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之恋

古语有云:春夜多喜雨,又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可是,过犹不及,2018年春季雨多到发霉,听亲戚们说,地里麦子很多烂种发芽,不能再下雨了。如不然今年的麦子收成就无计可施定是青黄之年……当然,2018年上半年对于我个人来说,亦是“多雨之麦”,而且还是现在进行式。

“透过现象看本质”好吧,那么就先用理性客观的视觉找找问题的原因,希望能改变一下现况。

现在,对于爱情有很多各家流行语。譬如:爱情需要仪式化,心动不如行动,又如势均力敌……

德谟克利特说过:“没有节日的一生是一条没有客栈的长途。”也许我们对于他对爱情的理解是同意爱情需要仪式化的。

当经历过爱情的酸甜苦辣之人,对于爱情也许无法用绝对的理性分析评判。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爱产于心,本是一种感性思维,也许荷尔蒙起了催化作用,谁知道呢?在感性思考与心潮澎湃的过程中,领略到的不仅仅有人生的美妙,还有多少的无奈彷徨?我的理解是:仪式化需要爱情当事者对于彼此的尊重为起点,对节日的相对重视与倾心参与。彼此希望通过你我参与的过程,达到心神合一?即使不是心神合一,那么至少为双方灵魂多营造一个懂得的机会。任何懂得都是需要用心与统一时间为背景来铺垫爱情的。人生漫漫,好感之人一边相拥休息观景,沿途的小憩之欢,悦人悦己,何乐不为?陪你一程亦或陪你一生,无人可知,但美妙之处不仅是终点的完成度,还有途中每次遇见的激动与喜悦来支撑彼此继续前行。

很多人又说:爱情始于心动,终于平淡。现今社会比比都是佛系直男,南无阿弥陀佛,心动不要!行动不行!一副臣妾做不到的无奈-爱情的脚步抬不起来。纵观身边的种种,但凡为爱所执之人,宁缺毋滥之人最终大多败给了社会婚恋舆论与佛系男的“不,不,不”-不主动,不拒绝,不心动。爱情要么成了可有可无的“随他吧”,要么成了条件累加的买卖,要么成了无奈之鸡肋,要么成了真心人望眼却步的“奢侈品”。所以,“年事已高的我们”心动已经很难,行动更是谈何容易?德谟克利特还说:“对于一个特定物件的狂热的欲望会使的灵魂对其他一切都盲目。”哲学家如是,我们亦然,也许对于没有行动的暧昧,可以用哲学来诠释判断:他对你没有那么喜欢,仅此而已。

古语云:要门当户对。今有:白富美配高富帅之说。虽然,每朝每代总是会有一两个“灰姑娘”的励志爱情故事来朦胧我们的眼眸。但,纵观周边,大多普通人的爱情在条条框框下变得面目全非为普遍。身边也不乏因为彩礼,婚房,学历等等,即将踏入“围城”即将承担家庭重任的爱人们,在结婚之际分道扬镳。爱情变得复杂了,要用平方米来测量,要用学历来彰显,要用彩礼来铺垫,要用条件来规划,要用标价来计算,要用付出多少来平衡……如果毕达哥拉斯他能穿越,一定高兴得不得了而狂欢:“狂热的爱情居然是道数学题?”。也许,聊以自慰的是做不好数学题的我们,还可以感谢“老毕”同时代的阿那克萨戈拉,他的形而上学告诉我们:思想可以化解悲痛。所以哲学家们老早也一定饱尝了爱情的苦,而智者们也同样告诉了解毒方程:伤会在独立思考与一天天秒针的转动下得到艺术性恢复。

对于爱情也好,生活也罢,我们不仅每天都在行动,我们还在思考反思。苏格拉底也好,王阳明也罢都告诉我们:“心是一切的根源”。“不要尝试知道一切,否则会一无所知。”我们质疑不行动者也好,质疑社会婚恋舆论也罢,又或质疑爱情本身也行,我想我们独独不要质疑我们自己本身。毕竟,我们一直坚持的就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也许哲人还说过: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可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但存在决定意义本身,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自尊,毫无意义的顺从于他人,我们就不是我们了。爱情定是美不胜收的心动不已,可,对镜贴花黄的朴实无华镜中人-自己更是最珍贵的“一切”。

圣奥古斯丁说过:“要想能够理解就必须相信。”所以,我想我能做的就是相信一切。毕竟爱情来的时候会轻声扣动心门,告诉我无论好坏,一切都是值得的。先知有言:“如果你不相信,你将不会真正认可“。因此,我所理解的,我相信他……相信爱情会是一个与你有着势均力敌的,相似的三观与经历,历经风雨后淡定恬然心态的那个彼此。

一起看日出日落,当某天平淡来临,爱人们或小憩或制造N次心动,让彼此重新爱上彼此。变化着的是生活,永远不变的是爱意与真诚,相守一方相适到老。哲学在演绎生命,爱情确可以让我们的小日子锦上添花,希望是我的2018年的标识,也许青黄不接的麦芽可以用来做麦芽糖?!

你可能感兴趣的:(麦芽糖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