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糖尿病误区

走出糖尿病误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糖尿病系列讲座5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具有临床异质性表现,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征。糖尿病之所以如此凶猛、恐怖、失控好大幅攀升,是人类的生活走进了误区几十年,却不能尽快醒悟和拔出泥潭!

误区1.GI指数误区。医生和糖人害怕血糖升高不敢吃甜的瓜果、薯类和瓜类蔬菜,把这些食物看成是糖人的禁区。这种担心来自“血糖生成指数(GI)”。GI指数未必有多大指导意义。1.GI是评价碳水化合物的一个生理学试验室参数而不是所有食物,也不能反映和控制所有食物的能量。2.GI描绘的是食物生成血糖的速度而不是血糖生成数量。3. GI试验剂量仅是50-70克,与大于它若干倍的饮食量不呈倍数关系,所以不能从量上控制血糖。比方每100克食物产生的能量和GI指数分别是:苹果52千卡,GI36;面包312千卡,GI87.9;猪肉395千卡,GI为0。有人罗列出一堆堆高中低GI食物表来供人们选择,并把鸡鱼肉蛋奶都列在了低GI中,可见误人不浅。

误区2.果糖的误区。天然葡萄糖、蔗糖、果糖都是单糖的一种,容易被人吸收利用,而且节约胰岛素消耗。而人造的红白糖是不可以多吃的,如砂糖、棉糖、糖果、饴糖、糖浆、果糖(高果糖浆)等。人造糖中,食品工业使用最多的是红白糖和果糖。有人没有弄清天然果糖同人造果糖的本质区别,竟把二者混淆起来,给糖人增加了不该有的忧伤和恐惧。

误区3.蛋白质误区。蛋白质的误区有两种情况:1.GI指数。蛋白质的GI指数为0,以为吃蛋白质不会升高血糖。2.蛋白质骗局。卖保健品的商人对蛋白质动了脑筋,把蛋白质制成商品,通过广告宣传忽悠买点谋取暴利,使中老年人上当受骗。这些对糖人非但不利,反而还会加重病情。

误区4.营养的误区。我国制定的“营养金字塔”未必闪光。强调居民每天都要吃鸡、鱼、肉、蛋、奶,并要求摄取动物性优质蛋白,而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纤维素摄取不足,偏离了“木桶理论”,因此失去营养素平衡。对于蛋白质的过度宣传,给出的参考摄入量高,导致人们的饮食过多摄入代谢失常。

误区5.补品的误区。本来糖尿病是能量超标过剩造成的,可是对糖尿病人还不断要求要进补,甚至有些地方四季都有所谓“养生膏方”。糖尿病本来就是吃出来的,不加节制,乱吃滋补,往往吃的恰是身体本来就多余或排斥的东西,反而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2型糖尿病人不是营养缺乏症,无须进补任何东西,不懂营养胡乱补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误区6.医疗的误区。医疗误区表现在两方面:1.糖尿病本是生活方式病,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特效药能进行治疗,可是人们却还是往医院跑,医生还是给患者开药吃,不论饮食只论药。2.有的人听说糖尿病属于疑难病症,则不去看病,放任自流。 所谓“早用药,用好药”,鼓吹他的药“能包治,可去根”,因使众多患者走入误区。事实上,凡说吃药可以治好糖尿病的都是胡说八道。

误区7.胰岛素误区。胰岛素是1922年加拿大人班廷的一大发明和对医学的贡献。但是实践证明胰岛素虽然能够导糖却不能控制并发症。尤其应该指出的是,现在的胰岛素不是动物身上提取的,而是化学合成。为了继续吃喝,使用药物来强制生产胰岛素或砸开关闭上锁的库门,逐渐彻底破坏了人体应有的运行机制,不吃药不打针就无法吸收和利用血糖了,于是形成了“终身病”。

误区8.饮食的误区。1.饮食失控,以为能吃就好,甚至大吃二喝一如既往,使血糖进一步升高。2.主食与副食颠倒,主食多副食少,蔬菜更少。3.多餐的误区,多餐做到了,3餐变成了6餐,可是每餐并没有少吃,反而吃多了。

误区9.无糖的误区。所谓“低糖食品”和“无糖食品”使很多人上当。  血糖是人体活动的能量源泉,由食物转化,经胰岛素运输,再由受体接收才能被利用。有人以为生糖指数低的就可以放量吃,不必进行数量控制。听说“无糖食品”又上一个大当。其实“无糖食品”可能是没有添加人造糖,不可能真的不含糖。所有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无不含糖,不含糖的五谷杂粮根本不存在。

误区10.体重的误区。体重超标,尤其是发生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使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必须对体重加以管控。1.“有钱难买老来瘦”,以为人过中年富态好,年纪大了胖些好,这是错误的观念。2.体重参考标准计算不应该放宽,不管男女年龄,都应该统一用身高(厘米)-110计算,不应该-105。糖尿病康复,首先体重发生变化,一般表现是消瘦。不必担心,这是身体出现的巨大调理反应。

参考资料:

1.《我的单一饮食之路》开篇第一章就写了我

2.我很早写过关于糖尿病的文章,请参阅“五盛缘细说糖尿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bef9510102vy9r.html

五盛缘20161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糖尿病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