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一:全栈工程师,原型设计工具「墨刀」创始人
元一老师是典型的程序员创业者,第一次和他聊天时,我忍不住打趣道:元一老师,是不是因为每天都磨刀霍霍向bug,所以才把自己的产品命名为“墨刀”。元一老师笑着回应道:“是啊,每天都在磨刀!”
2018年前倒数几天,我终于见到了元一老师,第一感觉就是:天哪,好瘦!记得当时他戴着一顶棒球帽,穿着随意的休闲外套。他很腼腆,说话也比较谦逊,丝毫没有架子。
元一带我走进墨刀办公室,暖阳正好透过窗户,洒在十几台电脑上,空间不大,但很温馨,六、七个工程师安静地坐在电脑前敲代码。会议室里传来热烈讨论的声音。
因为墨刀团队最近工作比较忙,当时办公室已经满了,所以我们就去对面的咖啡厅聊了~
Q:元一老师,你当初为什么想要做墨刀呢?
A:2011年的时候,我想做一款同城活动社交App(类似豆瓣同城),但是我发现很多地方讲不清楚,朋友们都不理解我的想法,然而当时又没有移动端的原型制作工具,于是我就想着自己做一个算了
然后发现哎?这个工具好像大家都还蛮需要的。那就干脆好好做工具吧!
Q:确实……创业者的第一个需求往往是来源于自己……话说这也不是元一老师第一次创业了吧?
A:恩,2009 年我就开始创业了。那时候移动端 app 还不流行,我和朋友就做了一个放在餐厅门口的平板,可以代替智能手机帮助用户领取优惠券。但做了没多久,发现这一块儿已经不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是逆潮流了。因为12、13年移动端已经全面兴起了。
Q:心疼当时的你。那后来呢?
A:后来我又被朋友拉去上做了“抢座网”。因为我们会经常参加一些线下聚会沙龙,手动一个个报名很麻烦,于是我们就做了一个在线表单。但因为当时服务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公益组织,我们也不好意思找他们要钱,所以后续很难维持下去。
Q:Hmmm……不过两次坎坷的创业应该让你有很多收获吧。
A:是的……学到太多了。首先,两次创业让我彻底变成了一个全栈工程师。前端、后端、客户端,什么都会。其次,我明白了千万不要逆潮流做事情,眼光放更长远点才好。另外商业模式也很重要,不然即使做出好产品来,也很难变现。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心得,后面我讲墨刀的时候,会具体再说。
Q:那咱们就开始聊聊墨刀吧。据说墨刀最开始团队就你一个人,客服技术推广全都承包了?
A:对……前几次的创业把我锤炼成了全栈工程师,所以我就想着先自己把产品的核心部分搞定。但事实上这也埋下了不少坑,有些领域我不是很专业,后期招来的人又会把之前的部分代码重新写一遍……所以这其实是个很纠结的点,一个人全能是挺好,但他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只能做到及格,所以必要的时候也需要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
Q:墨刀最初只有英文版,也只在海外推广,这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A:当时还是 2012 年,我感觉国内用户的付费意愿不高,所以我想现在海外试试,但后来发现效果也不好,每个月就只有那么几个付费用户,我也蛮沮丧的,后来干脆就放弃墨刀,加入朋友的团队,做另一个项目了。其实我觉得自己当时心里也有点急功近利,心态急躁,耐不下性子,如果当时坚持做下去,墨刀也许会发展的更好。
Q:那后来为什么又重新开始做墨刀了呢?
A:13年的时候,有次和朋友聊天,他告诉我,虽然你已经不维护Mockingbot这款产品,但我有几个好朋友还在用呢。他们都觉得挺方便的。这句话点燃我重新做磨刀的希望。那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爆发,App开发的市场有很大的需求,所以我就辞去工作,开始专心做墨刀了。
Q:哇!感觉总算拨云见日,熬到头了!
A:恩恩,我觉得自己还挺幸运的。恰巧在2014年,国外有个应用发现平台Product Hunt 开始兴起,然后国内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的产品,例如NEXT、MindStore。我就在这些平台上提交了墨刀,本来也没有抱太多期待,但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平台的用户大部分都是产品经理设计师,和墨刀的用户度高度契合,墨刀一下子就获得了几千新增用户……
Q:恩,其实,墨刀和我们知群目前的用户也是高度契合的!哈哈,来来来,给你一个打广告的机会,你觉得墨刀和其他原型制作工具相比,优势在哪里呢?
A:(眼睛开始放光!)那我就不客气咯。首先墨刀是针对移动 app,上手很简单,甚至有一些没有专业技能的高中生也在使用墨刀,PS 也不需要掌握,全部功能模块化,一切操作皆可借由拖拽动作完成。在我看来,产品就应该如此简单易用,其次墨刀在团队协作上也很方便,除了原型图的共享之外,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的协作也可以通过墨刀进行,设计师只需要将Sketch文件上传到墨刀,然后分享链接给工程师之后,工程师就能直接获取设计图的各种元素:宽高、间距、字体颜色、大小等等。
Q:铛铛当~ 广告结束~ 我们来继续聊聊产品。对于产品来说,最纠结的地方可能就是功能的取舍,你一般是如何决定加这个功能或者不加呢?
A:用户的反馈是最重要的。创业初期,我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用户的建议邮件,这是我们产品迭代维护的基础,但是,我不会因为一两个用户的意见就变更产品,如果大量的用户反馈的都是同一问题,那我就不得不做些考虑了。所以,我们许多的功能都是用户提出后,我们才开发出来的。
Q:未来墨刀会有比较大的功能改版吗?可不可以提前剧透一下~
A:恩,未来我们依然会把重点放在协作平台。目前已经实现了设计和开发比较好的协作。比如对于程序员来说,只需要一个插件就能将原型导入开发环境,一键查看产品的设计数据,比如某一按钮的长宽高。设计师也能将做好的高保真设计图通过插件导入到程序员那里,方便程序员使用。之后,除了产品、设计和开发之间的协作,我们还会把运营加进来,比如运营在产品上有需求的话,也可以直接通过墨刀同步给产品。
Q:最后我还想问问元一老师,如果你现在遇到十年后的自己,你会问些什么?
A:(沉思了一会儿)我可能会问他: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阶段了?…《未来简史》那本书里不是说过,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的危机,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会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 「神人」。所以我很想知道未来会不会出现神人……
Q:果然极客关心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像我这种俗人只会关心未来的股票走势
A:哈哈,因为平常老和同事们讨论 AI,人工智能。所以下意识地就比较关心这些!!
Q:恩~ 好啦!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元一老师抽出时间接受采访!
A:嗯嗯,不客气~
采访完之后,元一又匆忙赶回公司加班了。对于元一老师来说,墨刀不像是自己的事业,反而更像是自己的亲骨肉。
那天临走前,我多问了一句:元一老师,除了做墨刀,你还想尝试其他什么产品么?
元一特别认真地回答我:「我暂时不会去想别的,墨刀还在成长中,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我还是会全心投入在墨刀吧。」
是啊,几年前,他一个人坐在家里,度过无数孤独的夜晚,用代码把墨刀「孕育」出来,中间经历过波澜和低谷,如今在团队的努力下,墨刀好不容易一点点茁壮成长,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呵护和培养!
我们也衷心地希望元一家可爱的「熊孩子」墨刀能越来越好!
END
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人物访谈」,可以查看往期人物访谈精彩内容!
「知群」的【人物专访】希望帮助更多中国的优秀设计师、产品经理发声,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得以受益。目前【人物专访】已经采访了金蝶大数据首席体验师刘云天、ARK 创新咨询公司 CEO 滕磊、淘票票产品经理党韬、映客产品总监张涛、小米产品总监李创奇等众多国内资深设计师和产品人,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推荐采访对象和问题,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