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上期《陪你一起读极简主义》。上回文说到人际关系,边写边感慨万千,感叹平素里经营人际关系时,注意力严重跑偏。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一听便知。
2018年初,单位(银行)给分配了几百万的存款任务,达不到指标会有各种负激励。接到任务那一瞬,说实话挺奔溃的。来当地工作不足三个月,举目无亲,哪谈得上人脉和客户资源。更糟糕的是,入职以来,从未接到过这样的任务,营销存款,根本张不开口啊!
无奈任务还得想办法完成,否则,作为管理层对员工没有说服力。怎么办?一般人都会先向亲人朋友求助,我就是那个一般人。
于是,首先是无所顾忌的给亲人们打电话,根本没考虑语言雕琢的事,张口就是“我有几百万任务,把你的闲钱都存在我账户上,到期连本带利一起还”,就这样,简单粗暴的把父母兄弟和七大姑八大姨的money一气都归集到自己名下。
然后脑海中对朋友海选了一圈,选择了几个我认为有资金实力的,或者资金也许并不雄厚,但愿意帮忙,支持我的朋友,拨通了他们的电话,结果让我很伤神,表示精神支持的多,资金支持者少之又少。要么是我对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份量过度自信,要么是我对朋友的可自由支配资金判断失误。最后一琢磨,居然也符合二八定律,无论金额大小,仅有20%的朋友选择解囊相助。
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无论如何,我要感谢我的朋友们,挣钱不易,重在心意。更要感谢用资金支持我的朋友们,单就物质方面讲,钱无疑是最重要的,你们愿意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我这里,凭的绝不仅仅是信任,我更愿意相信是情义。尤其是长时间不联系的朋友,也许还要上升到情怀。
最后进行“轰炸”的是工作中有利益关系的人群。正如查理芒格所言,“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一遍电话打下来,无一例外都答应帮忙。
故事讲完了,还说人际关系。《极简主义》作者瑞安和乔舒亚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包含八个主要元素:爱、信任、诚实、关怀、支持、专注、可靠和理解。
先说爱。我们应该努力去了解爱的人所需要的,我们应该为他们竭尽所能,不遗余力。反观自己,爱恰恰是自己最先忽略了的,永远都是索取大于付出。对于十几年杳无音讯的同学,都会在突然收到对方请柬的时候,慷慨排出五百大元礼金,然后继续保持杳无音讯。但是对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竟能做到惜字如金。读文章的你是这样吗?如果是,立即整改吧,免留遗憾。
再说信任和诚实。书说,信任是一种良性循环,它将鼓励双方诚实交往,如果一段关系不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那这段关系就不值得维系。(但我觉得,一些善意的谎言无论如何都是必不可少的,诚实有时需要条件,否则你会招惹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关怀和支持。他是我们为人际关系作出贡献的终极方式,意味着我们非常在意某人,能随着他的情感波动而让我欢笑让我忧。对此,我敢说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对有效的人际关系给予更多关怀,我们的很多注意力浪费在了毫无意义的应酬上。饭桌上寒暄几句,几杯酒下肚,大家都是好兄弟。然后就在没有然后了。即使有小部分人能再见,但那时,连名字都要绞尽脑汁想半天,有时还得借助联想记忆。汗……
木木不由得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对我永远都是100%的关怀和支持,永远都是心随木木动,高兴我所高兴,悲伤我所悲伤。写到这儿,木木又泪崩了,我亲爱的爸爸妈妈,也许只有在这里我才有勇气说出对你们的感激和爱。倘若在平时,你们看到的永远是我那副冥顽不化的面孔。
关于专注,书的作者说,不要打电话,不要聊语音,不要发短信,不要用余光看电视。(我觉得要分情况来看,如果条件限制只能通过前三种方式来沟通,那只要做到沟通时专注对方的表达内容和传达的情感就行。至于用余光看电视,我坚决同意,不知大家有没有感觉,当你和另一半想说点啥时,他一边干别的,一边和你应付,你是不是顿时感觉说话的欲望减去大半,很愤怒?)
如果做到以上六点,那我们给他人的感觉无疑是可靠的,这也是书中提到的绝佳人际关系中的第七大要素。
至于最后一个要素——理解,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要经历四个阶段,容忍,接受,尊重和欣赏。其实木木认为,我们在大多数人际关系中,如果能仅仅做到最后一点,对他人来说,也已经是很赞了。
最后祝愿我们都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