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侪教学法——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13

同侪教学法——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13_第1张图片
每日分享

台湾的徐老师看到每日分享说到同侪教学法,她非常激动地说:“看到今天的每日分享,提到「同侪教学」,刚好今天早上又去代了两节课。我们想要照看到每个孩子个别的学习,但老师只有一个。虽然信息技术能帮我们看到更多,但老师依然只有一个。善用同侪教学也是我必用的招式。”

什么是同侪教学法呢?在第15讲中,王博士详细地做了介绍:

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的玛祖尔教授在教学大学普通物理课程时,由于修课人数经常高达一两百人,过多的学生使他难以掌握他们的学习概况,也就很难依据学情随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深浅和进度快慢。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提出“同侪教学法”(PI),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PI核心理念是让学生教学生,也就是学生在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后,必须向其他同学清楚说明自己的想法,同时要听取对方的说法。这个将自身所理解的内容说给别人听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不论其想法是否正确,在吸收观念后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便促成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进一步深层思考,再通过与他人交谈的过程,固化自己原来已经正确的想法,或是修正思考错误的概念,使知识学习达到更加深化的效果。

实施同侪教学法的方式:

教师并不直接开始教学,而是先抛出概念题让全体学生作答。这个问题必须能触发学生思考,因此不能是单纯记忆性的题目。学生完成作答后,教师根据全体答对率来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若答对率超过70%,表示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理解该问题所代表的知识概念,教师只要进行简单讲解便能进入下一个知识概念的问题:反之,若答对率低于30%,表示多数学生无法掌握该问题所代表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任细讲解。

当答对率介于30%至70%之间时,显现出学生之间对于该知识概念理解的分歧情况,也就是答案分布较为发散,此时教师应将学生就近分成不同小组,每组二或三人,每一个人应将自己的答案,以及选择该答案的想法向其他组员说明。这个说明自己答案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对其他组员进行“教学”,也就是同侪教学。在同侪教学的时间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同一问题再次作答或另外提出一个相同知识概念且难度相近的题目来让学生回答,然后依据相同判定标准来决定所采用的教学策略。

(详见P.80-82)

同侪教学法——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13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看完几页介绍,详读这几段解释,我的理解是:同侪教学法就是当答对率介于30%至70%之间时,教师采用学生教学生的方法。这边的学生教学生,不应该是简单的辅导,而应该是一种有思考的对话。教学时,学生不确定自己选择的答案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不管答案是否正确,他们都能向组员阐述自己选择该答案的想法。说明者和听说明者都在对话中寻找差异,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想法。最终达到学会。

有研究表明,关于学习的保持力,看比听好,而效果较好的是马上去实践或教别人。同侪教学法,则让普通学生也能真正参与到这种“教”中,而不是被动的学。

关于同侪教学法,王博士还建议:

在学生对问题投票之后,教师不能让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是哪一个,最好连每一个选项有多少人选的数据都不揭露,这样可让学生保有自已的想法而不受他人选择的影响,因为有些学生看到某个选项选择的人数较多,可能会认为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因而改变想法,减弱了同侪教学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侪教学法——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