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起公众事件,精彩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舆论中呈现出来的世间百态。
最近林丹出轨,朋友圈里有位仁兄在一片异口同声的口诛笔伐中显得格外画风清奇。
新闻刚出来的时候,他说:
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家放过他吧。
后来又发一条:
那些说自己肯定不会出轨的人并不靠谱,因为他没经历过诱惑,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出轨。真正可信的是,经历过几段不同形态的爱情,对两性关系有真诚的反思,然后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需要珍惜的。往往满嘴仁义道德的人,其实内心并不靠谱。其实他只不过是个明星,出轨纵然不对,话又说回来现实生活中的人,有哪个男人敢保证一辈子没出轨过!理性看待这些问题,其实再正常不过。
意思翻译一下就是:
1、出轨是错,错了请原谅。
2、那些没吃过shi的人,怎么知道shi是臭的?
3、我们要经历两性关系,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这种关系不管是婚前婚后都可以经历的。
4、那个满嘴仁义道德的人,你敢说你没想过出轨?
5、出轨是人之常情,是男人你敢保证你没出过轨或以后不会出轨?
不论三观,这位仁兄的论调代表一类人的想法,至少点出了几个事实:
一、食色性也。
这是孔老夫子几千年前就提出的道理。所谓圣贤,一早看透了万物规律,在仁德之上,首先肯定和接受人性。现在都说:每个人身上都含有出轨的基因,其实是在说,人性如此。
二、诱惑无处不在。
生活中或多或少会听到身边人出轨的绯闻。我们常常会疑惑,其貌不扬的男上司,宜室宜家的女邻居、内敛羞涩的老同学怎么就成了绯闻中的主角。
事实上,现实中的crush来得非常轻易,回头细想,每个人可能都发现自己有所遭遇。引用贪心记(ID:tanxinji888)里的一段话:“异性间很难做成朋友,因为只要有闪光点,就会有crush。crush是来势迅猛的强烈迷恋。它可以被任何特征引发。一个笑容,一把嗓音,一双修长的手,一句打动人心的话。”
crush实际就是一种诱惑,轻易地撩与被撩,然后自认为有点本钱,自命游刃有余,逢场作戏。
普通人尚且如此,何况是条件好千百倍的高富帅,诱惑可以成几何级数增长。
三、出轨的成本很低。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真的很好用。小到小孩子在白墙上涂鸦,大到杀人放火,都可以用。但人们用这句话的时候,总是忘了它后面还有一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如果把错误从小到大放到一个轴上,每个人对同一个错误落到轴上的点都不一样。这个点也决定了,犯错的人要做多少事情去弥补过错,才能称之为“善”——原谅。
对待出轨,大部分人原谅是很轻易的,或者应该叫淡忘,尤其是对名人。因为道德的偏差与业务的专精、成就的出众、财富的丰厚无关。人总是追逐光芒,这些光芒足以掩盖和淡化污点。即使是普通人,无论最终离开还是回归婚姻,不过是身外之物的损伤,都是闲事。
舆论谴责的来去也是这三点:骂出轨男女的,无非是骂为什么控制不了天性,抵御不了诱惑,叹正室回应,怒其不懂止损的,无非是叹那个点在轴上落得太前,犯错的成本过低。
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舆论立场的制高点不外乎是——自己心中道德的崇高和人无我有的优越。
所以,最后你会发现,再崇高的道德,抵不住一出接一出的同类事件,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在当事人看来根本不值一文。
妄图用道德压制人性,古有杜丽娘游园惊梦,今有各路明星你方出轨我劈腿,无论压制程度如何,都无法抑制人性欲望的野蛮生长,尤其是当下。
正是对道德这种形而上的东西的无能为力,所以,针对事件给出的解决方法,无一不是指向利益——止损。从物质到精神,怎样才不会更损。
所有人都明白,只有利益是实实在在能够掌握在手上的。
把婚姻关系看作是人与人利益关系中的一种,出轨实质是破坏了这种关系,与其是破坏后的修补,不如在源头开始做风险控制,诸如控制另一半出轨的本钱,增加两人的利益联系,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对抗外在同类的诱惑力此类。
只不过,往往在源头我们都过于信任道德或者爱情对另一半的力量,忽略了巩固将彼此连结在一起的利益根基。
带着“功利”之心,你问我还信不信道德。答案是肯定的,必须相信。
道德对自身而言是一种修炼。它本身是抑制天性的,逆天而行,不是易事。真正能够用道德约束自己抵御外界的人,等于牺牲掉了自我的原始利益,这样的人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样的人一定存在而且不少。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珍惜感恩。
如果依然在想,人心易变。那么,先谈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