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冀呈雪,是易效能成人一阶Y 259的学员,也是亲子时间管理YQ 136的学员。
1. 明确了作为父母的角色:
* 陪伴者:我们不是静态的陪伴,不是简单的给她做出图表,给她工具,实际需要的是互动的交互,尤其是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需要给她正向的反馈和引导,成为动态shi的深度陪伴者。
* 支持者:此外我们要成为支持者,我可以接受孩子的失败,但是不接受她不敢于去尝试。
* 有效缓解孩子的压力:过度的紧张和压力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源,也是他们不愿意去接受挑战的原因。其实,困难背后隐藏着一个机会,恰当的压力是成长必需的,让他们可以成长的更好。但是过度的或者持续的压力是造成心理问题的根源。所以我们需要及时的给予孩子帮助,多与孩子交流,及时的关注到孩子需要哪些帮助。帮她在面对挑战的时候缓解压力,寻找继续前行的可能性。
* 需要避免神器的坑:不能简单的把番茄钟和青蛙池丢给孩子让她自己去操作。孩子经过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已经有很多青蛙需要去吃,不能强迫孩子去吃很多只青蛙,比如增加孩子的网课,多余的练习题,背诗,练字,背单词等。
* 要给孩子留白:要给孩子留出玩的时间:跟孩子探讨她希望做些什么来放松一下,不能除了学校的学习就是回家做作业,做完作业就睡觉。一定参与到孩子的探讨和提议的活动中,如果一天不能完成,放入一周的时间里去考虑,给孩子留白,缓解压力和负担。需要看到孩子的压力,帮助孩子去调整本能冲动造成的巨大压力和情绪冲动。
* 及时的给予孩子帮助:识别孩子需要支持的点,及时的,主动的帮助孩子, 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并可以避免孩子情绪和神经机制的损伤,逐步建立自控力,帮助孩子增强他调节情绪的能力。
* 反馈者:孩子难免会有情绪和未被满足的需求,她更加需要我们的倾听和理解,我们不能指手画脚的批评和指责。但是我们成年人之前经常给予负向的反馈,不自觉的流露出的负面的反馈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 提醒而不监督:我们可以多次提醒,但是不要监督。对于孩子进行日常教育的过程需要三个步骤:预设,提醒,督促。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动化,但是每个孩子对事物的敏感程度不同,有的孩子需要提醒几次,有的则需要几十次才能够固化到习惯中。
* 不带情绪的提醒,而不是带有情绪的指责。需要的是不带情绪的反馈,而不是带有情绪的监督。
* 清单使用的度需要把握好:课堂上我们学习了睡前清单,早起清单,作业清单,但是不能清单太多,到处贴清单,会显得过于严厉,过于机械。不能过度的严格导致孩子怕犯错。如果没有清单,会让大人的标准不一致,让孩子无所是从。清单一定要有,可以保持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保持一致,有具体的参考标准,让爸爸妈妈成为客观而又中立的反馈者,而不是靠感觉和情绪去决定。
* 用问问题的方式让孩子找到答案:
* 我们需要去进行适度的引导,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去共情,我们需要做的是父母教练,是一面镜子,让孩子感受到被支持和尊重,不是监工。
* 不要试图去做神一样的父母,我们也曾经犯过错,遇到过困难。犯错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从错误中吸取到了什么。比如孩子丢东西,丢东西是物品没有管理好,父母不是直接批评,而是讲述自己小时候丢东西的故事。丢东西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状况。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以后我们该如何避免发生,比如列书包清单并进行检查,变成了孩子的下一步行动。
*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她明白在遇到问题,错误和失败的时候该做什么,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
* 2. 调整陪伴孩子践行的心法
* 孩子的段位图:放入每日检视
* 不必后悔晚来学习,只要开始,永远不晚,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抱有希望。因为虽然琪琪7.5岁我才第一次进入课堂,现在她8岁自己在渴望了很久之后终于走入课堂,但是进入课堂后她的改变是非常显著的,也享受了高效学习痛快玩的感觉。正如大海中航行的船,尽管有风浪,但是只要我们航线正确,知道彼岸在哪里,一路前行,总会到达。
* 时间践行是一辈子的事情,错过了前面的几年虽然有些遗憾,但是我们更要庆幸自己已经有意识走入课堂开始学习,并陪伴孩子践行,这已经是万分之一的家庭才有的机会。全国大概有1亿学龄家庭,只有1万个家庭走入了易效能亲子时间管理的课堂,我们是那幸运的万分之一。在走入亲子时间管理课堂的家庭中,大概只有30%的家庭是父母一起走入课堂,我们能够一家三口同修,更是幸运的三万分之一,所以彼此同频,彼此支持,一定能享受践行所带给我们的丰硕成果,养成我们想要的好习惯,达到我们想去的彼岸。
* 3.践行常见的挑战有哪些?
* 入手点
* 从调整作息开始
* 从孩子最感兴趣的点开始
* 日检视习惯的养成
* 睡前悄悄话
* 运动习惯的养成
* 培养自主改变的意愿和动力,明确自己改变的目的,才能拿到自己想到的结果。庆幸琪琪在进入课堂前已经有9个月的培养期,她对时间管理已经有了概念,青蛙池和番茄钟也有使用。我和爸爸已经养成了日检视的习惯,所以此次她进入课堂,我们先从调整作息和睡前悄悄话开始,关灯红线定在了9:00,改掉了暑假期间9:30甚至更晚才能关灯的问题。睡前悄悄话真的有效改善了亲子关系,关灯以后孩子更愿意敞开心扉说一些她平时不愿意说的话,比如前天就分享了她在学校跟同学的一次不愉快(同学认为她没有领导力,她觉得很委屈)。比如我们有时候放学后我接她回来时,她就开始要求先打打分,我们因为打分,就有了打开话匣子的机会。讲一讲为什么打这个分,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我们是给自己打分,不给对方打分,除非对方要求,如果孩子要求,那我就讲闪光点。
* 清单该做哪些
* 3岁以前的清单是给抚养人使用,特别适用于有多个抚养人或者更换主抚养人的家庭
* 起床清单
* 睡前清单
* 出门清单
* 活动清单
* 洗澡清单
* 抚养人使用的其他各种提示
* 学龄前孩子清单
* 24小时时间饼图
* 早起清单
* 睡前清单
* Ipad和电视规则
* 餐桌礼仪
* 洗澡清单
* 收玩具的流程
* 小学阶段孩子清单
* 24小时时间饼图
* 早起清单
* 睡前清单
* 放学后清单
* Ipad和电视等电子设备规则
* 孩子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挑战?
* 一定会遇到起伏:和顺与不和顺交替
* 第一个30天:激情期
* 理念很清楚,上课的热度还在
* 第2个30天:疲惫期
* 有的孩子会抵触清单和番茄钟
* 番茄钟
* 幸好琪琪在我的上一阶段已经熟悉了番茄钟,这一次的践行是对清单进一步熟练,并喜欢应用。下一步行动:睡前清单还需要贴到面板上。
* 情绪 升起的时候我们要思考我们要的是对错还是结果?
* 如果孩子用生气来掩盖挫败感,我们要及时引导情绪。
* 清单
* 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契约,找到中间的平衡点,孩子一定要参与,不能家长独裁。
* 尽量孩子制定。
* 也可以家长定,孩子参考,最终还是孩子自己制定。完美的清单不适合投入当下的现状。
* 清单必须基于现状,不能只是代表美好的心愿,否则没有可操作性。
* 先帮助孩子养成看清单的习惯
* 每个清单要按照模块划分,先梳理出模块,逐个的去细化,方便孩子了解自己的进步,不要期待百分百达成。
* 比如早起清单可以划分为穿衣起床、洗漱、吃饭、出门前、
* 清单是行为参考的标准,但代表标准化的行为。我们要告诉孩子今天没做到不是明天不做的理由。要去探讨今天没做到的原因,可以探讨明天如何做到或者看是否需要调整清单。
* 第3个30天:稳定期
* 4.我的课后行动是怎样的?
* 1. 家庭会议:组织家庭会议,达成一致的目标,和全家共同的约定,聚焦目标,每月一事。提前写出日程,分工主持人,时间大臣和记录大臣。
* 收集目标的过程中不评判。
* 孩子和父母教练公布自己的目标。
* 目标要重点关注,聚焦。目标不贪多,保证精力不分散。
* 琪琪昨天就主动提出来要去完成本周她的目标,每周完成1本30页以上书籍的阅读(学校要求的除外)。
* 2. 时间轴:饼图和清单试用2周。还需要使用时间轴,记录孩子实际的生活情况。进而对比是否符合饼图的设定。
* 3. 日历和排程:在孩子和自己的日历上排程出亲子践行的各个时间节点,并提前安排好将会议、清单讨论制作时间、周检视时间等等。——我已经加入1 todoS list,还需要把会议信息放入1 CalendarS。
* 自问三遍:这件事对我重要么?我真的想做么?确定想做后,排出确切的时间,并去完成。
* 5.我该如何协助孩子
* 1)共情: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在真心倾听的情况下,再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 2)认可孩子的感受:去感受她的正面和负面的感受,重复她的话,认可孩子的感受是建立跟孩子链接的重要方法。
* 3)先解决自己的压力:在帮助孩子之前,先给自己解压,避免将外部和工作的压力带入到对孩子的陪伴中。
* 4)接纳孩子的现状:不需要捶胸顿足的去后悔错过的敏感期,我们要接纳她的现状,不仅仅是加油和督促,而是温柔的双手轻轻地推着她去前进,感受到来自我们的支持和尊重,而不是去埋怨为什么没做到。做不到是正常的,调整后持续去做就会有结果。一件事情没有结果,很多时候是因为持续时间还不足。我们作为父母教练,首先要控制我们自己的情绪,接纳现在的孩子和自己,慢以致远。紧张和焦虑会传染,并且不会对孩子有任何帮助,要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使用番茄钟和清单。清单只是给了方向,并不是当下就要达成的目标,不要因此给孩子带来额外的焦虑和紧张。大多数人都喜欢懒散、拖拉的现状而不愿意去改变,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想去逃避焦虑和紧张,我们一定要关注到她要去改变时的厌烦和紧张,所以我们要一点一点的变化,不断的重复,给她适应的过程。
* 可以尝试让孩子设置每周的挑战,轻轻的推着走出舒适区,不断成长。
* 5)深度的互动式的陪伴
* 有的时候孩子不会表达她需要什么,我们父母需要去观察
* 把“你去做什么”变成让“我们一起做什么”——现在我会说我要开启番茄钟了,她就也会应声,我也要开始番茄钟了。
* 每个困难背后都是机遇,不能简单粗暴的推着她向前,而是量身定做适合她的清单和目标。
* 用我们父母的目标,在监督我们实现的过程中,会影响和感化到她对她目标的设定以及达成。
* 6.完成课后作业
* 1.记录孩子一天实际时间的构成,记录一周。
* 2.组织家庭会议,设定或回顾30天目标,确保按照练习册最后一页的提示完成目标、障碍
* 3.列出所有清单:给自己设定2个番茄钟的时间,做一次全面的亲子班课后搜集,结合目标和行动设定亲子共同成长的目标清单。
* 每个30天只聚焦一件事上,完成当下的挑战,再从中和孩子挑出下一个挑战。
* 目的是清空大脑,尽量搜集,全部写下来就不会焦虑。可以是目标,比如:早睡早起、每天30分钟阅读、每天1小时运动、番茄挑战1-4阶、每天列作业清单、作业后收拾书包。也可以是行动,比如:做看板、整理衣柜、物品贴标签等等)
* 4.检视打分:
每周参加班会前,和孩子回顾各项打卡情况,请孩子给自己本周在自我管理上的情况打分(孩子自己打分,父母不评判),父母也给自己打分,客观的分析做的好和不好的地方,下周如何改进。
* 5.日历标注:课后作业:
在日历上标注出周检视、月检视、家庭会议等践行过程中重要活动的时间截点。
第二次回听丫丫老师的锦囊,这次我的态度谦和了很多。上一次还是9个月前,一边做家务一边听,听完匆匆写了学习感悟,这一次,是设定了3个番茄钟,认真的听,认真的记录,感悟大不同。同样是花了时间学习,这一次,我收获更多,因为我更加认真,更加笃定,相信会带给我和孩子更美好的关系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