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需要被真正的看見

昨天晚上,老師在群裡拋出一個關於“孩子想吃西紅柿,而家裡沒有,你怎麼回應?”的問題,引發大家的思考和討論。

我的想法是:我會對寶貝說“哦,寶貝想吃西紅柿炒雞蛋啊!這個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菜耶!我小時候我媽媽經常做這個菜給我吃的!⋯不過今天沒有西紅柿了,怎麼辦?(孩子要麼一定要買,要麼願意下次吃——孩子一定要買,分兩種:能買的話就去買,比如時間來得及,自己走得開,市場又方便⋯;不能買就如實說明原因:太晚了,市場太遠不方便,媽媽累了不想去⋯)買不了的時候,提出替代方案,商量一個雙方都接受的方案,如果無論如何娃都要買,自己又真的解決不了,她哭就讓她哭出來,陪伴她,共情她,情緒走了就好了⋯⋯

今天早上老師也給出了如何與孩子溝通的原則:首先接纳孩子的需求,允许孩子提出需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带着孩子去看现实问题,以向孩子“求助”的方式,巧妙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去参与和主导,這樣也拓展了孩子的思維和能力。

我以前處理孩子的需求問題時,要麼只看見自己的需求,忽視孩子的需求——“今天沒有西紅柿,你換個菜吧!⋯哎呀!去買回來太晚啦!媽媽好忙的,你就不能換個別的嗎?!⋯”孩子委屈,我煩躁。

要麼是假傾聽,假共情,然而我真實的目的是想要孩子聽我的意見。“哦,媽媽知道你很想吃,吃不到這個你會很傷心,可是沒有西紅柿了,就吃炒雞蛋吧!⋯哎呀,你怎麼都不聽話的,都說沒有西紅柿啦!”

現在第一種情況很少發生,但是第二種卻經常上演——我一度還很納悶,我都傾聽你,和你共情了,怎麼你還是固執己見,還要哭鬧呢?原因就在於我不是真正尊重孩子、接納孩子。我只是照本宣科在說共情的話術,我的眼裡看不見真正的孩子,看不見她的需求。我指望我這樣說了之後,孩子的情緒就被安撫了,就皆大歡喜地按照我的想法來發展劇情了。

而孩子像小雷達一樣能精準地捕捉到大人的真實情緒,我們是真心誠意還是敷衍了事,孩子能感受得出來。那些假模假式的話術是騙不了孩子的,只是騙了我自己而已。

今天中午孩子在爺爺家吃完了午飯還想繼續看動畫片,不願意回家,而爸爸的車子已經來到樓下等我們了。往常我會因為怕孩子爸爸催促不高興等而強制抱起孩子離開電視,孩子哭鬧再慢慢哄,講道理。

今天我很真誠地和孩子說,“熊出沒救小嘟嘟這個小電影,媽媽也很喜歡,還有白熊團子的故事、他們去馬戲團救動物朋友的故事,我都很喜歡,我們還一起看了好幾次。你選的這部動畫片真不錯!不過現在爸爸已經在樓下等我們了,暫時不能看了。你穿上鞋子先回家吧!下次你想看的話,媽媽用小米盒子幫你找出來放給你看,好嗎?”我已經做好了她不同意會哭鬧的準備,然而孩子卻愉快地答應了!

真誠地和孩子表達,準確地解讀、接受她的願望,是聯繫上孩子心靈的好方法。

我把自己想像成是孩子,一個看動畫片看到興頭上不願意回家的孩子——因為這是個好動畫片,媽媽也喜歡,媽媽不反對我看,現在不給我看是因為要回家了,以後我想看還是可以看的。所以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接納,自然也願意配合大人。

每個人,不光是小孩,也包括大人和老人家,都需要被理解,都需要被真正地看見。

理解萬歲!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個人都需要被真正的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