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大多数会让经典更经典

前两天,关于“影视圈没有编剧了吗?”的讨论,登上了微博热搜。一时间,广大网友纷纷举手发言。

翻拍,大多数会让经典更经典_第1张图片
翻拍,大多数会让经典更经典_第2张图片
翻拍,大多数会让经典更经典_第3张图片
翻拍,大多数会让经典更经典_第4张图片

而刚刚在微博上宣传了一圈,改编自《鬼吹灯》系列的《云南虫谷》,在豆瓣开画评分3.7,细数翻拍的影视剧,评分都不咋地

翻拍,大多数会让经典更经典_第5张图片

为何翻拍影视剧屡屡扑街?为何粉丝路人均不待见?到底是导演不行?还是编剧辣鸡?欢迎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不是,是粟说saying。

翻拍的影视剧,有保证

作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伟大发明,电影在刚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便被资本市场的商人们盯上了。电影业兼并、收购并垄断,形成了美国好莱坞八大电影制片厂。

电影看票房,电视剧看收视率。提高了这两项,投资人就会有钱赚。而翻拍影视剧,则会让这两项指标有保证。

翻拍,大多数会让经典更经典_第6张图片

首先,翻拍本身会带来话题,这会带来流量和讨论度。再加上一波营销宣传,关注度蹭蹭往上升。关注度上去了,收视率自然不在话下。

其次,因为是翻拍,观众会拿它和原版作对比。不论是夸奖也好,吐槽也罢,又增加了关注度。

再者,翻拍的影视剧肯定是经典中的经典,不然也没有必要去翻拍。有了前作的成功,投资人也会在风险评估上刮目相看,这就有了资金。

关注度高、资金充裕、又有珠玉在前,只要时机成熟,翻拍剧会比一些原创更有竞争力。

现阶段,好的故事还是太少

首先声明,不是说中国的编剧不行,写不出好故事。

放眼全球,不论是好莱坞、宝莱坞还是瑙莱坞,都缺好故事。(可能宝莱坞和瑙莱坞相对好一些,他们的脑回路都很清奇)

一个好的点子,可能一下午就能想好几个。但是把它渐渐丰满,攒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往往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需要编剧(可能还有联合编剧)、导演、导演、制片聚在一起,开N个剧本策划会。时间成本极高

但是现在的市场,愿意等好本子的投资人很少,大多数只想抓紧拍,抓紧上映,抓紧资金回笼。慢工出细活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翻拍,大多数会让经典更经典_第7张图片
△《东邪西毒》拍拍停停了两年,这在香港电影界不多见

影视圈其实是不待见编剧的。薪酬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粉丝喜欢的是自家爱豆的脸蛋,至于剧情嘛,Who care?

而且影视圈里的编剧,没名气、没认识的熟人,就算剧本写得再好,也没人要。你要想过得下去,只好给人捉捉刀,代代笔。反正也没有署名权,谁会真的用心呢。影视业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家族企业”。

很多独立编剧的作品很好,但就是没人拍。怎么办呢?要恰饭的嘛,很多人只能去做改编网络小说的编剧。

好故事,依旧少。

翻拍,大多数会让经典更经典_第8张图片
△请问《青云志》导演你看过原著吗?———来自一位原著粉的疑问

翻拍中也有少量好剧

当然,翻拍的影视剧也有不错的。比如张纪中版的《射雕英雄传》

以前一直觉得张纪中版的《射雕》里,李亚鹏演得像个傻子,周迅的老憨腔很出戏。但是抛开这些,张纪中版的《射雕》,最起码在服化道和取景方面,是很贴合原著的。荒野大漠、烟雨江南、皇宫深院,许多镜头都可以单拎出来,当一幅山水画。在这个方面,就能打败现在市面上90%的影视剧。

翻拍,大多数会让经典更经典_第9张图片

所以,我要对以前黑过的张纪中导演说声,对不起。


说到底,编剧地位长期没有得到重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瞧瞧隔壁韩国的编剧。

在《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剧中,饰演尹汝贞和南星勋儿子的李振宇,因认为自己的角色不能提升个人的知名度而心怀不满。遂以出演mbc另一剧为由,提出从《澡》剧中半路下车时。编剧金秀贤毫不犹豫地立刻将李的角色从下一周的演出中删去。在下一集中,尹汝贞的台词“在这儿都不行,到那儿就干得好了?”明显是金秀贤对他的嘲讽。

翻拍,大多数会让经典更经典_第10张图片

关于“哪个为中心制”的讨论有很多。其实,不管是制片人中心制,还是导演中心制,抑或是编剧中心制,都对影视行业的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不论是哪个为中心,只要拍出的是好片子,就应当支持。

然而,就目前国内出现的许多“雷剧”“烂剧”盲目跟风、重复剧情、忽视历史和欠缺冲突的现实来看,不管以哪个为中心,都不好使。

你可能感兴趣的:(翻拍,大多数会让经典更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