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和婆婆在大年前一刻吵架了。
起因是因为预备春节年货期间的紧张忙碌,令婆婆多年的高血压上升。 婆婆原是随身不离降压药,但尽管如此,血压还是经常稳不住。公公带着婆婆看了医生,却因为就医时的医生是陌生的医生,开的药方跟从前的不同,公公不信任那医生,不肯按新医生的药方拿药,而婆婆却坚持用新医生的药。虽然最后病是看了,药也拿了,可公公那人固执已见,回来后一再数落婆婆,不该信任此医生,说那医生无名小卒,能看得什么明白,白白拿了这些药了。
婆婆被公公念叨得恼怒了,对公公恼恨道:“你说来说去的,不过就是舍不得俩钱而已,那医生好不好的你没经过别人的治疗又怎的知道?况且是那熟悉的医生不上班,有什么办法?难不是那医生不在了,我的病就憋着,不用活了?”
说着说着,两个人声音就越来越高,一场战争就这样毫无意外地爆发了。
婆婆一直是温驯如小鹿的人,可是在那一刻却爆发惊人。她发挥出她的孩子们从来没有见到的超级演说家口才,从年轻时代一直数落到现在。她激情满满、口若悬河、 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用整整两个多小时从头诉起她的丈夫对她的无情与忽视,丈夫每每的不负责任和懒惰,还有她现在一身病源的起因,都是从前吃过非人的苦, 受过难耐的罪所留下的罪证——
她的丈夫开始还不以为然,跟她对着一句一句地呛声,可终于在她惊人爆发的攻击,和我们这群明显站在婆婆阵地的强势力压迫下,显露出来自己卑劣和难堪。
婆婆是个伟大的婆婆,母亲,奶奶。这是我一直都清楚和尊敬的。她所诉说的一切,基本上均属事实无伪。
公公懒惰成性,年轻时虽有过一段经商成功手里有钱的风光日子,可终究最后衰落快要到饿死儿女的境地。
婆婆能吃苦。整天都看见她在忙碌的身影,摸摸索索的全是活计,几乎难以见到她空闲下来的一刻。
公公家庭衰落的那些年,婆婆用自己惊人的毅力支撑这个家,全靠自己努力做活养活她的三个儿子和女儿。
而公公因年轻时身体瘦弱,状况就不太好,便时常以此为借口,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公公性子懒散,不爱干活,更别说农村里啰里八嗦的活计,他不经商时,闲在家里,看到婆婆忙成那样,不仅不去帮手,反而责怪婆婆做事太慢,一分钟的事情能做两小时。
自我结婚后跟婆婆公公相处不多的时间里,都能多次见过一手执着烟袋闲散的公公数落一边干活的婆婆,而婆婆则一再忍让,不与他争吵。
现在,六十多岁快到七十的婆婆,却转了温软的性子,强硬起来,爆发生了家庭危机,可能是公公想不到的事情。
婆婆在她演说的过程中,那些苦熬多年的痛楚虽然我们没能亲眼看见,可是在她述诉以往的酸楚里,明显的能让人感同身受。
其实不论任何时代,都有这样的婚姻。
在中国,有多少女性的婚姻都是这样苦熬苦挨过来的,谁的婚姻不想要幸福和快乐?谁不想有丈夫负责任坚实的肩膀可以依靠。可事实上,中国的婚姻,大部分的女性,都是在苦逼的婚姻里度过。她们有了孩子之后,成了免费的保姆,丈夫的贴身佣人。
当遇到不能跟她共同进退、自私的丈夫,她们唯一能做的,只能用自己的苦拼来保全自己儿女的性命和婚姻。并不是她们愚蠢,只是传统观念强烈的她们,被社会赋予女性的角色责任如此,被生活的艰难逼迫如此,被丈夫的自私逼迫如此。
我的婆婆对公公说的一句话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婆婆说:“你对我,有我对你边边角角的一点好,我死都不会有怨言。”
这句话让我想起一句网络流行的话:如果我像你对待我那样对待你,估计你早就离开了我。
婆婆不识字,不会看网络和文字,但她的感觉是和这个时代共通的。
即便在如今这个社会里,女性地位也一直不在主位上,女性的心理里终究残留有古训“三从四德”的影响,对婚姻对孩子都做到了全心全意,可单唯独,付出了全部,委屈了一生,最后失去了自己,却从未得到过幸福。
婆婆未必不懂得这些,可这么多年她顺从、隐忍她不幸福的婚姻,除了她所处的环境让她别无选择外,她自己性格上的不独立成份也占有相当部分,即便她在家能干、苦拼,可她的性格里终究有丈夫是天的观念,她从来不能独立出个远门,也无法管理钱财,无论是她的侄儿还是我们交多少钱在她手上,她都会转眼送到丈夫的手心里,而她的丈夫也是接得心安理得,从来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
而现在,在这一天,她虽然选择了迟到的反抗,暴露多年的隐忍与无助,让那个懒惰的有些卑劣的男人自愧,但我知道,她始终改变不了自己的观念,更加离不开她的丈夫。而且,如果我们在她面前说起公公的不是,她必然是要护着的。
所以,我们见惯之后,也都无可奈何,任由她自己在那苦逼的婚姻里挣扎。
婆婆这样的婚姻有很多很多,许多女性还在其中挣扎不已。在婚姻里,其实不论你怎样欺骗自己不在意,你终将会在有一天厌倦那个自私不负责任的人,还有总是你一个人付出的苦逼日子。但是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的观念,任是神仙也难以救你自己。
或许所有的婚姻都不曾那么美满幸福,但当我们看清楚问题的本质后,你改变不了婚姻本身和对方,那么如何来改变自己,让自己精神与身体更独立,这才是当下女性们应该思索的重要问题。
本文转载自 云树心理 http://www.ctsay.com/article/article_read/id/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