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讲堂十印谱

篆刻讲堂十印谱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1张图片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2张图片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3张图片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4张图片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5张图片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6张图片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7张图片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8张图片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9张图片

印谱是汇辑古今印章艺术结晶的专书,是攻习篆刻艺术不可或缺的临习范本,也是以后大家自己设计篆刻作品时,很多入印文字的参考资料。它记录了当时历史的印章风貌,和艺术走向,能让我们见到当时印家的篆法、章法、刀法等方面的特点。印谱以原印钤盖的最为宝贵,能如实地反映古代印章的原貌和内涵。还记得我们在之前讲到过王福庵先生曾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顾问,目睹了清宫所藏的书画器物精品,使书法篆刻艺术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但是如今我们已经很难看到此类印谱了,如果你身边的博物院有此类的展览,一定要前往观赏学习。现在我们比较常见的是制版印刷的印谱,这是我们比较容易找到的可以好好学习的资料,当然我们也会不断的把一些印谱带给大家,但是我们拍摄的学习示范作用又会减弱很多。用石质等印材或者木刻翻摹的印谱,均失神韵,不推荐大家用来参考学习。

迄今得知最早的汇辑的印谱是唐代窦臮(音,计)《述书赋》卷之下《印验》。其后是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辑录了自唐太宗“贞观”小印始的古今公私印四十九方。北宋杨克一继辑《集古印格》。宋徽宗辑《宣和印谱》,不得不说宋徽宗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好的艺术家,可惜此印谱已经失传。

这之后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明代隆庆壬申年(公元1572年)。顾从德所辑的《集古印谱》二十部,收古印约一千八百余方。三年后顾从德又在原印谱的基础之上,增添古印三千余方。此印谱传至今日,只剩下一部六册完整本。此外,还有万历丁亥年(公元1587年)杨元祥所辑的《杨氏集古印谱》。万历丁酉年(公元1597年)范大澈所辑的《范氏集古印谱》。万历乙卯年(公元1615年)郭宗昌所辑《松谈阁印史》。这四部明代印谱,共有古玺印约六千二百余方。

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印谱有1840年吴式芬所辑的《双虞壶斋印存》,将战国铒列首位,并且较为有顺序地按印章产生的时代编排。吴式芬之后还辑有我国第一部封泥专辑印谱《海丰吴氏藏汉封泥》。其外还有陈宝琛所辑的《征秋馆印存》。还有首次将印纽拓墨,与红色印章同排于印谱中,相映生趣的郑鹤舫所辑的《望古斋印存》。陈介祺辑《十钟山房印举》,此印谱有一百九十一册,存印一万零二百八十四方,是印谱史上的巨著。

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感谢这些先贤们的心血,使我们在千百年后,还可以领略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

推荐给大家一些印谱

《古玺汇编》,罗福颐主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广集春秋战国玺印,并注有释文。

《十钟山房印举选》,上海书画出版社从《十钟山房印举》中精选古印二千余方成书,并加附释文。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

《上海博物馆藏印选》

西泠印社出版的

《二百兰亭斋古铜存印》

《西泠四家印谱》,集丁敬、蒋仁、黄易、奚冈的传世印章,并附有边款。

《西泠后四家印谱》,集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的传世印章作品成书,并附有边款。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

《吴让之印谱》

《赵之谦印谱》

《吴昌硕印谱》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10张图片

如今我们可以买到的有很多,作者推荐的上海书画出版社和西泠印社出版社的印谱最佳,而且有很多簿册。北京荣宝斋出版的也非常不错。

当然还有很多印谱,虽然名气不大,但是丝毫不妨碍这些印谱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更为我们学习篆刻提供了范本。

《印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11张图片

《飞鸿堂印谱》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其中的篆刻滕王阁序,令人敬服。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12张图片

《小石山房印谱》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13张图片

《近现代书画家印鑑》中国戏剧出版社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14张图片

还有很多无法为大家一一列举了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15张图片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16张图片
篆刻讲堂十印谱_第1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篆刻讲堂十印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