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首席官】最全的区块链技术知识系统框架(二)


区块首席官

关注区块链,关注未来!


关注


一、区块链概述

1、区块链定义

从狭义角度定义,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根据具体产品或使用场景,将所产生的数据以区块的形式进行链式存储的数据存储方式。


而从广义角度,区块链技术是去中心化地利用全网共识算法进行数据生成和维护、以区块的链式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使用密码学技术确保数据传输和访问安全、同时利用自动化脚本进行应用功能扩展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2、区块链特点

特点一:去中心化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表示在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无需通过第三方中心机构即可自由地完成数据、信息、资产等的交换。在现实世界中,有诸多领域是由一个或若干个中心机构掌控的,如国家政府、银行、权威中介机构、行业巨头公司等。中心机构通过规则制定、资源垄断、信息控制等方式管理着参与者进行各项活动。而在区块链网络中,没有具体的中心化角色,所有参与者遵循着共识算法进行各项活动。


特点二:不可篡改

区块链利用随机散列算法(哈希算法)为区块内的数据进行加密,同时通过公钥、私钥不同的非对称加密法来保证节点用户的信息安全。并且根据区块链信息全网广播平的机制,若攻击者意图更改交易数据,其付出的努力可能远大于成为一名诚实参与者。


特点三:匿名性

区块链网络中的信息数据交换流程通过公钥签署的数字签名进行身份识别,而公钥和私钥的不同可以让参与方的显示身份信息不被暴露。


但是在区块链的基础架构里,一定程度上的追溯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某个公钥被确认属于某一位拥有者,那么就可以追查出此人的其他交易。当然,一些区块链项目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在匿名技术上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可以进一步确保交易人的信息安全。


特点四:可追溯性

区块链的链式结构能够记录从第一个创世区块开始的所有数据,形成链的方法是一个区块会拥有前一次交易和下一位 拥有者签署数字签名的随机散列。而该随机散列也会由时间戳一证明特定数据必然存在于特点时间。因此,任意节点均可向网络发起询问,追溯到它被加上时间戳并纳入区块链的那次交易。


3、区块链分类

区块链目前按照准入机制分类可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三类。

1)公有链

定义:所有参与个体或团体都可以在公有链读取、发送交易、且交易能获得该区块链的有效确认。每个参与者都可以竞争记账权。



公有链

联盟链

私有链

定义

所有参与个体或团体都可以在公有链读取、发送交易,且交易能获得该区块链的有效确认。每个参与者都可以竞争记账权。

某个群体或组织进行管理的区块链,需预先制定一些节点为记账人,每个区块的生产由所有记账人共同决定,其他节点可以交易,但没有记账权。

由某个公司或私人控制,私有链的记账权并不公开,且只记录内部数据,读取权限的限制与开放由拥有者决定。

参与者

所有人

预先设定或满足条件的后进成员

控制人

记账权限

所有人

预先设定记账人

控制人

维护治理

社区众包方式

联盟成员选举制度

控制人拟定

特点

1、保护用户免受开发者的特权影响。   2、所有数据默认公开。             

3、交易速度较慢。 

4、去中心化升级较难达成全网共识。

1、运行和维护成本较低。         2、较快的交易速度及良好的扩展性。         

3、更好的隐私保护。     

4、存在成员联合欺诈的风险。

1、极快的交易速度。 2、强大的隐私保障。 3、交易成本大幅减少。           4、便于内部审计。

是否需要激励

需要

可选

不需要

代表区块链

比特币、以太坊、比原链等

Multichain、Ripple、Corda等

企业中心化系统上链


4、行业演化进程

2008年10月31日,署名为“中本聪”的比特币创始人(或团队)发表了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白皮书,并于次年1月3日正式开始运行。区块链技术第一次以比特币的身份出现。


2008年至2017年,区块链的应用仍围绕这数字货币展开,包括挖矿、交易所、钱包/支付以及第三方服务,该阶段被称为区块链1.0时代。


随着以太坊在2015年7月30日的正式上线,智能合约升级称为区块链技术的新焦点,使得区块链拥有能够实现更多应用的基础。以以太坊的上线为起点,金融领域开始尝试结合区块链技术,创造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及应用。国际银行巨头纷纷开展各自的区块链布局,实体交易所也开始认同并允许数字货币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该阶段被称为区块链2.0时代。


未来,区块链技术正想着构建产业生态级别底层架构、攻克各层技术难点之后实现商用级别高性能应用的方向发展前进。当行业能够出现实际商业应用之后,区块链可谓进入了3.0时代。

   

二、区块链产业生态

1、区块链架构

从区块链的架构设计分析,可分为五个层面,从下到上分别为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合约层和应用层。

   

数据层

区块链最底层的技术,主要功能为数据存储、账户管理与实现交易以及安全加密,所应用的数字签名、哈希函数和非对称加密技术均已成熟运用在计算机领域。


网络层

该层主要通过P2P组网机制、数据传播和数据验证机制实现网络节点的链接和通讯。P2P组网技术最早应用在BitTorrent等下载软件中。


共识层

共识层主要封装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机制算法,共识机制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防止拜占庭攻击、女巫攻击和51%攻击等行为。常见的共识机制算法有pow、pos、pbft、dpos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型共识算法,各具技术特点如DBFT(delegated BFT)、POA(Proof of Asset)、POB(Proof of burning)等。同时,共识层也包括激励机制,主要实现区块链代币的发行和分配。激励机制是促进区块链生态良性循环的必要技术工具。


合约层

合约层主要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的基础。以以太坊为代表的区块链项目通过虚拟机的方式(EVM)运行代码实现智能合约的功能。若将去中心化账本定义为被动计算,那么虚拟机执行智能合约可定义为主动计算。


应用层

该层封装了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例如各种去中心化应用DAPP.

遵循以上区块链五层架构中的不同技术分类,各区块链公司将有事研发力量投入至某种或某些技术方向,形成了行业的细分领域。





你可能感兴趣的:(【区块首席官】最全的区块链技术知识系统框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