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你还记得《滑稽王小毛》吗?

上海人,你还记得《滑稽王小毛》吗?_第1张图片
网络图片

“笑也是乐,乐也是笑。我是滑稽王呀王小毛,嘿,王小毛。莫忧愁,莫烦恼,生活中矛盾免不了啊,免不了……”。上海的朋友们,不知你是否还熟悉这首主题曲。

1987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一档滑稽小品栏目——《滑稽王小毛》,于每天早晨6点至6点半在电台中播出,这档栏目将上海的滑稽戏和广播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当时来说真是一次大胆的创新。

《滑稽王小毛》整整播出了15年,1000多集。对于我这样的80后而言,成为了咱们这一代共同的记忆。

每日清晨,伴随着透过老虎窗的阳光从睡梦中醒来,耳畔传来弄堂里嘈杂的招呼声,扇煤球炉的扇子声,还有就是收音机里《滑稽王小毛》的片头曲。

收听《滑稽王小毛》俨然成了上海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如同吃饭喝水一般。

故事的主人公王小毛,是一个普通平凡的青年,心地善良,孝顺母亲,也爱助人为乐。但同时他身上也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成熟,在生活中闹出了各式各样令人捧腹的笑话。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使王小毛这个角色显得鲜活实在。听众们虽只闻其声,可总有一种形象跃然眼前的真实感受。

《滑稽王小毛》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广播剧,弘扬精神文明,社会公德。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为人处世的道理表达出来,笑过之后往往使人深思抑或是警醒。编剧借“王小毛”之口向听众们传达真善美的人间真情。

记得有一期节目,主人公王小毛去饭馆吃饭,饭馆开在证券交易所对面,而老板就是一位炒股票的股民。谁知那天股票走势忽上忽下,饭馆老板注意力全在街对面证券交易所的电子显示屏上,根本无心炒菜。端上来的菜不是淡而无味,就是咸得过份让人难以下咽。

瞧出其中缘由的王小毛,用诙谐打趣的方式跟老板抱怨道“一心炒一样才炒得好,两样一起炒,只怕是两样都炒不好”(这句话用上海话表达十分幽默,用普通话就差点意思,权且说个大概意思吧)

老板听后“哦……”了一声,似有所悟。

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感觉无论在过去还是将来,在任何一种时代背景下都不会过时。一个人应当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切不可心猿意马,心浮气躁。

当然,《滑稽王小毛》涉及的题材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无不从市井生活中的一点,折射出大社会的一个面,每次听完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只是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人、事、物都随缘而来,缘尽而去。随着演职人员陆续退休和转岗,后继无人。《滑稽王小毛》也迎来了最后一集。

依稀记得,最后一集的名称就叫《关门大吉》,王小毛的妈妈是电话间的接线员。随着手机的普及,共用电话间则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纷纷拆除关闭。王妈妈在这座公用电话间工作了十几年,很有感情,决定站好最后一班岗,一直值班到零点电话亭正式关门。

这一天正巧是大年夜,王小毛给妈妈送年夜饭,本来以为在公用电话亭里两个人会冷冷清清,结果不一会儿,街坊邻居都来了。有以前在电话亭跟王妈妈吵过架的,特地来赔礼道歉。有以前打电话赖过帐不付钱的,专门把钱给送过来……一众街坊领居热热闹闹的挤在小小的电话间里,当灿烂的烟花升起,爆竹声响起,人们只有欢喜没有伤感。

不知是编剧有意为之,还是某种巧合,愈是如此结局愈能勾起人们的不舍。

时代在变,有的东西会消失不见,但有的东西永远不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海人,你还记得《滑稽王小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