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心学概论》第四章 雪漠心学方法论13

《雪漠心学概论》第四章 雪漠心学方法论13_第1张图片

三种信心具足,修行便能打下坚实基础。另外需要鉴别的是,智信与迷信。有些看似非常虔诚的信仰,并不一定是智信。如对于圣贤和满天神佛的盲目崇拜,如追随师者并非基于信仰而是基于小我私人关系的需求,如勤奋修习教法却从不领会其真义,或是有口无心,或是将某些方便之法当成智慧本身,认指为月诸如此类,皆非智信。迷信行为有可能出现在各种情况中,对师者之信,对教法之信,对自身之信,都有可能因修行者自身的不明白和某些贪欲,造成迷信。梁启超曾言:“吾尝见迷信者流叩以微妙最上之理,辄曰是造化主之所知,并吾侪所能及也!是何异专制君主之法律,不可以与民共见也!”此种即是对于教法的迷信,认为真理是神的真理,吾等之辈怎可能了解并拥有。这是一种自我鄙抑之迷。又有部分人,将信仰对象看作是交易对象或者有求必应的魔法师,认为可以用财物供养换回所求的福报或庇佑,完全背离信之真义。因人的迷信,导致佛学文化备受误解,甚至被认为是迷信,以转迷成悟为宗旨的文化,竟被视作迷信,实在令人痛心。梁启超看得很准:“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信以迄成佛,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被世人所误解或迷信者,又岂止佛学一家,老子的“无为无不为”,被人看得只剩下了“无为”,批其为消极主义;老子对人之机心揭露之语,也被误解为老子的权谋术。真正理解相信老子的人,会认为老子还存有这份心思?这未免太低估老子的境界了。儒家文化亦如此,千百年来被看作是专制集权的理论保障,又或是被轻视为过于简单的生活伦理常识。可见,迷信者因其自心不觉,陷于迷惑,投射于所见所闻所信的对象便产生迷信。迷信转智信,必须先将自心由迷转智。

因此,真正的信心,是一种智信,它基于对真理和信仰对象的正确认知,基于摒除了自我欲求和私心揣度,基于一种理性的抉择,只有这种智信,才能产生清醒的大力。真正的信仰者,是愿意以真理为生活方式,愿意用生命实践真理、愿意用真理改变信念与言行的人。

(待续)

附:作者介绍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曾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十大人物”等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野狐岭》《深夜的蚕豆声》《凉州词》《爱不落下》“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诗集:《拜月的狐儿》;文化着作:《一个人的西部》《大师的秘密》(8卷)、《佛陀的智慧》(3卷)、“光明大手印”系列(10本)、“雪漠心学大系”《文化传播学实践教程》《雪漠心学概论》《雪漠智慧课程》等;文化游记:《匈奴的子孙》《堂吉诃德在北美》《山神的箭堆》《带你去远方》。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第六届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2004年度“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第二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连续三次获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作协颁发的“黄河文学奖”;入围“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三次入围“茅盾文学奖”。

你可能感兴趣的:(《雪漠心学概论》第四章 雪漠心学方法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