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讲了什么

《水浒》用一个个江湖好汉的故事,展现了这个因果链条:从政治失序、社会解体,到民众反叛、王朝覆灭。最终,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这些对历史反思,《水浒》小说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是生活在元明时期的人,尤其是文人士大夫,心里都很清楚。所以他们在读《水浒》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捕捉到作者藏在字里行间的批评,也就是李贽说的“实愤宋事”。我们知道,中国古人从来都很善于借古讽今,所以,在这样的批评里,自然也包含对作者所处的年代,也就是元明时期政治的批评。

《水浒传》有两种不同的结局。第一种结局是梁山聚义之后,宋江带领梁山好汉接受招安,讨伐方腊,立下战功。第二种结局,只到梁山聚义,没有招安和后面的故事。

在第一种结局里,宋江最后由于奸人陷害被赐死,李逵、吴用、花荣等人也都跟着他一起死了。这种结局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一百回,另一个是一百二十回,基本情节差不多。增加的二十回,讲的是梁山好汉征讨其他的叛军,显然是为了让读者更尽兴,给梁山好汉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种结局,很符合一般读者对英雄好汉的期待,但是,它有一个地方不太合情理。你想想,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大多都是对社会不满,对朝廷有怨,才以造反的姿态雄踞梁山,为什么刚刚形成气候,态度却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成了誓死效忠朝廷的仁义之师呢?

读者当然也能自己把这个坑圆上,比如有人说,很多人上梁山,都是被奸人所害,他们恨的是奸臣,不是朝廷。既然有机会回归正轨,这群人当然愿意接受招安,报效国家。这样,明显削弱了小说前半部分的批判意味。

明代文人金圣叹就对这种处理很不满意,所以他去掉了招安以后的故事,把《水浒》改成了七十回,留了个开放式的结局。金圣叹这一改,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段公案。文学评论家为此争论不休,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宫崎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给这段公案做了个了解。他发现,梁山聚义和征讨方腊,这两段故事给人感觉违和是有原因的。它们来自两段不相干的历史,因为误解才被硬拼在一起。

为什么这么说呢?

宫崎先生发现,在真实的历史上,北宋年间有两个宋江,一个是自立山头的盗匪宋江,另一个奉旨讨伐方腊的大将军宋江。宫崎先生经过一番考证,证明了这两个宋江肯定不是一个人。就拿时间线来说吧,四月还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大将军宋江,怎么可能在一个月后,突然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呢?然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又被朝廷生擒,紧接着就回到前线打仗去了。这不合情理。

历史上有两个宋江,这就是本书还原的第二个对理解《水浒》非常重要的历史背景。这个发现,是宫崎先生对《水浒》研究的一大贡献。

那么,明明是两个宋江,怎么就在小说里就变成了一个人呢?这事说来也挺有意思的,宋江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普通,但是在当时的史书上,却只有这两个人重名;再加上草寇宋江战败归降,自然就有戴罪立功的可能。这两段故事,有一个很合适的接口。于是,有人就妄自揣度,把这两个宋江,当成了一个宋江。

这是宫崎先生从历史的角度给出的答案。我觉得,我们还能再进一步,从文学的角度说说问题背后更深层的内涵。该不该把两个宋江的故事接续起来呢?这已经不只是对情节是否合理的探讨,更是理解《水浒》主题的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水浒传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