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读写|由纸质载体到比特载体……

新时代的读写|由纸质载体到比特载体……

——纸质载体读写与比特载体读写异同之我见


新时代的读写|由纸质载体到比特载体……_第1张图片

众所周知,如今的读写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笔者小时候,纸质载体的读写活动较之于比特载体的读写活动更为常见。而如今,比特载体的读写已经越来越多地嵌入世人的生活中。

这两种读写活动清子都经历过、体验过。那么纸质载体的读写与比特载体的读写有什么样不同的体验呢?

先说说阅读活动。现在市场上既有纸质书,也有电子书。根据个人的偏好,有人更适宜或更喜欢读纸质书,有人已经适应了或习惯了读电子书。后者显然更与时俱进一些。笔者小时候习惯了阅读纸质书,一下子突然涌现出那么多电子书,似乎有些不知所措,平时虽然也在或公众号上浏览一些文章,也偶尔浏览一些感兴趣的电子书,但是纸质书的体验还是觉得更惬意一些。因此,新时代有人以阅读电子书为主,纸质书为辅;有人则以阅读纸质书为主,电子书为辅。这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别。当然,如果是后者也不必勉强自己非要改变习惯,毕竟各人读书的目的和态度都不同,未必要与人雷同。若是为了消遣,读一些纸质书,也是一种精神享受。不过,进入读写新时代,让自己适应或养成阅读电子书的习惯似乎很有必要。纸质书和电子书除了在载体上完全不同、在阅读体验上略有不同之外,还有一些不同之处。例如,纸质书更占空间,而电子书占的物理空间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加上纸质书的创作、制作、出版和发行须要耗费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而电子书至少可以节约纸张,而纸张是由植物纤维等加工而成的,这么说来,电子书不仅节省了物理空间,也算是节约了资源了。再如,纸质书比电子书价格贵好多倍。因此,读纸质书,简直算是一种奢侈的精神享受了。加之,现在的电子书制作愈加精良,譬如某平台的电子书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字体,阅读起来似乎更加接近于纸质书的阅读体验。而且,电子书也开通了做笔记、搜索等功能,似乎比纸质书在信息关联性上更有优势。而比特载体上除了可以发布文字信息,还可以发布图片、视频,也似比纸质书在信息传播上形式更为丰富。

单从文字内容传播来看,比特载体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文章可以通过链接来使得文章与文章之间密切关联,更富有层次性。读了这篇文章如果有兴趣,可以跳转到另一篇文章。这也是纸质书不可比拟的。

因此,新时代的阅读活动似乎大有转向以电子书为主、纸质书为辅的趋势。但是,纸质书也自有其价值,除了其文化价值之外,还有审美价值,甚至是艺术价值……

说完阅读活动,再来说说纸质载体写作与比特载体写作之异同。

笔者小时候,几乎是用纸质载体来写字、写作文的。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变化发展,似乎比特载体的写作更为时尚。因此,有人在上写作,有人开公众号写作。这些都是在比特载体上写作。虽然比特载体上写作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且现在还有一种语音直接翻译成文字的技术,但笔者还是留恋纸质写作。毕竟这两种“写”是很不一样的。纸质载体上写作少不了纸和笔的配合,同时,写作者也须有书写文字的能力,而在比特载体上写作,与其说是“写”字,不如说是“打”字或“敲”字。前者是写在纸上,后者是敲击键盘输入比特载体。像在、公众号上“写”作,或者在微软的办公软件上“写作”,都是敲击键盘。因此,写作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在新时代也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有一些老人年纪大了,习惯了纸质上书写,较少用键盘输入(如果他们要把文章输入比特载体,便请人代劳了);第二种,另一些年轻人习惯了敲击键盘来写作,他们用惯了新时代的电子产品,反而不习惯提笔在纸上写作;目前或许大部分人是第三种情况,即先在纸上写作,然后按照现成的作品输入比特载体。写作即生活。各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因而写作的习惯有异。这是正常的,无可厚非,无可褒贬。笔者因为是小时候被要求纸质载体上书写。因此,常常很自然地“沦为”最后一种。偶尔因为时间有限时,也会“晋升”为第二种。但是,我还是认为纸上“写”作为一种技能,不可抛弃,毕竟书法是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希望我们能够尊重、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与时俱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时代的读写|由纸质载体到比特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