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派|智能变革时代,斯坦德与AGV行业的彼此成就

本期档案号468号  AGV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


受访人物 | 斯坦德创始人兼CEO:王永锟

采访主持 | 蝴蝶派创始人兼CEO:范  范

编辑 | 贾凯强


当前时代下,精准、高效、智能是各行业发展的关键,而随之技术的进步使得移动机器人(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AGV)技术,逐步走进了广大企业的眼帘。其不仅覆盖了第二产业的大量工厂,也造福3C行业。在未来,AGV技术的触角将会继续延伸,到如物流运输、仓储,精准定位等传统的产业难点将会得到更优的破解方式。市场足够大,蛋糕更诱人。区别于其他行业激烈的竞争状况,AGV市场可谓是一片蔚蓝的蓝海,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才是创业者们面临的真正考验,也是他们奋斗的初心,王永锟带领着同样怀抱信仰的青年才俊们,创建了斯坦德机器人(Standard Robots)。


蝴蝶派|智能变革时代,斯坦德与AGV行业的彼此成就_第1张图片



为优秀的系统集成商及终端制造工厂寻找标准化、可复制的算法应用场景;为客户践行轻资产、回报快的初期物流投入;为行业构建信息化、数据化的物流基础设施;斯坦德奔走在智慧升级的通途之上。


●高新技术服务高新行业●


AGV技术发展至今可以大致分为三代技术。

第一代技术是传统的磁条AGV技术,属于类似铁路运输的模式,需要在地面上铺设磁轨,它就能按照既定的路线去完成物料的运输,这种技术在传统的造纸、军工、汽车等行业应用比较广泛;


第二代是基于二维码的技术,在整个地面上铺满网格状的二维码,在有二维码的地方就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其广泛应用于电商仓储等领域;


第三代AGV技术是基于激光视觉导航的一套激光导航技术,它来源于无人驾驶技术在室内的应用,利用激光雷达和视觉摄像头扫描周围的环境,能够准确定位并绘制出场景地图,也就是基于地图的高精度的导航替代了传统磁条。

第三代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其使得传统生产模式变成柔性或离散化的模式,更贴近于未来的智能制造和智能生产。其使得生产成本越来越低,效率越来越高,目前绝大多数率先应用的都是3C行业,因为他们的工艺变化比较快,对于定制化和小批量生产的需求比较大,传统的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而斯坦德的目标就是给3C行业的提供最专业的、基于机器人的新一代的物流解决方案。事实上,目前国内市场上做激光跟视觉导航AGV的企业的话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在2015年到2016年成立的。这两年间,无人驾驶和AI产业蓬勃发展,降低了计算平台、GPU、以及激光雷达的成本,整体核心成本都下降了,所以这一技术在工业领域得以充分发展。

AGV技术的市场很大,同类型的企业都处在早期的各自发育之中,竞争还不是特别激烈。不过在王永锟看来,在工业领域占有先发优势后,会让其他人获得同一客户有较大难度。即使成本端有很大的下降,工业客户追求的还是稳定和可靠,不会轻易的更换供应商。


而且,AGV行业发展最大的目标不是竞争,而是替代老一代的技术,这就需要各家企业共同教育市场,把蛋糕做大,这样才能惠及每一家企业。

教育市场并非易事,很多客户使用传统技术已经三十多年了,大量的技术迭代使得目前成本已经非常低了。而新技术则面临体量较小,短期成本较高的问题,从而会使企业忽略新技术会使工作模式整体提升,长线降本增效的效果。

斯坦德是从多个角度降低新技术的成本,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整个的生产的非标性,使得生产成本下降;再者就是“以软抵硬”,用软件的手段去抵部分硬件的功能,这样就能再次使得成本降低。总结来看,要让客户认可自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本身要过硬。


●高效迭代,自主研发●


产品的打造需要的是不断的打磨和改进。斯坦德每年产品要迭代两个大的版本,包含硬件和软件。

01软件迭代

主要是更易用、简便、高效,让算法更自动化;


02硬件迭代

一方面要产品更加标准化,把以往服务过的客户共性需求抽离出来,沉淀到产品里面去,变成标准部分;另一方面是要把非标的部分也尽量的做成标准的模块。


对于AGV技术而言,移动底盘是承载产品的核心。而斯坦德绝大多数移动底盘已经完成标准化、模块化,对于其他非标的部分和底盘之间如何进行兼容,则涉及到很多设计层面的东西,斯坦德在尽可能地在两者之间进行兼容。兼容既要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又要同时满足自己生产工艺需求,斯坦德在平衡客户需求、成本投入、标准模块化三者之间的矛盾时,参考了汽车行业的设计,也就是以模块化设计,在软件层面上做了很多的迭代和升级,做到尽的易用和简便,用软件的手段抵部分硬件的功能,如自动化适配、自动化部署、自动化标定、自动化调试或自动化识别等等,解决了很多非标的问题。

王永锟在学校的时候便开始做SLAM算法,而在公司早期也是负责SLAM算法,几乎市场上所有的算法模型他都有涉猎,但最终发现依然没有试用的算法,索性便推翻重建了整个SLAM算法模型,包括里面的优化器都完全是自己写,没有使用任何开源代码。SLAM是核心稳定模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定位要足够准确,绘图质量要足够高。在王永锟看来,算法的本质其实不是算法,而是数据,有怎样的数据,就会出现怎样的算法。算法的目的是解决在数据流的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斯坦德主要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在具象的数据流下运转,这是很符合应用场景的,而这也正是自主研发的好处所在。


在未来的战略布局上,王永锟还有其他想法,在未来三年之后,当3C行业已经做到极致,斯坦德就要寻找第二个增长曲线,目前,斯坦德关注的第二增长曲线会垂直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原因在于斯坦德已经在海外布局日本汽车行业,相当于是打样板,为他们提供适合的、高效的物流系统,等到时机成熟后这一套技术都可以回归到国内,接着打通国内的市场。


●心向远方,脚下的路才能更直●


发展的核心是人才,而斯坦德也一样永远对人才保持渴望。王永锟认为,人才的天赋和基础都是差不多的,但主要看一个人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哪里,在哪些领域做的足够专业,根据人才的这些“属性”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配合度,便架构出一个高质高效的工作团队。斯坦德是一个靠团队运作的技术公司,单兵作战能力再强,在有限的时间内,也无法与团队协作相提并论。


那么如何才能让团队之间更好地融合和协作呢?

首先,每一个人才都要精挑细选,一定要有技术背景,才能在协作时有光芒和热量发挥出来;

其次就是核心理念——企业内部文化,用文化认知和归属感来吸引并留住人才,只要大家是因为认可公司文化才加入的,他们自然会相互认同和配合,无论是在公司管理层还是业绩上都有显著效果。


那么斯坦德的企业文化和目标是什么?

王永锟如是说:“我们的目标是想做一家全球领先的机器人的品牌,希望能够为全球的工业客户提供最专业的机器人的物流产品和服务。全球目前没有这样的供应商,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这样的供应商。我也不知道全球第一或者全球最专业是什么水平,所以就只能按全球最专业的水平来要求自己。基于组织给予的信任,主张扬长避短的文化,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才华;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也主张包容,最后形成了我们良好的企业氛围。”

高远的目标,对CEO本身的要求也是多维度多层次的。王永锟作为创始人兼CEO,所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他从学生时代开始创业,没有经验,于是他认可“名师带路,不走弯路”的信条向师傅求教,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创业中痛苦挣扎时,会看到并不是只有自己痛苦,所有在这个阶段想要打拼的创业者都面临着必须的痛苦;此外,他也在和别人交流经验,分享看法,提升了对自己的认知。他说自己就是公司的一个火箭助推器,希望把公司推的更高,为公司做更多的贡献。


【问道投资人】


本期飞行嘉宾 | 国科嘉和执行董事:

                           丁润强


Q:为什么投资斯坦德?

A : 科技赋能下的工业开始向智能进化!生产工艺解耦、种类批次多样、质量标准严苛、全生命数据可追溯……

这些都是工业生产过程面临的严峻挑战,斯坦德移动机器人及柔性厂内物流解决方案可以灵活应对生产需求变化,用机器人和数据贯穿"原材料-生产过程-产成品"的各个环节,并且在大规模部署的商用实战案例中得到验证。

我们持续看好移动机器人在工业和物流领域的应用,期待斯坦德继续用实打实的技术和产品助力工业的数字化升级,为智能制造添砖加瓦!


◆范范而谈◆


您最想拥有的才华是什么?

想象力


您比较欣赏自己的,或是别人比较欣赏您的身上的那些人格魅力?

真诚、坦诚。爱跟人交流。


您认为自己哪方面能力被高估过?

决断力


您是怎么来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的?

最核心点还是提升自己的认知


创业之前其实您拒绝了很多的机会,为什么?

觉得创业是最酷的,其他的随时都可以做,如果再等几年,估计我都没有勇气来创业了。


在创业之前和之后改变很多吗,哪些改变是让您自己为之满足或者幸福的?

创业之前我是纯技术流的,觉得技术好就天下无敌了。我早期追求的是技术达到世界最好,但现在认识到还需要商业的成功,一款产品,它真正成功不是产品设计的多好,而是商业上成功,商业成功需要更多的因素在里面,需要更多的人和努力,要考虑东西更多,有时候要学会妥协,才有可能够先成功第一步。不过有些东西可以妥协,有的绝不可以,比如目标、方向、核心价值……不能偏离了初心,做一件事,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目的。 


目前我们团队的人数比例跟规模是怎样的呀?

我们团队有一百多人。研发占50%。销售市场占20%,项目服务人员占30%。主要在深圳和苏州。


您怎么定义成功呢?

成功就是走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我人生追求的是进化,我喜欢这种进化的过程。


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蝴蝶派|智能变革时代,斯坦德与AGV行业的彼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