成是上下两层复式的房子,楼下是基础建设,有一部分功能负责人呼吸、眨眼、对愤怒和恐惧的情绪直接的反应等,它有一个守门员叫杏仁核。

楼上是高级建筑,有一部分功能负责人深入的判断力、思考力、情绪调整的能力、道德品质、同理心等。它也有一个守门员叫前额叶。

一、 三十而立

前额叶负责人深入的判断力、思考力、情绪调整的能力、道德品质、同理心,它在人25岁以后才开始发育成熟,正所谓“三十而立”,这也意味着我们经常会要求离三十而立还那么遥远的孩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判断有什么后果,要思考还有哪些方式,抢了玩具为什么要打人家呢?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啊,不给买东西为什么躺在超市的地上哭呢,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啊。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都不容易做到。

二、清扫一楼

当杏仁核遇到像愤怒、恐惧这样一些情绪的时候会迅速被激活,激活后它就会阻断楼下大脑与楼上大脑之间神经通路的链接,也就是说楼上大脑也就没有办法利用现有的功能进行深入的判断、思考和情绪调整。打个比喻,当孩子感到愤怒和恐惧时,就相当于一楼塞满了垃圾,没有办法到楼上去判断、思考,做情绪调整,需要把垃圾清扫干净。怎样清扫呢?有两种方式,一是孩子自己清扫,他利用很原始的功能自己清扫,就是哭闹和发脾气,哭闹和发脾气是孩子的一种应急反应机制,用于平衡其生化的荷尔蒙。另一种方式是其他人帮他清扫,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共情”、“同理心”。当我们接纳孩子的感受、积极倾听、帮助TA说出感受时就是把帮助孩子打扫由于恐惧所带来的垃圾。

三、塑造大脑

人的大脑像肌肉一样是可以练习的,但要看得到练习的是哪部分,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批评、指责、惩罚激起的是要么愤怒、要么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就激活了杏仁核,一楼堆满了垃圾。这个时候,如果告诉孩子“有什么好哭的,你自己犯了错误还哭!”一方面不允许孩子哭,一方面不去共情孩子的情绪,一楼得不得清理,没有办法到二楼去判断、思考和做情绪调整。然而,这时候,家长最爱做的事情是给孩子讲道理、提建议、让孩子一个人反省等等,孩子没有办法到二楼去做这些工作,这种情况下,不但没有帮孩子清扫一楼,而且还在往里面塞垃圾。孩子需要付出比刚才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来独自处理目前的情绪。 最关键的是长此以往,相当于一直在提供机会让孩子锻炼一楼的功能。

我们的大脑是用进废退的,经常使用就可以使它越来越强壮。如果经常有机会让孩子到楼上去利用前额叶的功能,就相当于使这一部分功能不断的得到历练,孩子未来就有可能拥有独立的判断、情绪凋整、良好的道德品质,同理他人的能力,这些都是情商和社交发展的重要基础。

所以,先面对感受,再解决问题。先清扫1楼,再来讲道理,选择合适的时机点来解决问题,当然,这也需要家长先把自己的一楼清扫干净,否则,也同样没有办法去思考、判断,做情绪调整,同样,成人也一样需要这种练习,去历练自己的大脑,让彼此都能够在平静下来后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无休止的情绪爆发上。

这些,是《如何说》的讲师课程里老师给我们分享的资料,我看了好多遍,虽然有点长,但是还是蛮好懂的,我们这一代人,注重效率,在养育孩子时过于急切,往往希望孩子接受我们成熟高效的道理。而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所谓欲速不达。因为这是不科学的。

好啦,讲了这么多道理,下一周,就举两个例子来操练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不要马上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