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清明想到死】

【又逢清明想到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又逢清明想到死】

我们对于自己活着这件事实在太习惯了,而凡是习惯了的东西,我们就很难想象有朝一日会失去。

可是,事实上,死亡始终和我们比邻而居,它来光顾我们就像邻居来串一下门那么容易。

所以,许多哲人都主张,我们应当及早对死亡这件事也习惯起来,以免到时候猝不及防。

在此意义上,他们把哲学看作一种思考死亡并且使自己对之习以为常的练习。

死本质上是孤单的,不可能结伴而行。

我们活在世上,与他人共在,死却把我们和世界、他人绝对分开了。

在一个濒死者眼里,世界不再属于他,他人的生和死都与他无关。

他站在自己的由生入死的出口上,那里只有他独自一人,别的濒死者也都在各自的出口上,并不和他同在。

死总是自己的事,世上有多少自我,就有多少独一无二的死,不存在一个一切人共有的死。

死后的所谓虚无之境也无非是这一个独特的自我的绝对毁灭,并无一个人人共赴的归宿。

一般人活在世上,对于未来会有种种期望和计划,并且为之忙碌。

可是,倘若一个人意识到死亡近在咫尺,他就会明白,期待中的未来也许并不存在,惟一可把握的是当下。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可能突然遭遇没有明天的一天。

可是,世人往往为不可靠的明天复明天付出全部心力,却把一个个今天都当作手段牺牲掉了。

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欢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

总之,没有死,就没有了生的意义。

最终剥夺了生的意义的死,一度又是它赋予了生以意义。

然而,欲取先予,最终还是剥夺了。

死有什么可思考的?什么时候该死就死,不就是一死?——可是,这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会不会也是一种矫情呢?

我最生疏的字:老。

我最熟悉的词:死。

尽管我时常沉思死的问题,但我从不觉得需要想一想防老养老的事情。

时间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礼物,而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是,它然后又带走了一切礼物,不管这礼物是好是坏。

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为物伤其类:自己也会死。

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为殊途同归:自己也得死。

对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是一种有意义的徒劳。

其意义主要有:

第一,使人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用超脱的眼光看人世间的成败祸福。

第二,为现实中的死做好精神准备。

第三,死总是自己的死,对死的思考使人更清醒地意识到个人生存的不可替代,从而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向死而在”,立足于死亡而珍惜生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独一无二的价值。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

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

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

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思考死亡的另一个收获是使我们随时做好准备,即使明天就死也不感到惊慌或委屈。

尽管我始终不承认死是可以接受的,我仍赞同许多先哲的这个看法:

既然死迟早要来,早来迟来就不是很重要的了,最后反正都是一回事。

在我看来,我们应该也能够做到的仅是这个意义上的不怕死。

面对永恒的死,一切有限的寿命均等值。

一个人若能看穿寿命的无谓,他也就尽其所能地获得了对死亡的自由。

他也许仍畏惧形而上意义上的死,即寂灭和虚无,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死,即由疾病或灾祸造成的他的具体的死,他已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恐惧之感。

今天我活着,而明天我将死去——所以,我要执著生命,爱护自我,珍惜今天,度一个浓烈的人生。

今天我活着,而明天我将死去——所以,我要超脱生命,参破自我,宽容今天,度一个恬恰的人生。

【又逢清明想到死】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丁俊贵

2019年4月5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逢清明想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