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老师的《知识不是力量》

《知识不是力量》是一本在美国教育环境下讲中国教育的一本书。作者通过亲身经历,为我们详细解读了美国教育中的可取之处,让我们能够“知其所以然”地借鉴美国教育的优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作者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也进行了思考和批判,书中同时也指出,中国目前的形势中,很难创造出比“应试教育”更合适的新制度,因此“应试教育”在中国是最符合国情也是最公平的制度。

关于作者南桥,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金融时报中文网、财新网、东西网等担任撰稿人或专栏作者,豆瓣九点、网易博客热门博主。著有《呀,美利坚》一书,译有《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地之国》、《布鲁克林有棵树》、《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等畅销作品。

学什么?什么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起跑线”、“学区房”、“兴趣班”哪个词戳中了你的心?你是否曾经因为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而焦虑?你是否因为买不到、买不起学区房不能给孩子创造更好条件而内疚过?你是否因为不知道要给孩子抱什么兴趣班而纠结过?

《知识不是力量》就帮你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是一本对比中美教育的书,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截然不同,我们对美国教育的借鉴不能仅停留在方案和技巧上,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忽略美国教育背后的思路和道理,我们不能照搬美国教育方式,在中国“应试教育”是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最符合国情的制度。

你还会发现

· 在美国是如何注重孩子的技能实际应用的;

· 什么是独立教育;

· 孔子是如何因材施教的。

一、为什么知识不是力量

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这本书在书名中就一反常识,提出“知识不是力量”的观点,这并不是要吸引读者的眼球或是宣扬知识无用论,而是要用这句话引发人们思考学习的本质。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学习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知识不是力量”?

1、知识不是力量,“运用知识”才是力量

过去的“知识分子”是一种尊称,因为在以前,“知识分子”一般是指那些有大学问的人。可是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我们不需要再死记硬背各种知识,只要百度一下,任何人都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作者南桥说:“当今时代已经不缺知识。”那缺的是什么呢?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读过《穷爸爸和富爸爸》这本书,作者罗伯特・清崎有两个爸爸,一个是拥有博士学位的穷爸爸,一个是中学都没毕业的富爸爸。这两位爸爸从一开始就秉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穷爸爸一直强调“去学校学更多的知识,去找个挣钱多的工作”;而富爸爸的核心思想是,“用知识去解决新遇到的问题,去学习钱的运动规律,然后让这种规律为我所用”。

观念不同,所以选择不同,最后结局也不同。穷爸爸拥有让人羡慕的高学历,却一生挣扎在财务问题中;而富爸爸虽然起点低,却因为擅长运用知识而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由此我们也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知识不是力量,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力量。这也正是作者南桥说“知识不是力量”的重要原因。

美国教育也经历了一个从“重视知识”到“运用知识”的探索过程。

1956年,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通过研究发现,当时美国学校的95%以上的测试题都是在考学生的记忆力,对解决实际问题几乎没有任何帮助。为了解决这个教育的弊病,本杰明·布鲁姆提出了布鲁姆学问分类法,将学问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这六类,这个分类法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以“记忆”为主导的测试困境。

如今,布鲁姆学问分类法已经成了绝大多数美国学校设计课程的依据,就连小学一年级的教学,都讲究“知识”和“应用”齐头并进,小孩子的家庭作业不是解题或写生字,而是访问家里人都喜欢什么口味的冰激凌,然后制成图表,在配上说明。

当下的现实是,以前被视为教育重点的记忆和计算等内容已经被电脑完美替代,在这些方面,电脑比人脑的表现要强得多,那大脑还能做什么呢?

答案是分析、应用、综合与评估,与人工智能相比,大脑的优势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而不是简单执行算法,只有具备分析、应用、综合与评估的“高层次思维”,才能避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命运。所以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不是力量,运用知识才是力量”,是对教育本质的认知升级。

2、专业化学习不是力量,“跨学科学习”才是力量

美国大学曾经历过工业化生产的阶段。所谓“工业化生产”,指的就是美国教育把“批量化生产”当成了教育的捷径,给所有学生设置一样的课程,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教育成品”,然后送到人才市场上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业的类别越来越多,行业之间逐渐交融,学生们走上社会,需要面对的是跨专业的综合问题,所以“跨学科”学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书中有一个例子,能很好地说明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劳丽·托尔是一位教育研究员,他要帮助一个问题小学进行教育改革。改革的措施非常简单,就是带着学校的老师、学生种花种菜。当然这种独特的改革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学种菜,而是通过“种菜”这件事,把几门学科全部打通。

拿种南瓜来举个例子,种南瓜的过程中,英语老师会让学生们以南瓜为主题,编一个英语小故事;数学老师让学生计算南瓜的重量;社会课的老师让学生们自己去市场上卖南瓜和南瓜子;科学课的老师就让孩子们观察和记录南瓜的生长过程。劳丽·托尔的做法打通了多个学科之间的壁垒。

反观中国教育,目前还在往专业化的趋势发展,各个学科分得特别细,但现实问题却是跨学科的,比如一个水利项目实际上涵盖人文、艺术、社科、商业等各学科。打破学科壁垒,根据社会问题来重新设置学校的课程才是解决之道。

现在高考已经在逐渐进行改革,这是好的迹象,未来的学生们面临的问题会更加复杂,对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专业化学习不是力量,跨学科学习才是力量”尤其适合当下的中国。

二、中美教育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中美教育主要存在哪些差异。

“知识”的英文单词是knowledge,第一个音节是know,是“知道”的意思;第二个音节是edge,意思是“领先”,这是我们学习的目标。

但这两个音节中间还有一个字母L,作者南桥认为L代表了三个单词,分别是learn学习、love热爱,和live生活,只有做好了学习、热爱及生活这三点,才能够从“知道”到“领先”,真正获得知识的力量。而中美教育之间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1、learn学习:作业设计

要说中美的教育,首当其冲就得说说“作业”。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段子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叫“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这辈子要辅导小学生写作业!”结果就这一句话,就瞬间引起上千人留言。有网友说:“陪孩子写作业到五年级,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现在终于想通了,还是命重要,作业什么的都随缘吧!”还有网友表示:“说句实话,很多时候真的不是小朋友不想写,而是真的太难了啊!”

这个段子之所以能火,大概就是因为内容太过真实,引起了广大家长的不适,但这背后其实也反映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业到底该怎么设计,需要那么难吗?

在美国,学生的作业叫做projects,也就是项目,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作业叫做homework,顾名思义就是家庭功课,通常这些功课都是为了准备考试做的练习。南桥把这样的作业比喻成物理学上的做功。如果一个人挑着担子走的却是平路,虽然看上去很累,但是他没有在用力的方向上移动,所以做的是无用功。

很多中国学生的作业也是无用功,几乎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你去买菜不需要算一个复杂的函数,得出你买的菜多少钱;你出门的时候,也不必根据近几周的天气预报,利用概率学知识推算出下雨的概率。作业中的难题,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还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的家庭作业更注重技能的实际应用,把学科融合起来。比如在美国有的学校会给学生布置改造房屋的作业。这个作业很难,但也很现实,就像种南瓜一样,孩子们在做“改造房屋”这个作业的过程中也会运用到数学、经济、美术等各个学科的知识,真正实现跨学科学习。

美国的作业除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外,还特别关注“合作”。美国学生的作业通常是让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去完成项目。老师要给每个学生打分,小组成员之间也会互相打分,这既考验了大家的专业能力,也锻炼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

所以美国的孩子毕业之后,更容易融入社会,而中国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严重得多。

2、love热爱:兴趣培养

接下来,我们谈谈“兴趣班”的问题。兴趣班听起来是给孩子培养兴趣的,但实际上早就变了味。我们在开篇就提过,现在很多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学什么,就赶紧给自己的孩子也报一个班,生怕输在起跑线上。

中国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时,既不看孩子的兴趣在哪,也不观察孩子的潜能在哪。他们看什么呢?商家的广告。

这些五花八门的广告告诉家长兴趣班能提高孩子的逻辑能力、艺术水平、沟通能力等等。所以家长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让孩子上兴趣班,最后孩子们的那些能力真提高了吗?不见得,但商家赚得盆满钵满,家长和孩子累得够呛这是一定的。

美国孩子的兴趣培养被称为特殊禀赋教育。这个教育体系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专业化。在美国,有很多专业人才在推动“兴趣培养”这个领域的发展,而我们国家则是商家在主导这片领域,家长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永远处在被动地位。

其次是机遇均衡。这是说美国的公立小学会负责学生的兴趣规划、测评和培训,家长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而中国的兴趣培养现状是家庭富裕的孩子上各种兴趣班,贫困学生即使有专长也得不到这些资源。

最后是重视横向技能。美国公立学校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注重综合分析能力,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而不只是为了学会某项技能。

国内兴趣培养除了不成体系之外,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家长太过功利。

很多中国的琴童长大了之后都非常讨厌弹琴,这是因为很多家长让孩子学钢琴都是奔着“把孩子培养成下一个朗朗”的目标去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会要求孩子不停地考级,而孩子最初对钢琴可能是真的喜欢,但当“喜欢”变成一件目的性极强的事时,孩子们的热情也会下降,更别说练琴还要占据他们大量玩耍的时间了,最后只能发展成为“见琴愁”。

美国的孩子一般是喜欢什么自己就去学什么,家长很少逼迫孩子必须学他不喜欢的东西。美国教育者提倡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就像美国小学的标语写的那样,“童年是一次旅行,不是一场比赛。”

3、live生活:独立教育

前不久,网上惊现一篇“妈妈干预孩子填报志愿,导致孩子没学可上”的反省文,文章中的孩子是一名重点高中重点班的尖子生,高考成绩出来后,孩子报考了南京大学,但这位学医的母亲固执地认为只有学医才是唯一出路,所以不顾孩子反对,执意把志愿改成了中国医科大学,然而高考分数线出来之后,母亲傻眼了。

孩子的分数刚好比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高3分,但又刚好不够中国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更可气的是,坚持“只有学医才有出路”的母亲,只给孩子报了一所学校,而且不服从调剂。最后的结果是本来能上南京大学的优等生,就因为母亲的干预,不得不复读一年。这篇文章带来气愤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反思。

在中国,喜欢给孩子做规划的父母不在少数,读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甚至结婚买房、找工作,都要指手画脚,最后还要说上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对于这样的父母,我们只能说一句,出发点是好的,但好心办的是坏事,甚至还会培养出一批“巨婴”。

那么美国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美国家长首先会给孩子讲明规则,然后告诉他,他的责任是什么。

举个例子,中国家长经常会禁止孩子在家里“折腾”,因为如果把家里搞乱了,最后还得家长收拾。作者南桥的一个外国朋友德蕾莎,从小就对孩子进行独立教育。她会允许孩子在家里疯玩,但是要求孩子对结果负任,如果他把家里面搞得乱七八糟的话,就要自己来整理好。这种做法是南桥提倡的,减少对孩子的干预,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三、中美教育差异给国内教育带来哪些启发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书的最后一个重点内容,中美教育差异给国内教育带来哪些启发?

苏格拉底说:“未有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作者南桥认为“未经反省的教育也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要借鉴美国的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技巧上,为此南桥还举了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他说那种只会模仿表面的学习就好像是买一个水龙头带到沙漠里面,还希望这个水龙头能够拧出水来,这不就闹笑话了吗?

那么教学改革应该从哪下手?国内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呢?我们重点讲讲书中推荐的两个方法。

1、因材施教

作者南桥在书中分享了一个动物学校的故事。动物们想要胜过人类,搞出点名垂青史的事来,所以就建了学校。为了对付人类这个天敌,它们必须强化跑步、游泳、飞行等各种技能,动物们本来想各学各的,但校长猫头鹰觉得不好管理,就坚决不同意,最后给所有动物安排了一样的课程,结果搞得大家都很挫败。

比如鸭子本来很擅长游泳,可偏要让它上跑步课,跑步成绩不行,就得一直跑,跑不过还留级,最后鸭爪子都跑破了,弄得连最擅长的游泳都游不了。兔子本来是跑步课上的优等生,可是校长却逼着他学游泳,最后这只兔子跳进水里自杀了。这个动物学校后来办不下去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接下来我们看看孔子是怎样因材施教的。有一次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问他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简单说就是“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周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颜回听完后似懂非懂,接着又问孔子:“有没有什么具体规矩呢?”孔子回答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是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后来,子贡也跑来问孔子什么是“仁”,这一次,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立身,也让他人能立身,自己想事业通达,也让他人事业通达。子贡家境富裕,口齿伶俐,又特别会经商,可就是眼高手低,有些看不上别人。孔子说这些话就是想让他从自身做起,善待他人。

之后,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司马牛也问孔子什么是“仁”,司马牛是宋国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提到过他,说他“多言而躁”,这次孔子回答的是:“仁者其言也讱[rèn]。”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缓慢而谨慎。正因为司马牛比较“躁”,不太稳重,所以孔子才用“其言也讱”来警示他。

同一个问题,孔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仁”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就是最典型的“因材施教”了。

2、积极拥抱网络教育

现在的孩子都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会用手机、PAD和电脑。这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就成了一件头疼的事,老师要学会设计网络课程,家长则害怕孩子使用网络设备、沉迷于游戏。

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排斥科技产品,正确的做法是拥抱网络。南桥在书中用“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疏”比“堵”更管用,在大禹之前,是他的老爹鲧[ gǔn] 负责治理洪水,鲧采用的方法是垒土造堤坝来堵住洪水,结果不但没堵住,连堤坝也被冲毁了,造成了更大的灾难。

后来大禹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他采用凿山开渠的疏导之法把水引到大海里面去,解决了洪水问题。作者南桥认为,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学习大禹,当新的科技出现时,不应该用堵的方法禁止学生使用,而应思考怎样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设备。

比如让学生进行远程教育学习。过去各大名校的老师有了“本事”都当成自家的“独门秘籍”藏着掖着,生怕外校的学生偷听,外校的老师偷学。现在只要一根网线,就可以收看到全世界的名校课程。

近年来,世界各大高校也都纷纷把公开课上传到网上。国外著名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以及国内的网易云课堂都有很多名校的教学视频。复旦大学的陈果教授就是通过网络公开课,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了她,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位知识网红的。

总结

很多人愿意把孩子比作花朵,把老师和家长比作培育花朵的园丁。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孩子就像种子,需要家庭和社会来教育他们成长。但问题就在于,很多人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反而去责怪种子不够努力,没有成长为优秀的花朵。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知识不是力量》这本书,就是要唤醒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正确认知,给孩子提供正确的、适合的教育,帮助他们成长。

作者南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详细解读了美国教育中的一些可取之处,让我们能够“知其所以然”地去借鉴美国教育的优点。在书中,南桥也对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进行了重新思考和批判,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但客观来说,尽管应试教育有“扼杀学生创造性、导致学生成为书呆子”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师资水平、教育硬件等存在严重的落差,中国社会需要一个尽可能公平的制度把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除了“应试教育”,目前恐怕还很难创造出一个更合适的新制度,所以“应试教育”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中国的教育存在问题,那美国的教育就没有问题吗?当然有,只不过我们今天要做的是“取长”,所以作者南桥刻意省掉了美国教育的“短处”。

不过明天我们会和大家读一本书,叫《优秀的绵羊》,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一个美国人眼中的“常春藤名校”是什么样的,了解美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和种种弊端,想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往美国“藤校”的家长们,请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

《知识不是力量》金句:教育衡量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用开放的态度学习和借鉴美国教育,才能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桥老师的《知识不是力量》)